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课程分类
个人提升
通用技能
沟通表达
时间管理
职业教育
职场创业
求职加薪
职业规划
办公技能
营销推广
互联网科技
人力资源
团队管理
跨境电商
快消零售
在线教育
语言培训
学历提升
考研留学
职称技能
公务求职
儿童兴趣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母婴育儿
儿童护理
素质教育
女性时尚
瑜伽
时尚穿搭
护肤美容
礼仪气质
健身塑形
孕产
情感心理
恋爱技巧
两性关系
婚姻经营
心理成长
读书文化
读书听书
传统文化
人文历史
出版传媒
文学
健康养生
中医护理
养生康复
医疗科普
食疗养生
生活文艺
摄影文艺
美食
绘画
音乐
茶艺
舞蹈
旅游
花艺
萌宠
兴趣特长
体育
游戏
乐器
书法
电影
财经楼市
理财投资
房地产
法律服务
财务税务
K12课程
课程专题
试卷下载
深圳高中
搜索
热门搜索
AI
书法
英语
单词
瑜伽
记忆
速记
登录
最近访问
首页
招考资讯
招考资讯
重置
[上海]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将于2月19日9:00开始
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将于2月19日9:00-22:00、2月20日9:00-16:00进行。考生的统一文化考试成绩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必须达到本市公布的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最低控制线(255分),其中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还须取得7门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格成绩,才能填报春考招生志愿。具备春考志愿填报资格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填报志愿。各校招生专业和计划详见各校官网及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专业计划一览表。考生可依据春考成绩和个人兴趣,填报最多两个专业志愿。这两个专业志愿可以是同一所院校的两个专业,也可以是两所院校的各一个专业。考生可在春考志愿填报的时间段内多次登录系统查看或修改志愿。志愿填报时间结束(至2月20日16:00截止),填报系统将关闭,并保存考生最后一次提交的志愿信息。主要填报流程:为确保志愿填报顺利进行,建议考生使用以下浏览器进行填报:IE10及以上版本的IE浏览器、360浏览器、火狐浏览器、搜狗浏览器、Chrome(建议首选谷歌浏览器Chrome)。1.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点击首页下方“志愿填报”栏目,进入“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2. 打开志愿填报系统后,根据系统内“2024年春季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用户手册”具体指导步骤,填报相关志愿信息。3. 志愿填报完成后,如果无需修改,确认无误后,点击下方的“退出”按钮,可查看到已填报的志愿信息。考生如需修改志愿,可在春考志愿填报的时间段内再次登录系统修改志愿,修改完成后,点击该页面的“退出”按钮,结束本次志愿填报。春考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后,填报系统将关闭,考生不得修改春考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遇到操作问题,可在填报时间内(2月19日9:00-22:00,2月20日9:00-16:00)通过填报系统界面中的咨询QQ号进行在线咨询,也可拨打电话35367070、962066(周一至周五,每日上午9:00-11:00、下午1:30-4:00)进行咨询。
[广西]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发布广西2023年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部分违规考生处理决定的公告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第二十六条规定,我院已于2023年12月29日对在广西2023年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存在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和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等违规行为的考生寄发了《违规处理决定书》。截至目前,仍有113名考生由于通讯地址有误等原因尚未签收。根据相关规定,现予以公告送达。考生如对所认定的违规事实或处理意见存在异议,可在公告之日起15日内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提出复核申请,或60日内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6个月内向南宁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视为放弃权利。复核及行政复议申请有关事项: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地址: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69号,邮编:530021,联系电话:0771-5815103。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星湖路35号,邮编:530022,联系电话:0771-2823151。3.复核或行政复议申请书中必须载明申请内容、事实过程、理由、依据、要求结果;同时必须载明申请人姓名、性别、职业、工作单位或住址、邮编、联系电话,否则无法告知复核或行政复议结果,由复议申请人自行负责。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4年2月1日 广西2023年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13名违规考生名单及处理决定序号处理决定书编号姓名脱敏后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违规事实违规类型违规处理结果1成考〔2023〕75号浩丹62262*********0621105935305001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成考〔2023〕86号胡椿霖52232*********0225001011102811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成考〔2023〕87号黎晓圆46000*********5909001011428803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成考〔2023〕89号何荣静52272*********002411548530181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成考〔2023〕98号杨涵颖36012*********632800901110120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成考〔2023〕99号龙凡平52263*********609X11548550213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成考〔2023〕119号田梦微15230*********302300301551230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成考〔2023〕121号李强发45242*********1339004011301813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成考〔2023〕137号范婷婷36250*********504201201181130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成考〔2023〕141号钟文博22012*********4615001011848412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1成考〔2023〕142号陈建兰52232*********082101201511573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2成考〔2023〕144号张泽宇36232*********783500401180890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3成考〔2023〕148号张亮13098*********1511002015518723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4成考〔2023〕152号赵子琪61092*********433010593551461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5成考〔2023〕153号符应凡52222*********485400401551452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6成考〔2023〕165号尚丽52242*********521400301140300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7成考〔2023〕179号李佳保37078*********411500301510921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8成考〔2023〕184号高月珍46003*********2125002225101817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9成考〔2023〕191号沈丹杰44522*********451800501511100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0成考〔2023〕197号高小弟46000*********927100301140291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1成考〔2023〕199号潘前敏52212*********4546105951802618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2成考〔2023〕200号方淑慧44522*********092710602160301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3成考〔2023〕201号邹在启52213*********791810595110022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4成考〔2023〕208号刘昱宏35082*********5872014015514511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5成考〔2023〕209号邸瑞62232*********203101001551541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6成考〔2023〕213号毛海燕52022*********214X105951100222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7成考〔2023〕217号梁东海51070*********311610595140132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8成考〔2023〕218号黄鹏德44058*********6956105961402307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29成考〔2023〕219号张静34122*********260810596180341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0成考〔2023〕220号张静41152*********1242105961803511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1成考〔2023〕225号杨晓彬44522*********496510596180361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2成考〔2023〕227号陈思雨41272*********001X10595130041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3成考〔2023〕234号刘虹君51168*********502701301180792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4成考〔2023〕236号张雪松23028*********281100312550571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5成考〔2023〕240号赵蕊41172*********7683106021603418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6成考〔2023〕242号黄佩琳44078*********6827004811502213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7成考〔2023〕246号周旺霞44098*********318210596180360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8成考〔2023〕247号侯顺敏52212*********502810595110021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39成考〔2023〕248号冉曼清52012*********782310595110022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0成考〔2023〕250号欧阳峰胜43112*********621500301140292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1成考〔2023〕251号黄小丹44522*********416910596180341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2成考〔2023〕253号陈杨冀43052*********932500881180453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3成考〔2023〕254号黎兴潮44122*********411500401110103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4成考〔2023〕261号林玲玲44522*********5007105961803218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5成考〔2023〕267号卢家丽44040*********9062105961803613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6成考〔2023〕268号黄兆华44098*********743210596180321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7成考〔2023〕270号鄢芳燕43030*********0780105961803612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8成考〔2023〕271号王书睿50023*********042110596180320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49成考〔2023〕273号吴春莲44