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专栏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20节课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
795
1.1
通通好课店铺 手机访问店铺
获取更多优惠

课程详情

01

课程介绍

01


昨天,一位微信上的妈妈对我说: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家孩子说话了。昨儿,我说该出门找小朋友玩儿了,不过天冷,得多穿件衣服。结果孩子死活不穿。我最后告诉她,如果你不穿衣服,咱们就出不来门了。这孩子脾气倔的,最后闹到在地上打滚起来。我一生气就没理她。等她哭够了,天也不早了,结果门愣是没出去。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


可是,孩子的很多哭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 第一种情形,妈妈手捧衣服对孩子说:“我们多穿一件衣服,外面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要穿衣服!”


  • 第二种情形,妈妈说:“宝贝,穿上衣服,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孩子往往会爽快地回答道:“好!”



为什么两种情形会有这么大的区分呢?原因在使用了不同的沟通技巧。


第一个故事情景中,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表达:因为天冷了,所以要多穿衣服才能出门。可是,孩子的思维不会倒推:哦,要多穿衣服,是因为外面天冷。


相反,第二个故事情景中,妈妈说,穿衣服,我们就出门。如此,孩子自动地从前往后这么梳理,觉得是这么回事。


所以,父母不妨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事件的逻辑顺序,孩子也会更易理解和听话。


划重点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 尤其不要用“你如果不,我就不”



譬如不少妈妈爱说的:

“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儿之类”、“你如果不把饭吃饭,我就不给你吃零食了”。

这种句式,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很容易造成亲子沟通的不畅,而且总是负性的说辞,就像是在威胁孩子,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战妈妈设定的规矩。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孩子小的时候,判断一切的标准非黑即白。这种思维方式一直会持续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一位朋友家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告诉我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他带儿子看电影,儿子指着男主角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

可是电影里的人物角色,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坏区分。于是我这朋友就告诉儿子,这个人说不上好,也算不上坏。他儿子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没过多一会儿,儿子又开始问:'那现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会父亲才回过神来。于是,换了个方式,很干脆地告诉儿子:他是好人。他儿子这才长舒一口气,满意了。


对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世界可以有东西既好又坏,既不好又不坏的。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这就是孩子们的逻辑。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发展以后,我们还会发现,孩子喜欢用“总是”、“决不”、“永远”之类非常极端和决绝的词,就是源于他们这个时候惯于单行线的思维模式。


为此,面对孩子含糊其辞是绝对行不通的。若你跟孩子说“不好说”、“都挺好”“你可以这样一点点那样一些”之类的话,孩子无法听懂。所以,能够用黑白的方式去跟孩子说的东西,就用黑白去说。不能的,就不说。如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明确的是非观。


1-3岁,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个坎。此时,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叛逆期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在胡闹。孩子有孩子的坚持。只有在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时,才会变得比较固执。


1岁以前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父母反而可以多说,也可以讲道理,语气温暖平和,孩子反而能够听懂,感觉到父母在传达着什么。而面对1-3岁的孩子,父母说话则要注意,必须要简洁明了。


像我前面提到的,尽量少说:“我们现在出门好不好?”“你把鞋子穿上好不好”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句子只会得到孩子挑衅的、否定的回答。


此时父母说话的原则:少说不,多说可以选择的东西,不要和孩子废话。

比如,不要反复啰嗦说:“你不能把鞋子放在这里那里”,“你别把鞋子放在床上!”合适的说法是“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也可以放在鞋架上。


孩子是靠着皮肤和心灵的微妙的感觉在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活在梦里,也不会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孩子成长历程中跨不过去的一步。此时,孩子所有的情感和情绪,不管再离谱,再不可思议,都是合理且合法的,都应该得到尊重。父母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孩子,而不是嘲笑、冷漠或者粗暴阻拦。


当然,尽管孩子不需要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负责,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如果孩子做出了破坏性行为,父母就必须介入,通过规则设立以及恰当引导,帮助孩子通过其他方式去发泄自己的坏情绪。


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少一部分孩子(大概10%)由于天生的气质类型,会比较难养,脾气会比较暴躁,40%的孩子其实都属于易养型,剩余为中间部分。更多时候是父母自己脾气不好,缺乏方法,却还反过来觉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期待有差距,不是自己想要的孩子。父母首先没有接纳自己的孩子,干脆把自己的耳朵对孩子“关闭”掉,就更加谈不上良好沟通。


