课程详情
记忆中的青团
在我记忆中,小时候清明节前,我会拎个小篮子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去田地里摘鼠曲草来做清明粿,我们这里叫清明粿,也就是今天的青团。
鼠曲草闽南语叫:起kia,普通话叫鼠曲。它的叶片是白灰色,叶子上面附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绒毛,圆圆的花朵是明黄色的,这样的植物九零年代以前的农村孩子应该都见过。时代慢慢地变化,鼠曲草也不像以前那样随处可见了。南平,三明那一代用的基本上是艾草制作青团。近年来,青团突然火爆于各大朋友圈,关于清明粿的记忆慢慢被唤醒……
鼠曲草清洗干净,用纱布过滤出绿色的汁液,再均匀撒上糯米粉,奶奶用厚实的手掌一直揉搓,直到揉出一抹春天最清新的绿。糯米团和好后,填上咸菜馅,笋干馅,菜脯馅,那时候的青团,基本上是咸味的馅,放在剪成小方块的粽叶上一蒸,奶奶往灶台底下扔柴火,火焰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蒸锅里冒出阵阵热气,扑面而来的青草香味,那是穷人家的孩子最喜欢的味道。我常常是着急地在旁边,等待着出锅的那一刻,用筷子赶紧插上一个清明粿到碗里来……
关于青团的馅,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咸味的,闽南地区拜拜用的祭品最多的是糯米制品,包的馅有很多都是甜的,绿豆味,花生芝麻味等,而不知道为什么青团最早的馅都是咸味的,我想也许是因为思念亲人的情愫,古人用咸味的馅才能更好诠释这种情怀吧。
清明节更像是一家人踏青,郊游的日子。山上随处可见的映山红,和许许多多不知道普通话怎么叫的野果子,带上老小上山扫墓,在先辈的坟前清扫落叶,用红油漆再纹一遍被风吹雨淋后淡化的字,倒酒,点烛,烧纸钱,大人和孩子们讲讲太公太妈以前的故事,跟先辈说说家族里的新鲜事,又添儿孙了。双手合十,祈祷保佑一代人的平平安安!
发现不一样的美
春
随着时代的演变,青团这个具有历史感的角色,口味也一直在变。咸口的,甜口的,似乎都让人无法拒绝。
这次我们将要学习6款口味的青团:
1、海苔肉松咸蛋花生(搭配芋泥);
2、黑芝麻核桃花生;
3、咸蛋肉松(搭配芋泥);
4、红豆沙咸蛋;
5、笋干香菇肉馅;
6、奶香芋泥馅(百搭馅)。
春天来了
交作业的同学,我们还有3款压轴配方以作奖励!红豆沙配方、沙拉酱、金沙奶黄馅配方,让你的青团更加丰富。
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值得纪念的,为了让世人心中还惦记着逝去的人们,也是为了让世人,更好珍惜左右身边的亲人们!
课程目录(9)
-
1、海苔肉松花生馅和黑芝麻馅 视频
-
2.咸蛋肉松和红豆沙咸蛋口味 视频
-
3、香菇笋干肉馅 视频
-
4、芋泥馅的制作以及包制内陷手法 视频
-
5、青团皮的制作 视频
-
6、青团的包制手法,演示咸味和甜味的包法 视频
-
7、装饰物的制作 视频
-
8、青团的蒸制保存方法(可量产) 视频
-
青团配方及6种馅料配方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