522*********2242105961401922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0成考〔2023〕275号黄定平44520*********773210596180360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1成考〔2023〕276号李娇44088*********416210596180341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2成考〔2023〕277号黄坤国44522*********5195105961100308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3成考〔2023〕278号余雪44098*********2567105961803618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4成考〔2023〕279号姚丽平44088*********142710596180331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5成考〔2023〕283号张恒军52222*********203001301551210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6成考〔2023〕284号李钊宇13060*********0315001011431827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7成考〔2023〕285号吕晶晶43052*********432010602550702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8成考〔2023〕290号梁耀宏52222*********121410595180273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59成考〔2023〕293号丘镇涛44132*********2310004011405618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0成考〔2023〕294号阮晖34082*********1516106025506117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1成考〔2023〕299号欧阳晓博41272*********721310596550571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2成考〔2023〕300号吴朝明53262*********273100110180350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3成考〔2023〕301号吴海欧43250*********279100401140522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4成考〔2023〕315号薛小燕36072*********5228007015518602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5成考〔2023〕317号邓晓怡44188*********396000701551531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6成考〔2023〕319号何李生36031*********355910608130521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7成考〔2023〕320号张文选42102*********1752011221300723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8成考〔2023〕321号蓝伟鸿44538*********7537011221401106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69成考〔2023〕332号陶思如43112*********602710596140160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0成考〔2023〕335号张青青51162*********884610596180322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1成考〔2023〕337号吴志君44190*********397000401140441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2成考〔2023〕343号陈家辉44538*********175500401180790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3成考〔2023〕347号张金愉44058*********6985009015114407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4成考〔2023〕350号程亮41302*********3034105961300524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5成考〔2023〕353号刘巧珍35052*********3523003245503611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6成考〔2023〕358号余奕康44158*********361X004015513717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7成考〔2023〕359号陈贵52038*********981101021510373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8成考〔2023〕360号桂兰欣53032*********3045010211602401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79成考〔2023〕363号吴治勇52272*********2619010811603213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0成考〔2023〕365号蔡平康51042*********131900110570771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1成考〔2023〕369号毛雷秋51110*********461810608120202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2成考〔2023〕377号陈章43022*********0713003125506217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3成考〔2023〕382号叶闯41282*********5611012015516329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4成考〔2023〕388号许鑫42900*********0611012015517825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5成考〔2023〕389号庄奇龙46002*********0410014015514510伪造卡片式居住证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6成考〔2023〕395号吕杰43052*********4154003015512919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7成考〔2023〕402号简贵平43052*********8277003015510912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8成考〔2023〕406号马柳彬13022*********003X002235503117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89成考〔2023〕407号邓茜耀51052*********0813003235502322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0成考〔2023〕429号邹金甫43052*********0017105951401411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1成考〔2023〕432号汤旭东43062*********6916002014511924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2成考〔2023〕433号舒世林43122*********3214011211401101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3成考〔2023〕434号仇新瑶43052*********6628105965506303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4成考〔2023〕439号侯光辉41138*********8476003015510601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5成考〔2023〕440号朱恩钦43112*********2855003015510421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6成考〔2023〕443号李艳43112*********4122003014506730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7成考〔2023〕450号罗新星36220*********4466003011806010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8成考〔2023〕452号张学桐52260*********0054105951100218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99成考〔2023〕489号彭韩义42242*********2729106025506524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0成考〔2023〕502号李鹏飞41272*********5250008215507506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1成考〔2023〕511号许扬锋52262*********1616105951100120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2成考〔2023〕512号刘永超52212*********2432105951100108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3成考〔2023〕513号肖坤52212*********7010105951802724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4成考〔2023〕521号易苹43040*********0563105951401702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5成考〔2023〕528号梁兆计44088*********3513005011302309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6成考〔2023〕530号焦德金37092*********0614002011609417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7成考〔2023〕533号周腾飞37030*********2957001011434227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8成考〔2023〕534号樊国锋13013*********6019004011303111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09成考〔2023〕539号林冠贤44088*********0335010815505006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10成考〔2023〕542号梁誉蓝43312*********2721004011405322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11成考〔2023〕543号易佳翼43062*********9822004011403329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12成考〔2023〕546号刘冬43042*********1376006011302828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113成考〔2023〕548号马显晟44088*********2951001011420003伪造现役军人证明材料作弊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安徽]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调整我省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相关证明出具方式的通知
皖招考函〔2024〕15号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调整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证明出具方式的通知 各市教育考试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网通办”工作部署,更好服务考生,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对《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证明》(以下简称“自考成绩证明”)、《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明书》(以下简称“自考毕业证明书”)、《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证明》(以下简称“自考毕业生登记表证明”)的出具方式进行调整,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自即日起,我省自考成绩证明、自考毕业证明书和自考毕业生登记表证明的出具调整为线上受理,经审核通过后出具电子版证明。考生可选择下列任意一种方式办理: 方式一:考生通过皖事通APP安徽省教育考试证明出具服务专区办理。 方式二:考生通过安徽省教育考试证明出具服务网站(网址:https://zm.ahzsks.cn)办理。办理前考生需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网址:https://www.ahzwfw.gov.cn)进行用户注册和身份认证。 二、线上出具的电子版自考成绩证明、自考毕业证明书和自考毕业生登记表证明长期有效,验证有效期为180天,验证有效期内可使用皖事通APP扫描证明文件上的二维码,或通过安徽省教育考试证明出具服务网站提供的证明验证服务进行信息和签章的双重验证。 三、系统目前支持出具2004年4月以来的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证明,当次成绩证明须待成绩公布并完成查分查卷工作后方能出具;自考毕业生遗失毕业证书或毕业生登记表后申请办理的相应电子版证明,须经市级和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后台审核通过后出具。 四、我省自考毕业证明书和自考毕业生登记表证明仅限考生相应毕业材料遗失或损毁后办理使用。 五、本系统试运行期间办理的电子版自考成绩证明、自考毕业证明书和自考毕业生登记表证明仍然有效。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4年1月31日 附件1:《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证明》样张 附件2:《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明书》样张 附件3:《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证明》样张
