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
不论是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还是电影《何以为家》的热映,都把观众的焦点聚集在原生家庭这个词上。
各种社会新闻,马加爵、吴谢宇,也引发了无数人对于原生家庭的思考。
原生家庭
那么,什么是原生家庭?
你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着你和孩子?
童年创伤经历、各种关系、
求生存的姿态以及教养方式
关于原生家庭的种种
又对我们有着什么影响?
您将在本课程中找到答案
走进原生,重塑新生
打破你的原生家庭对你孩子的不良影响
导师简介
邦丽娟
13年心理学专业背景
为苏州万余名家长开展父母课堂
德瑞姆合作讲师
扬子晚报小记者专家顾问团心理顾问
“好讲师大赛”全国百强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硕士
少儿心理咨询师
正面管教讲师
企业EAP执行师
擅长领域
亲子教育、人际沟通、职场幸福、心态管理。
学习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硕士;
长期接受马来西亚导师林文采博士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
跟随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蠡鸣学习精神分析;
跟随台湾著名心理学家许维素博士学习短焦技术;
跟随严虎博士学习绘画心理治疗;
跟随杨凤池教授学习体验与分析式心理咨询;
跟随叶斌博士学习完型技术;
系统接受OH卡牌技术的培训;
系统接受台湾许维素教授短期焦点技术的培训;
师从北大心理学硕士王鹏程学习职场幸福课;
课程目录
0 | 开篇 你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着你和你的孩子? |
1 | 生命的脚本 |
2 | 强迫性重复 |
3 | 自我实现的预言 |
4 | 童年创伤经历 |
5 | 原生家庭的夫妻关系 |
6 | 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 |
7 | 原生家庭的兄弟姐妹的关系 |
8 | 求生存姿态之讨好型 |
9 | 求生存姿态之指责型 |
10 | 求生存姿态之超理智型 |
11 | 求生存姿态之忽视型 |
12 | 父母教养方式之完美主义 |
13 | 父母教养方式之过度高压 |
14 | 父母教养方式之过度溺爱 |
15 | 父母教养方式之过度保护 |
16 | 父母教养方式之过度惩罚 |
17 | 父母教养方式之忽略 |
18 | 父母教养方式之拒绝 |
19 | 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
20 | 活出想要的家庭幸福 |
订阅须知
该课程为虚拟内容服务,购买成功后概不支持退款请谅解。
该课程订阅成功后,可随时随地、不限次数回听课程。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翻录和在任何第三方平台传播,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课程目录(15)
-
第十四课 父母教养方式之过度溺爱 音频
-
第十三课 父母教养方式之过度高压 音频
-
第十二课 父母教养方式之完美主义 音频
-
第十一课 求生存姿态之打岔型 音频
-
第十课 求生存姿态之超理智型 音频
-
第九课 求生存姿态之指责型 音频
-
第八课 求生存姿态之讨好型 音频
-
第七课 原生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的关系 音频
-
第六课 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 音频
-
第五课 原生家庭的夫妻关系 音频
-
第四课 童年创伤经历 音频
-
第三课 自我实现的预言 音频
-
第二课 强迫性重复 音频
-
第一课 生命的脚本 音频
-
前言 你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着你和孩子?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