孩子3岁之后开始共情,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我的有可能不一样,这就给了他们理由要去和人沟通。而且,3岁以后,孩子可以听懂大人的话,也有能力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呵护孩子社会化的最初尝试。


我们常见这样一幕:

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要买这个买那个,然后父母就会和孩子上演一幕意志力的抗战。最后当然是父母赢了,并且对孩子冠之“无理取闹”。


其实这是可以避免的。父母可以在进商场之前,就和孩子约好:今天你可以买一件东西,咱们说好了,只买一件。如果父母不提前说,孩子可不知道父母的想法只是:带我随便逛下,不打算给我买任何东西。相反,孩子的内心可是充满了期待呢。最后,父母觉得孩子胡闹、不乖、不听话。大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兴许孩子还会觉得父母不好沟通、不好说话。


另外,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跟孩子沟通。别看孩子小,一岁以内的孩子就已经有各种情绪了;一岁多的孩子就已经懂得“记仇”;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撒谎”,甚至还会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要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去看待。


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尊重。


最后想说:

  • 怎么和孩子沟通,

  • 怎么给孩子选择,

  •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 怎么了解自己孩子的天生气质,

  • ……

接下来的课程都会给到你方法


欢迎你关注与收听!


 

02

导师介绍

02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导师 


宋紫樱

LISA


  • 心得乐特聘讲师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林文采亲子导师

  • 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

  • 高级企业EAP执行师

  • 美国AACTP认证心理培训师


学习经历&擅长领域


  • 长期接受马来西亚导师林文采博士,台湾赖杞丰博士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心理学成长和专业训练;

  • 跟随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学习精神分析;

  • 跟随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学习情商;

  • 跟随杜亚松教授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

  • 跟随杨凤池教授学习体验与分析式心理咨询;

  • 系统接受李明教授的叙事治疗的培训;

  • 系统接受台湾许维素教授短期焦点技术的培训;

  • 接受过著名心理学家李鸣教授及国内心理学家应力教授的督导。

  • 目前正接受苏大应用心理学院黄辛隐教授的督导和北京大学唐登华教授的系统是家庭治疗的体统培训;

  • 擅长家庭关系、情感关系、亲子关系和自我成长的咨询与解决。

  • 。。。。。。



学习经历


亲子教育、两性情感、家庭治疗、人际沟通、情绪与压力管理的咨询与培训,并有11年的医院临床工作经历。



03

课程目录

03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前言: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1.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行为

  2. 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

  3. 如何听懂孩子话语背后的潜台词

  4.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5. 你要“听话”的孩子or”合作“的孩子?

  6. 鼓励孩子合作的5个技巧

  7. 你为什么控制不自己要去惩罚孩子?

  8. 惩罚孩子有什么影响?

  9. 惩罚与承担自然后果

  10. 不惩罚,还能怎么做?

  11. 孩子出了问题,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12.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怎么办?

  13.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要注意什么?

  14. 让孩子独立自主的6个方法

  15. 巧用赞赏为孩子“赋能“

  16. 你的教养模式如何塑造着你的孩子?(上)

  17. 你的教养模式如何塑造着你的孩子?(下)

  18. 如何培养自律的孩子?

  19. 如何分辨你孩子的天生气质?

  20.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与自尊?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本课程为家庭教育课程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我们希望您通过这20个课题的学习和实践,逐步建立积极健康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发展出可以赢得孩子尊敬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留下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的健康的教育模式。这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让我们一起进入到每个课题的学习吧!





课程目录(11)

  • 第十课  不惩罚,还能怎么做? 第十课 不惩罚,还能怎么做? 音频
  • 第九课  惩罚与承担自然后果 第九课 惩罚与承担自然后果 音频
  • 第八课  惩罚孩子有什么影响? 第八课 惩罚孩子有什么影响? 音频
  • 第七课  你为什么控制不自己要去惩罚孩子? 第七课 你为什么控制不自己要去惩罚孩子? 音频
  • 第六课  鼓励孩子合作的5个技巧 第六课 鼓励孩子合作的5个技巧 音频
  • 第五课  你要“听话”的孩子or”合作“的孩子? 第五课 你要“听话”的孩子or”合作“的孩子? 音频
  • 第四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第四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音频
  • 第三课  如何听懂孩子话语背后的潜台词 第三课 如何听懂孩子话语背后的潜台词 音频
  • 第二课  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 第二课 对生气孩子的回应:方法最重要 音频
  • 第一课  如何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行为 第一课 如何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做出反应,而不是针对行为 音频
  • 前言  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前言 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