[广东] 2024年全国联招报名有关问题问答
一、关于报考资格1.考生未能及时更换香港成人身份证,能否报考全国联招?答:2024年考生报考所持的所有证件均要求在有效期内。2.报考全国联招的考生须具备何种学历资格?答:考生须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即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3.高中毕业于内地(祖国大陆)中学,能参加全国联招吗?答:全国联招没有限制考生毕业中学所在地。高中毕业于内地(祖国大陆)中学考生的学历信息,报名确认结束后会送学历中学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学历审核,考生是否具备学历教育要求,建议咨询当地教育部门。4.只有考生本人具有香港、澳门或台湾居民身份,其父母双方均不是港澳台人士,能否报考全国联招?答:可以。二、关于华侨身份5.只有考生本人具有华侨身份,其父母双方均不具备华侨身份(包括父母是外籍或港澳台人士),能否报考全国联招?答:不可以。华侨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具备华侨身份才可以报考全国联招。6.如果考生曾经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或连续5年(含)以上的合法居留资格,居留时间也符合报考要求,但在报名现场确认时,居留权或合法居留资格已经失效,能否认定为符合华侨生报考资格?答:不能。报名时考生应持有长期或永久居留权,或持有效期内的合法居留资格。7.如何判断持有的是长期或永久居留权还是合法居留资格?答:根据我国侨务部门的解释来判断,即一般情况下,具有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者,在遵守当地法律前提下,无须每年签证,可以凭权证多次自由出入居住国,也没有时间限制,不用去移民局更新或者延长手续。而合法居留资格,则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满后必须到移民局办理延长手续才可以继续居留。居留期限是判断是否为长期居留权或永久居留权的主要依据。因此,住在国居留权资料上的标注不能作为判断依据。例如,日本3年期定住签证,居留权资料上标注“Long Time Resident”,但居留签证只有3年,到期后需要续签,这种签证应属于合法居留资格,不能视为“长期居留权”。8.华侨考生及其父母一方在住在国的居住时间有什么要求?答:考生本人和其父母一方分别计算居住时间,双方须同时满足在住在国的居住时间要求。计算方式如下:(1)考生本人居住时间符合以下情况之一:①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连续两个自然年(即某年1月1日到次年12月31日)和报名前2年内(即2022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均不少于540天。②取得住在国连续五年的合法居留资格,连续5个自然年(即某年1月1日到第五年12月31日,如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和报名前5年内(即2019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均不少于900天。(2)父母一方居住时间符合以下情况之一:①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连续两个自然年(即某年1月1日到次年12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540天。②取得住在国连续五年的合法居留资格,连续5个自然年(即某年1月1日到第五年12月31日,如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900天。三、关于网上报名9.考生网上报名时将“毕业高中”或“毕业高中所在地”填写错误,会对学历核查产生影响吗?答:会。考生务必准确填写“毕业高中”和“毕业高中所在地”,并如实上传学历材料,如考生提供的信息有误,有可能导致学历审核不通过。10.华侨考生在住在国办理的报名材料不是中文版怎么办?答:华侨考生报名时应提供中文版报名材料,考生在住在国办理的报名材料为非中文版的,如居留权认证书或所在国附加证明书、学历证明等,应在国内办理翻译及公证手续后,将原件及翻译件同时上传至网上报名系统。11.考生可以选择试卷字体吗?答:可以。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根据本人情况选择考试时派发繁体字或简体字的试卷。12.考生如何缴交报考费?答:选择内地考区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在网上缴付报考费,系统支持云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在线等支付方式。选择港澳考区的考生,报名确认通过后须按报名点要求按时缴交报考费,否则不予参加考试。报考费一旦缴交,恕不退还。13.考生如何知道网上报名是否提交成功?答:网上报名提交成功后,考生的报名状态显示为“待确认”。14.网上报名提交后,考生可否修改报名信息?答:考生网上报名一旦提交,不得再修改考试地点。个人信息如有错误,请联系报名点。四、关于报名确认15.港澳台考生如何知道网上报名确认是否通过?答:考生先用网上报名号登录系统,若提示已确认,再用系统派发的9位考生号登录系统,看到报名状态显示为“已确认”,即表示报名确认通过。16.港澳台考生报名状态显示“不通过”怎么办?答:考生需根据不通过原因更正相关信息,在截止时间前重新提交,等待报名点再次确认。如在规定时间内未重新提交或再次提交后仍不符合要求,则报名不成功。17.华侨考生已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其报名有效吗?答:无效,未通过现场确认不发放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和录取。五、其他问题18.报考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如何进行术科考核?答:全国联招不统一组织术科联考,考生须参加招生高校组织的术科考核。术科考核时间、地点、形式及具体要求由高校自行确定,考生本人应及早联系要报考的高校并了解有关信息。术科考核不合格或没有参加术科考核的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19.考生持虚假材料报考等违规行为,如何处理?答:在全国联招报名、考试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处理。持虚假材料报考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当年全国联招考试资格,已参加考试的,取消其所有科目考试成绩,已被录取的,取消其录取资格。新生入学复查时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相关文件: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广东]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8〕4号)并经教育部核准,制定本招生简章。一、报名(一)报名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注1)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1.港澳地区考生,具有①《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②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2.台湾地区考生,具有①《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②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3.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注2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22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注3。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注4、5年内注5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19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注6的,也可参加报名。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二)报名时间报名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其中3月1日至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月11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三)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和报名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华侨考生实行现场报名确认。1.网上报名(包括所有考生)(1)网报入口: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以下简称报名系统),网址:http://www.eeagd.edu.cn/lzks/。(2)网报流程:注册——输入报考信息并上传材料——上传照片——缴付报考费(仅限内地考区,550元人民币/人)——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仅限华侨考生)——提交报名确认。报考费一旦缴交,恕不退还。(3)考生应上传个人证件正反面照片,所持有证件须在有效期内。(4)考生应提供其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须上传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往届生须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持国外学历的考生须同时上传由国外就读学校出具的学历证明材料。(5)持港澳地区学历的港澳台考生须在毕业中学所在地报考。2.网上报名确认(仅限港澳台考生)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由各考区负责确认在本考区考试的港澳台考生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报名系统查看确认结果,确认不通过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有关信息并再次提交,逾期不再受理。选择在香港、澳门参加考试且报名确认通过的考生须按报名点要求按时缴交报考费,否则不予参加考试。3.现场确认报名(仅限华侨考生)华侨考生实行现场确认报名,由广州报名点(暨南大学)负责。考生在现场确认报名时须向报名点提交以下报名资料,所有提交的资料需为正本,其中应届生毕业证明、成绩单、国外学历及华侨居留权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须留下备查。①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②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或由住在国出具的相关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③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④网报时提交的学历证明材料原件。若定居在尚未与我国建交国家,须出示同我国和其定居国均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办理的居留权认证,和我国驻第三国的使(领)馆开具的认证书(中文版,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考生因特殊情况不能到报名点现场确认报名的,须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报名点同意后方可委托亲属代理确认,确认时应出示考生身份证件、代理人身份证件、考生亲笔签署的委托书及考生报名材料。每位代理人只能为一名考生办理确认手续。(四)各考区报名确认负责机构及联系方式1.北京: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政编码:100083,电话010-89193989转1,010-82837212)。2.上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民星路465号,邮政编码:200433,电话021-35367070)。3.福州: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地址:福州市北环中路59号,邮政编码:350003,联系电话0591-86215678)。4.广州: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邮政编码:510632,电话020-85220130)。5.香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地址:香港九龙新蒲岗爵禄街17号,电话00852-36288787)。6.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电话00853-28555533)。二、报名资格审核(一)报名结束后,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以下简称联招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核,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华侨考生的出入境记录审核。持内地(祖国大陆)学历的考生信息,由考生毕业中学所在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学历查验。(二)联招办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后,在网站公示审核通过的考生名单,公示信息包括考生的姓名、性别、资格类别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并经公示的考生方可参加联招考试。公示后被举报查实资格造假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和录取,已参加考试的取消考试成绩,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三、考试(一)考试科目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理科、文科)考试大纲(第3版)》。(二)考试时间5月18日(周六):09:00—11:30中文13:30—15:30英语5月19日(周日):09:00—11:00数学13:00—15:00物理、历史16:00—18:00化学、地理(三)考试地点全国联招分北京、上海、福州、广州、香港和澳门六个考区,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定考试地点后不得再修改。(四)答题方式全国联招考试实行计算机网上辅助阅卷。考生在考试时必须按规定在专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答题,在指定区域外答题不予计分。(五)其他事项1.全国联招不组织体育类、艺术类统考。报考高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术科考试,术科考试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由有关高校确定,考生应尽早与拟报考的高校联系。