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365日静心冥想
听智者感悟
获智慧人生
静心学堂
关于生命之书
克里希那穆提在 1934年曾经说过:“你为什么只想做书本的学生,而不想做人生的门徒?若是能在周遭的环境里发现孰真孰假,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实相。”他不断地指出,只有这本思想无法操纵的“生命之书”,这本永远在变化、充满活力的著作,才是值得阅读的,其他的都只是二手信息罢了。无穷的经验,深植于内心的恐惧、焦虑、痛苦、快乐及人类数千年来所累积的信念,全都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就是这本“生命之书”。
所以,《生命之书》不是那种“人人按此修行便可得道”的说明书,克氏分成365天的智慧,只是让自己和读者都有时间消化那些言语中的艰深,而不是要求无条件的顺从和肯定,恰恰相反,在书中他鼓励怀疑和坚持,就像他自己一直去怀疑和坚持一样。
你将获得
每天清晨,人的大脑都刚刚从饱足的休息以及深层的潜意识状态苏醒,带着全新的接纳及敏锐感知准备开启新的一天。
在清新的晨光中,给自己2~5分钟时间,以智者的智慧教言以及清净音声开启美好一天,不但能令你带着平和喜悦与宁静展开这一天的工作、生活与人际交往,更能够令你在365天的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打开心灵,带着全新的智慧视角来看待生命与成长!
大师评价
每
日
一
课
你可曾安静地坐着,既不专注于任何事物,也不费力地集中注意力,而是非常安详地坐在那里?你会听到远处的喧闹声以及近在耳边的声音,这意味着你把所有的声音都听进去了;你的心不再是一条狭窄的管道。若是以这种方式轻松自在地听,就会发现自己的心在不强求的情况下产生了惊人的转变。这份转变里自有美和深刻的洞识。
阶级次第为自我膨胀带来了大好的机会。难道了解实相、体悟神性是必须落入阶级之分或修行位阶的吗?处心积虑地营造出大师和弟子的阶级之分、救主与罪人的分别、开悟者与未开悟之人的差距,就是在否定爱。剥削者即是被剥削的人,他永远会在黑暗的幻觉里寻找令他畅快的狩猎场。真正重要的是去了解心中不断在冲突的欲望,而这份了解只能透过自我认识和不断地觉察才会产生。
一个总想依赖的心是不可能自由的。你会发现只有自由的心才是谦和的,一个谦和而自由的心才有能力学习。学习是一件非凡的事——只是学习而不累积知识。我们一般所谓的知识是很容易获得的。那样的学习方式仍然是从已知进入已知,但真正的学习却是从已知进入未知。
如果没有热情,如何能有爱?缺少了热情,如何能有敏锐的感受力?敏锐的感受力意味着随时去感觉你身边的人,去观察城市的乌烟瘴气、喧嚣及贫困,并且能看见河水、大海及天空的美。若是没有热情,如何能对这些事物有所感觉呢?如何能体会别人的笑容和泪水呢?