2.准考证约考前五天起可在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四、志愿填报(一)6月中旬公布考试成绩,6月下旬网上填报志愿。(二)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在报名系统首页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了解高校基本情况、招生专业、收费标准、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原则及其他注意事项。(三)志愿填报采取平行志愿方式。考生可填报10所高校本科志愿,每所高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报考预科的考生可填报5个高校预科志愿。(四)填报志愿时,同一批次同一院校,考生可同时兼报普通类专业和体育类、艺术类专业。(五)体育类、艺术类术科考试不合格或未参加术科考试的考生,不得填报相应的体育类、艺术类专业。五、录取(一)7月初组织录取工作。录取工作实施网上录取,分为本科和预科两个批次,按照“先本科、后预科”的顺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二)高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志愿及本校招生计划、录取要求,在联招办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择优录取新生。高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报联招办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向考生寄送加盖本校公章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三)被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在当年7月15日至9月30日登录报名系统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三下学期的成绩单。高中毕业证书(证明)核验作为入学后新生复查的内容,由高校按有关规定进行。六、新生报到考生凭录取通知书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到校办理报到等手续。学生入学注册时,应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同校同专业学生相同。新生入学后,根据高校有关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和新生入学复查,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入学资格;仅专业受限者,可商转其他专业。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后须参加录取高校组织的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七、违规处理在联招报名、考试等环节出现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处理。八、其他(一)考生可在报名系统查询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下载电子成绩证书。可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信息网”(https://www.gatzs.com.cn)上查询有关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及高校信息。(二)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进行管理。学生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享受同等医疗保障政策,按规定参加高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同等待遇。(三)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合格,由高校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四)具体报名、打印准考证、公布成绩、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请留意联招办和报考点公告。联招办地址及联系电话: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69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大楼,86-20-62833628。注释:注1: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注2:指连续的两个自然年内。注3: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18个月即不少于540天。注4:一般情况下,具有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者,在遵守当地法律前提下,无须每年签证,可以凭权证多次自由出入居住国,也没有时间限制,不用去移民局更新或者延长手续。而合法居留资格,则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满后必须到移民局办理延长手续才可以继续居留。居留期限是判断是否为长期居留权或永久居留权的主要依据。如“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签证是10年有效期签证,应属于合法居留资格。注5:指连续的五个自然年内。注6: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30个月即不少于900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2024年1月 相关问答:2024年全国联招报名有关问题问答
[广西]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广西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的公告
广西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将于4月13日至14日举行,现将报考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考时间2月21日9:00至3月1日18:00。二、报考须知(一)报考及缴费方式。报考:本次考试实行全程网上报考,考生可在报考期间内选择登录“广西自学考试网上系统”(网址:https://zk1.gxeea.cn:8001/login/login.html,下同)进行报考,也可选择下载“广西自考”手机APP进行报考。请考生仔细阅读《广西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流程及注意事项》(见附件1)后再进行报考。目前,“广西自考”手机APP仅支持安卓用户使用,请考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操作说明见附件2)。缴费:考生在选择完考试课程后,可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需开通网上支付功能)等方式缴纳本次考试报考费用,费用缴纳完成后注意点击系统或APP所提示的“确认”按钮。报考费一旦缴纳成功后,不予退还。如在支付过程中有疑问,可拨打银联缴费咨询电话:95534。(二)确认个人联系方式。新、老考生在本次考试报考时均须确认手机号码和通信地址,手机号码和通信地址将作为本次考试联系考生的重要方式,考生务必认真填写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因填写个人联系方式不准确所导致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三)更正个人基本信息。如考生个人基本信息中的居民身份证号码非18位的,必须先申请身份证号码升位,否则将无法报考。请相关考生就近到所在设区市招生考试院(考试中心)提交个人基本信息更正申请。(四)选择和更换考试地点。本次考试,全区14个设区市均安排有市直考点,社会考生可选择市直考点作为考试地点,专本衔接考生、网络助学考生、助学班考生可选择市直或高校考点作为考试地点。在本次考试报考结束前,考生可登录“广西自学考试网上系统”或“广西自考”手机APP更换考试地点,报考结束后不允许再更换。绘画类、制图类、面试类等特殊课程考试地点由我院统筹安排(见附件3)。(五)课程报考费用。课程报考费为40元/门,部分特殊课程报考费为70元/门。在本次考试报考结束前,考生可自行登录“广西自学考试网上系统”或“广西自考”手机APP更换已缴费成功的课程,报考结束后不允许再更换。三、打印准考证3月29日9:00起,考生可登录“广西自学考试网上系统”或“广西自考”手机APP查询考点、考场和座位安排信息,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须用普通A4纸打印,严禁在准考证正反面做任何标记。考生须同时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含二代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公安机关出具的用于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带照片的身份证明等,不含电子身份证、截图或打印件)和准考证参加考试,缺一不可。原农行自考卡、旧版过塑型准考证不可作为准考证参加考试。 四、考试时间广西2024年上半年自学考试时间为4月13日、14日两天,上午9:00-11:30,下午14:30-17:00,特殊课程考试时间按当次考试有关办法执行(各时段课程考试安排见附件4)。五、成绩公布 预计5月10日9:00后公布本次考试成绩,考生届时可登录“广西自学考试网上系统”或“广西自考”手机APP查询。六、其他事项(一)报考期间咨询电话号码。 序号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咨询类型1技术咨询0771-5337940技术咨询2银联95534缴费咨询3南宁市招生考试院0771-2852098报考咨询4柳州市招生考试院0772-3813958报考咨询5桂林市招生考试院0773-2881960报考咨询6梧州市招生考试院0774-3820337报考咨询7北海市招生考试院0779-3200532报考咨询8防城港市招生考试中心0770-2883842报考咨询9钦州市招生考试院0777-2834462报考咨询10贵港市招生考试院0775-4573892报考咨询11玉林市招生考试院0775-2686101报考咨询12百色市招生考试院0776-2853268报考咨询13贺州市招生考试院0774-5139589报考咨询14河池市招生考试院0778-2185005报考咨询15来宾市招生考试院0772-4225317报考咨询16崇左市招生考试院0771-7870611报考咨询17自治区招生考试院0771-5338210报考咨询0771-53378170771-558739518广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0771-3235609报考咨询19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0773-5843240报考咨询20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0771-3260548报考咨询21桂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0773-5895958报考咨询22南宁教育园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武鸣校区)0771-5884584报考咨询(二)残疾考生参加自学考试需考试机构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便利的,应在4月12日前持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向就近设区市招生考试院(考试中心)提出正式书面申请,逾期不予受理。(三)根据《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停考教育管理等4个专业的通知》要求,教育管理(代码340101)、新闻学(代码960101)、汉语言文学(代码970201)、英语(代码970202),自2022年7月1日起,不再接受新考生报名,理论课报考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请考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四)考生可通过使用安卓手机浏览器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广西自考”手机APP安装包。 附件: 1.广西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流程及注意事项 2.“广西自考”手机APP操作说明 3.广西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殊课程考试地点安排表 4.广西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4年1月23日
[广西]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广西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信息网上查询的公告
广西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学历信息,已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对于本次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考生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导致与本人前置学历信息不一致,或者前置学历属于国外学历的,还需由教育部统一进行前置学历校验并通过后,方可查询本人自学考试本科学历信息,具体时间另行公告。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温馨提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是教育部指定的高等教育信息查询唯一网站,可查询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籍、学历信息。请广大考生务必通过该官方网站查询个人自学考试学历信息。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4年1月31日
[广东] 关于做好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补报名工作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各自主招生高职院校:根据《关于做好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粤招〔2023〕7号)的要求,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工作于2023年11月1日至10日进行,绝大部分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已完成报名。为满足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因各种原因尚未报名人员的需求,经研究决定安排一次高考补报名。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补报名时间2024年2月26日至28日。二、补报名范围和条件报名资格和条件按照粤招〔2023〕7号文执行。鉴于补报名时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体育、艺术专业能力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即“3+证书”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即依学考成绩录取)已经结束,拟报考上述招生考试类型的考生不列入补报名范围。拟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含现代学徒制)但未办理高考报名手续的考生,须在补报名期间办理高考报名手续,否则不得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含现代学徒制)的报名、考试和录取。三、补报名流程(一)考生注册。考生应先进入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址为:https://pg.eeagd.edu.cn/ks),凭姓名、证件号注册考生账号,设置密码,并绑定手机号。(二)报名资格初核。报名前,考生应准备好符合我省报考资格的相关证明材料(含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材料),在所在中学或到县(市、区)招生办公室进行报名资格初核。考生属性与考试科目之间关系的说明见附件1,考生类型与所需报名材料清单见附件2。应届毕业生可由所在学校事先核准考生报考条件和材料,到报名点集体办理报考手续。往届毕业生、社会人员须持报名材料到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社会报名点办理报考手续。经初核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由报名点派发考生号。考生须提供真实的报名材料(含加分和优先录取资格材料),如发现弄虚作假情况的,将严肃处理。(三)网上报名。凭考生号和注册时设置的密码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附件3),并按系统指引,录入本人的基本信息(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考科目在内的报考信息、联系方式、个人简历、家庭情况等),上传身份证、户口簿等身份证明材料(其中身份证号44开头的广东户籍考生如经报名系统核查户籍信息验证通过的,无需上传),采集和上传相片,并交纳报考费。上传的报名材料支持JPG/PNG/PDF文件格式,大小不超过2M,其中身份证要求上传正反两面、户口簿要求上传首页、户主页、父/母亲或监护人页、考生本人页,考生可提前准备好电子文档,方便报名时上传。(四)确认报名。网上报名完成后,考生还须在规定时间内持二代(或三代)身份证、户口簿、学籍学历等证明材料到市县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确认报名手续。确认报名手续包括确认报名资格、校对和核准报考信息等。具体报名办法按《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实施细则》(粤招〔2023〕7号文附件1附4)进行。四、体检补报名考生体检工作按照《关于做好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粤招〔2023〕8号)要求进行,考生须在当地招办统一安排下,于规定时间内完成体检。五、相关要求(一)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高度重视,按照《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粤招办〔2022〕16号)的相关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认真做好高考补报名工作,充分运用联网学籍、户籍数据审核考生报考资格,严格落实我省高考报名政策,严把资格审核关,确保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考生补报名工作顺利进行。(二)考生提交各种报考资格证明材料时,须确保真实性,不得弄虚作假。凡弄虚作假、提交虚假证明的,一旦发现,取消报考资格,已经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三)考生须认真填写和核对报考信息,确保报考信息准确无误。考生报考信息是考生考试、填报志愿、录取审核、入学注册、学籍管理、学历证书发放的重要依据。考生报考信息的错漏可能给考生报名后续工作带来各种问题。考生在填写报名信息时,如有疑问应向学校老师和家长咨询,对包括考生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户籍地、毕业学校等基本信息,以及外语语种、选考科目等报考科目信息均要仔细核对准确,考试科目一旦选定无特殊原因不予更改。附件:1.考生属性与考试科目之间关系的说明2.考生类型与报名材料对应表3.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补报名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1月26日 查阅附件
[安徽]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表(导)演类专业合格线发布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统考工作已全部结束。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表(导)演类考生报考和成绩情况,划定2024年表(导)演类各方向专业合格线(即校考资格线): 戏剧影视表演方向为188分; 服装表演方向为191分; 戏剧影视导演方向为188分。 即日起,考生可登录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cx.ahzsks.cn查询本人成绩。 考生如对本人成绩有疑义,可申请成绩复核。复核范围为错统、漏统、漏评。考生须携本人身份证或专业准考证于2月1日- 2日的9:00-16:00到高考报名所在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或报名点登记申报,逾期不予受理。2月5日后,考生可向相关市县询问复核结果。 特别提示: 专业课统考合格并不表示考生一定能被该类专业录取。考生能否被录取,与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及排名、文化考试成绩及排名、填报志愿情况,以及所报院校(专业)的录取规则等多种因素有关。艺术类专业课统考未达专业合格线的考生,可报考普通类院校(专业)志愿。
[广西] 2023年下半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发布公告
2023年下半年我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性考试)成绩定于2024年1月31日9:00起公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成绩查询 自公布成绩时间起,各市县招生考试机构、报名点学校可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统一门户”平台(网址:https://zhgl.gxeea.cn:20080/login)中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管理系统”下载考生考试成绩,查询十分一档统计情况。 参加了我区2023年下半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考生可登录“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网上报名和成绩查询系统”(网址:https://xkpc.gxeea.cn:8280/loginPage),按照登录页面的提示,查询本人成绩。 二、成绩呈现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现。 三、成绩复核 考生如对本人本次考试成绩结果有异议,可于2024年3月1日前,向报名点提出成绩复核申请,逾期不再受理。办理成绩复核申请的考生需提供个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准考证。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成绩查询入口开通初期,考生查询较为集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网络堵塞,如遇查询超时情况,可错开高峰时间查询,也可向就读学校或报名点查询。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4年1月30日
[广西]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外语口试工作的通知
桂考院〔2024〕14号各市、县(市、区)招生考试院(考试中心、招生办),各高等学校:为做好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外语口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试对象已完成我区2024年高考报名且在“加考科目”中勾选了“英语口试”或“小语种口试”标志的考生。二、考试内容和形式我区2024年外语口试分为英语口试和小语种(含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口试两类。(一)考试内容。英语口试包括英语听力和口语两部分,小语种口试包含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5个语种的口语考试,考试内容可参考“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的“考试命题”栏目公布的考试说明及样题(2021年版)。(二)考试形式。英语口试和小语种口试均采用“人机对话”的考试形式,考试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三、考试时间及地点(一)考试时间。英语口试时间为3月16日至17日;小语种口试时间为3月16日下午。(二)考试地点。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考生可于3月7日至17日,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下同)“系统导航”—“考试报名”—“2024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本人外语口试《准考证》。四、考试要求考生须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外语口试,请考生仔细阅读《准考证》上“考生守则”内容,并按要求参加考试。五、考试成绩形式和查询方式考生卷面分数为百分制,成绩统一采用等级制,共分为A、B、C、D、E五个等级:85分及以上为A等级;70分~84分为B等级;55分~69分为C等级;40分~54分为D等级;39分及以下为E等级。考生成绩当年有效,不计入高考总成绩,以等级形式在考生高考档案中呈现,提供给招生院校作为招收外语专业或其他要求进行外语口试专业考生的参考。考生可于4月15日16:30起,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的“系统导航”—“成绩查询”栏目查询外语口试成绩。 六、其他(一)外语口试的考务组织工作按教育部和自治区有关文件执行,另文通知。(二)请各市、县招生考试机构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中学,并将有关考试事项告知考生。(三)各地要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严肃考试纪律,杜绝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同时,应严格选聘考务工作人员,做好业务培训并明确工作纪律要求。对在考试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和工作人员,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6号)进行处理;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2024年1月29日
[广东] 关于公布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专业省统考合格线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经研究决定,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专业省统考合格线如下:一、音乐类专业省统考(一)音乐教育本科合格线:180分高职(专科)合格线:150分(二)音乐表演(声乐)本科合格线:185分高职(专科)合格线:150分(三)音乐表演(器乐)本科合格线:170分高职(专科)合格线:150分二、舞蹈类专业省统考本专科合格线:150分三、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专业省统考本专科合格线:190 分四、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专业省统考本专科合格线:190分五、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专业省统考本专科合格线:190分考生专业省统考成绩达到相应类别的本科合格线,方有资格参加本科艺术类院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录取时,省招委会根据艺术类招生计划以及考生文化课考试、专业省统考成绩情况,按一定比例在合格线基础上另行划定各批次艺术类院校(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2024年1月30日
[上海] 2024年1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将于2月1日公布
2024年1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将于2月1日公布,请考生注意以下安排:一、成绩查询本次考试成绩查询通道将于2月1日(星期四)14:00至2月23日(星期五)16:00开通。考生可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首页“成绩查询”栏目或东方网(www.eastday.com),输入本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上的12位数报名号和密码(报名时所确认的考生证件号码最后不含字母的6位数字),查询本人的语文、数学、外语,以及化学、思想政治、物理、历史、地理和生物学六科机考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性考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类。查询结果中,“/”表示未报考该科目考试或未获得该科目有效成绩,“Q”表示该科目考试缺考。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委规〔2021〕3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细则>》(沪教委基〔2023〕38号)等文件规定,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的高中在籍学生,其春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二、成绩复核考生若对本人的成绩有疑问,可于2月2日(星期五)10:00至20:00登录 “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点击首页下方的“成绩查询”栏目,申请成绩复核。成绩复核主要核查成绩处理各环节有无差错,不重新评卷,不予查阅答卷。复核结果仅向考生提供所复核科目是否合格。成绩复核结果将于2月3日(星期六)12:00起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反馈,考生届时可登录该网站,点击首页下方的“成绩查询”栏目,查询复核结果,查询截止日期为2月8日(星期四)16:00。
[湖南] 湖南省2024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章程公布