你必须拥有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感受力——对走过墙檐的野猫、脏乱、尘嚣、人类的贫苦无依,都有强烈的感受。你的这份感受力是没有特定方向的,也不是一种来来去去的情绪,而是整个神经系统、眼睛、身体、耳朵等等,都能敏锐地感知。你必须随时随刻处在高度敏感的状态,除非能变得如此敏锐,否则很难产生智慧。智慧是透过感受力和观察而产生的。
如果你的内在有空间,那空间里一定有寂静—— 从寂静里会产生别的东西,然后才有能力聆听,有能力在不抗拒的情况下去觉知。心如果不塞满东西,就能听见附近的狗吠声、火车经过远处的那座桥所发出的声响,同时也能觉知到眼前那个人话语中的真意。这样的心是活泼而非僵死的。
若想认识喜悦,你必须深入于内心。喜悦不是一种觉受,你的心必须非常精致才能体会到它,但这种精致并不是一种享受物质的能力。囤积物质的人永远无法了解无我的喜悦,可是你必须了解这个不凡的东西,否则人生就会变得琐碎而肤浅—— 出生,学会一些东西,受苦,结婚生子,赚钱,拥有小小的智性上的享受,然后死去。
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它会逐渐衰萎。实相不可能衰萎,因为你会在每个当下的念头、关系、语言、姿态和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和我能发现它,并且能活出它来,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教士,我们会变成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即使是一刹那,都可能产生一些了悟。实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当心非常安静的时候,便可能在一瞬间产生不凡的洞见—— 洞察到一幅画、你的妻小、你的邻居或是眼前的真相—— 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这种情况才会出现。这种安静的状态是无法培养的;刻意静心只会让心变得僵固。
只有当心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的聆听,这时心就不再产生立即的反应,亦即反应和听进来的话语之间有一段间隔。这段间隔就是空寂,从空寂中能生出理解力,但不是头脑层次的理解。如果别人的话语和你的反应之间有一个空当,那么不论这个空当能延续几秒钟或比较长的时间,都能带给你一种清明的感觉。这个空当能够让我们的头脑更新。
我们目前的教育所以会如此腐败,就是因为它只教导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爱我们的工作,因此结果就变得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了。收敛你的光芒,让自己变成一个无名氏,爱你所做的事而不炫耀,是非常美好的事。匿名行善也是美好的事。你不会因此而成名,你的照片不会出现在报纸上,政客也不会来造访你。你只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无名氏;这种创造性才是丰富而美好的。
真正的宗教是一种至善的境界,那份爱就像河水一般,不停地流动着。处在那种状态里,你会发现你的心已经不再追求任何事物,而停止追寻便是另一个东西的开端。那是一种彻底良善的感觉——但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善行或谦卑,而是去发现超越心智的把戏与发明的某种境界。然而只有当你离开了自己挖掘的那个小池塘、真的进入生命之流中,才能办得到。
特别提示
本音频为克里希那穆提
关于生活中的感悟所整理而成的
《生命之书》音频
静心学堂致力于服务
渴求宁静与智慧的心灵
音频录制:
玛吉薇蒳
也许你不知道这个名字
但也许听过她的声音
音聲 ▪ 催眠 ▪ 禪修 ▪ 瑜伽
藝術學博士
音聲療愈導師
冥想靜心導師
催眠及量子催眠療愈師
高階瑜伽導師
靜修分享者
课程目录(30)
-
4月19日-理想主义者不可能懂得爱 音频
-
4月18日-不停地思想是能量的浪费 音频
-
4月17日-爱是贞洁的 音频
-
4月16日-爱是不能调整的 音频
-
4月15日-再考虑到婚姻的时候 音频
-
4月14日-头脑的产物 音频
-
4月13日-爱不是一种义务 音频
-
4月12日-只要我们占有,就永远不会爱 音频
-
4月11日-你所说的爱是什么意思 音频
-
4月10日-我们已经让性成了一个问题 音频
-
4月9日-最终的逃避 音频
-
4月8日-性 音频
-
4月7日-对小事死去 音频
-
4月6日-健康和正常的反应 音频
-
4月5日-一个人为什么不该有快乐呢 音频
-
4月4日-欲望的性质 音频
-
4月3日-欲望必须被了解 音频
-
4月2日-了解欲望 音频
-
4月1日-唯有渴望 音频
-
3月31日-一切恐惧的根 音频
-
3月30日-我如何来观察愤怒 音频
-
3月29日-由时间创造出的混乱 音频
-
3月28日-恐惧就是不接受真实存在 音频
-
3月27日-接触恐惧 音频
-
3月26日-直面事实 音频
-
3月25日-恐惧使我们服从 音频
-
3月24日-了解之门 音频
-
3月23日-对付恐惧 音频
-
3月22日-摆脱恐惧 音频
-
3月21日-没有孤独地生活这回事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