2024年湖南高职单招院校名单已经公布,共计为84所,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计划2400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划2200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2685人。 学校名称 招生章程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保险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招生章程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潇湘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招生章程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郴州思科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特长生招生章程 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 招生章程 省外招生院校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章程
[湖南] 2024年湖南高职院校单招计划出炉 湖南单招大专学校有哪些
2024年湖南高职单招院校名单已经公布,共计为84所,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计划2400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划2200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2685人。 学校名称 单招计划 1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2400 2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200 3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3572 4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2700 5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000 6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2100 7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685 8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 2025 9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2100 10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3500 11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2300 12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3500 13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2050 14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3180 15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2050 16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2200 17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3200 18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3787 19 潇湘职业学院 3010 20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2600 21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1705 22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3000 23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2150 24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016 25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1750 26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1200 27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1500 28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2000 29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1985 30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500 31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2200 32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2040 33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4200 34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3500 35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00 36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2000 37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1800 38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1700 39 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40 40 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10 41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60 42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90 43 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70 44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00 45 保险职业学院 750 46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865 47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2325 48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40 49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40 50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130 51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500 52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2450 53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4081 54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4620 55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2968 56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1540 57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2685 58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600 59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1000 60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1600 61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450 62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600 63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00 64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500 65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2780 66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3000 67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1000 68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3500 69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2500 70 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 2500 71 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 2500 72 郴州思科职业学院 2500 73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 2500 74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1000 75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680 76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500 77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0 78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60 79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600 80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70 81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 1500 82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20 83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1150 84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00
[广西] 权威发布!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21〕24号)精神和教育部有关规定,为确保我区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构筑符合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顺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考。二、考试安排(一)考试科目。2024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实行“3+1+2”模式,包括3门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不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考试含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从物理和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任选1门,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任选2门。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须按有关要求参加相应专业考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二)考试时间。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命题,按教育部规定时间组织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我区自主命题,每门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与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同期安排,如全国统考科目有调整,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相应调整。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日期6月7日6月8日6月9日上午语文(9:00-11:30)物理/历史(9:00-10:15)化学(8:30-9:45)地理(11:00-12:15)下午数学(15:00-17:00)外语(15:00-17:00)思想政治(14:30-15:45)生物学(17:00-18:15)(三)考试成绩。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其中,全国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等4门考试科目成绩计入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方式的通知》(桂教规范〔2023〕17号)等级转换分数计入考生总成绩。三、录取安排(一)计划编制。我区招生计划编制采取“院校专业组”模式,分本科、高职高专层次,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等类型呈现,其中普通类专业、体育类专业和使用统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类,分别编制院校专业组及招生专业计划;少数经批准组织校考的艺术类专业编制招生计划时不分首选科目,不编制分省计划。各招生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同一院校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以设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也可以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但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必须相同。同一院校的不同计划类别、计划性质、招考类型的专业计划须分科目要求编制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内。院校在安排院校专业组时,原则上同专业组内各专业的报考条件应相同。使用统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按照音乐类(音乐表演)、音乐类(音乐教育)、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表(导)演类(服装表演)、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9个类别分别设置院校专业组。(二)批次及志愿设置。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其中体育类、艺术类可兼报普通类。录取工作分批次依次进行,录取批次共设本科提前批、特殊类型批、本科普通批、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普通批等5个批次,每个批次下设置若干小批次,每个小批次下设置若干“院校专业组”志愿。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方可填报相关志愿。1.本科提前批。安排空军招飞、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类的本科专业。该批次分为6个小批次:空军招飞类、艺术类本科第一批(以下简称艺本一批)、艺术类本科第二批(以下简称艺本二批)、体育类、其他一类、其他二类。具体如下: (1)空军招飞类。安排招收空军飞行员的本科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单志愿模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2)艺本一批。安排使用艺术校考成绩或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录取的本科专业和经批准在该批次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分首选科目实行单志愿模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该批次不设征集志愿。(3)艺本二批。安排除艺本一批外使用我区艺术统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按首选科目和艺术统考专业类别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4)体育类。安排使用我区体育统考成绩录取的体育类本科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5)其他一类。安排军事、公安、消防、民航招飞、航海类、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等本科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6)其他二类。安排除其他一类外教育部规定可以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单志愿模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2.特殊类型批。安排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班等本科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单志愿模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3.本科普通批。安排除本科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批外的其他本科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4.高职高专提前批。安排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类的高职高专专业。该批次分为4个小批次:定向类、艺术类、体育类、其他类。具体如下:(1)定向类。安排免费医学生、公费师范生等定向培养计划的高职高专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单志愿模式,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该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2)艺术类。安排使用我区艺术统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高职高专专业。按首选科目和艺术统考专业类别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3)体育类。安排使用我区体育统考成绩录取的体育类高职高专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4)其他类。安排军事、公安、航海等特殊类型以及经教育部批准在提前批次录取的高职高专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5.高职高专普通批。安排高职高专提前批外的高职高专专业。按首选科目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三)投档规则。根据考生成绩、招生计划数和生源情况,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划定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本科层次、高职高专层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本科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中本科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作为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和部分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分数线。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以分批次、分院校专业组、分首选科目的考生志愿为投档依据,按投档基准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普通类考生以高考总分(考生总成绩+政策性加分,下同)作为投档基准分,艺术类(使用艺术校考成绩或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的除外)和体育类考生以综合分作为投档基准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1.单志愿投档规则。按照“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进行投档,将符合高校条件的考生按照与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原则上1:1.2以内)投档。投档基准分相同、高校志愿相同的考生不受投档比例的限制,达到高校投档线的将全部投出。2.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根据考生投档基准分、志愿顺序和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原则上按照线上生源数和计划数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给高校,经高校申请,可按照与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投档。(1)普通类考生位次排序。普通类考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按照投档基准分从高到低排序。考生投档基准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院校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原则决定。(2)艺术类考生位次排序。艺术类考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按音乐类(音乐表演)、音乐类(音乐教育)、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表(导)演类(服装表演)、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9个类别分别计算综合分,报考多个专业类别方向的考生将有多个综合分。对高考总分和艺术统考成绩均上线的考生,按综合分、分专业类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分=高考总分×50%+艺术统考成绩×(750/300)×50%(综合分的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数换算,将艺术统考成绩按比例换算为满分为750分的成绩,即艺术统考成绩×750/300;第二步,权重分配后相加,高考总分占50%,换算后的艺术统考成绩占50%,即高考总分×50%+换算后的艺术统考成绩×50%,综合分四舍五入取整)。综合分相同时,首先比较考生高考总分,再按普通类考生位次排序规则依次比较,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院校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原则决定。(3)体育类考生位次排序。体育类考生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计算综合分。对高考总分和体育统考成绩均上线的考生,按综合分、分专业类别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综合分=高考总分×70%+体育统考成绩×(750/100)×30%(综合分的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数换算,将体育统考成绩按比例换算为满分为750分的成绩,即体育统考成绩×750/100;第二步,权重分配后相加,高考总分占70%,换算后的体育统考成绩占30%,即高考总分×70%+换算后的体育统考成绩×30%,综合分四舍五入取整)。综合分相同时,首先比较考生高考总分,再按普通类考生位次排序规则依次比较,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是否录取由招生院校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原则决定。按比例计算,凡投档数不是整数的,往上取整(即按比例计算,无论该校尾数是0.1还是0.9都按“1”取)。同位次、同高校志愿的考生不受投档比例的限制,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将全部投出。(四)录取工作流程。1.投档后,招生院校按院校专业组投档结果进行专业录取,录取办法由招生院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并严格按照招生章程执行。2.当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时,招生院校依据考生填报的“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录取。专业调剂录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专业中按招生院校录取原则进行调剂录取。不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或身体条件、文化成绩、单科成绩等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的考生,由招生院校作退档处理。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统筹。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招生院校要高度重视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把改革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同、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统筹协调机制,落实各级招考委、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招生院校的工作职责,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强化风险防范和舆情应对,确保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平稳有序实施。(二)加强组织实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招生院校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命题、制卷、组考、招生录取等环节全过程安全管理。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适应性演练工作,让考生和家长深入了解和尽早适应改革的政策调整和内容变化,认真梳理和排查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完善程序、优化流程,全面强化招考队伍的业务能力和考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为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宣传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招生院校要凝聚改革共识,围绕高考综合改革中心工作,加大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全面做好学习、培训,切实让考生和家长熟知考试招生政策规定。优化考试招生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高度关注舆情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四)加强条件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招生院校要在经费投入、人员配备、设备设施完善等方面保障到位,进一步加强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考点改扩建、外语听力考场软硬件提升和考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工作,做好技术支持服务,确保信息基础设施、业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广西] 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解读
1.制定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的背景是什么?根据《广西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桂政发〔2021〕24号),我区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4年起普通高校按照新的考试招生模式录取新生,也称为新高考。为推动我区新高考平稳落地,针对新高考在考试、志愿填报、录取等方面的新变化,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 2.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与往年有什么区别?一是选科组合不同。老高考只有文、理科两个科类,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在“3+1+2”的模式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扩大了考生的选择面。例如 :考生选择物理后,仍可以选择思想政治、地理;选择历史后,也可以选择化学、生物学。二是考试科目不同。老高考基于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以及文科或理科综合。而新高考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三是成绩构成不同。新高考考生的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的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为每门100分,总分300分。四是目标导向不同。老高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简单用分数评价。新高考“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对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是填报志愿不同。老高考是以“院校”为单位填报志愿,新高考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六是录取规则不同。新高考模式下,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开投档录取。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3.我区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科目有哪些?2024年,我区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实行“3+1+2”模式,考试科目包括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科目考生可以从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中任1个语种参加考试,每个语种均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1”为考生在选择性考试科目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2”为考生在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我区自主命题。 4.新高考的考试时间如何安排?一般安排在6月7日—9日进行,时间由改革前的2天调整为改革后的3天。全国统考科目考试时长与改革前相同: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具体考试安排为:6 月 7 日6 月 8 日6 月 9 日上午语文(9:00-11:30)历史/物理(9:00-10:15)化学(8:30-9:45)地理(11:00-12:15)下午数学(15:00-17:00)外语(15:00-17:00)思想政治(14:30-15:45)生物学(17:00-18:15)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以教育部统一公布的安排为准,如有调整,我区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相应调整。5. 考生高考总成绩如何组成?考生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6.2024年招生计划如何呈现?新高考的招生计划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其中普通类招生计划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呈现;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不分首选科目统一呈现,其他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按照首选科目要求分别呈现。呈现方式为院校专业组,各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必须相同,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不同的专业须分别设置院校专业组。高校在安排专业组时,原则上同专业组内各专业性别、身体条件、外语语种等要求应当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方可填报相关志愿。例:A大学的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若干专业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该大学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若干专业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在招生计划呈现时,该大学分为两个院校专业组,“A大学专业组1”和“A大学专业组2”,其中“A大学专业组1”包含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等若干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A大学专业组2”包含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若干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各高校2024年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可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https://www.gxeea.cn/)的“系统导航”-“综合查询”-“普通高校2024年拟在广西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查询”进行查询。2024年在我区实际招生的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及高校不区分首选科目的专业是否在我区分别安排物理类和历史类招生计划,以高校当年在我区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7.新高考的录取批次有哪些?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其中体育类、艺术类可兼报普通类。录取工作分批次依次进行,录取批次共设本科提前批、特殊类型批、本科普通批、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普通批等5个批次。(1)本科提前批安排空军招飞、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类的本科专业。该批次分为6个小批次:空军招飞类、艺术类本科第一批(以下简称艺本一批)、艺术类本科第二批(以下简称艺本二批)、体育类、其他一类、其他二类。其中,艺本一批安排使用艺术校考成绩或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录取的本科专业和经批准在该批次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艺本二批安排除艺本一批外使用统考成绩录取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其他一类安排军事、公安、消防、民航招飞、航海类、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等本科专业;其他二类安排除其他一类外教育部规定可以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专业。(2)特殊类型批安排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班等本科专业。(3)本科普通批安排除本科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外的其他本科专业。(4)高职高专提前批安排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类的高职高专专业。该批次分为4个小批次:定向类、艺术类、体育类、其他类。其中,其他类安排军事、公安、航海等特殊类型以及经教育部批准在提前批录取的高职高专专业。(5)高职高专普通批安排高职高专提前批外的高职高专专业。 8.本科普通批为什么没有区分一本、二本?我区从新高考起合并本科批次,不再区分一本、二本。《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本科批次,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能够更好满足高校、考生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从高校的角度考虑。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办学主体作用,激励高校注重内涵发展,发挥自身优势,专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进而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考生的角度考虑。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考生选择范围,引导考生结合个人志向、学科兴趣、个性特长,更理性地选择自己比较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促进考生健康成才成长。从高中的角度考虑。有利于高中学校破除盲目追求“一本升学率”,促进高中学校更好地立足校情,明确定位,创建本校本特色。从社会的角度考虑。有利于扭转简单用录取批次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片面导向,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推动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9.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如何划定?自治区招生考试委员会根据高校在我区安排的招生计划数、生源情况、考生成绩等因素,分科类和相应类别,综合考虑确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普通类。根据考生成绩,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本、专科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结合生源情况分别划定。同时,根据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按首选科目分别划定本科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供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类别及其他有相应文化要求的特殊高校(专业)招生录取参考。艺术类、体育类。按首选科目、招生类别计划数和生源情况,依一定比例分别划定本科、高职高专的文化和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经教育部批准可自主划定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自行确定。 10.新高考一分一档表如何呈现?按首选科目、不同考试类别、区内区外加分类型分别呈现。例如文化统考一分一档表包含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最高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历史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选择性考试科目为历史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最高分)共4张;美术与设计类一分一档表包含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美术与设计类本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历史+美术与设计类本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美术与设计类专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历史+美术与设计类专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美术与设计类本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最高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历史+美术与设计类本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最高分)、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美术与设计类专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最高分)和选择性考试科目为历史+美术与设计类专科一分一档表(总分=总成绩+全国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的最高分)共8张。 11.2024年志愿设置、填报与改革前有什么不同?一是志愿单位的变化。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按“1所院校多个专业”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在院校内选择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改革后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在“院校专业组”内选择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总体来看,院校志愿变成了院校专业组志愿。二是平行志愿数量的变化。改革前,各批次平行志愿设置10个院校志愿。改革后,本科普通批、高职高专普通批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其他批次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均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总体来看,增加了平行志愿数量。征集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三是填报要求的变化。改革前,考生按照自己所报考的科类(理工类、文史类)填报相应的院校志愿。改革后,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增加了高校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考生须按照院校专业组对应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填报。 12.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一是认真学习招生政策。认真阅读意向高校招生章程、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招生计划的特殊要求等。根据自己的成绩、选科情况、身体条件等,慎重填报志愿。二是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务必保管好自己的报名号、身份证号、修改过的密码及密保问题答案等个人信息,避免因泄露个人信息导致志愿信息被篡改。考生个人对填报志愿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三是注意投档顺序。考生可以同时填报符合条件的所有批次志愿,我区按照《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中的批次设置顺序依次投档。部分批次下设有多个小批次,可能出现同一时段并行投档的情况。同时符合多个小批次投档条件的考生只会被投至最先投档的那个小批次,各小批次的投档先后顺序根据实际录取进程确定,所以在同一批次内符合多个小批次志愿填报条件的考生,应谨慎选择。如:艺术类投档后,填报了该批次的考生档案正处于“院校在阅”状态,此时体育类也进行了投档,则处于“院校在阅”状态的考生即使填报了体育类志愿,也无法投档到体育类。 13.填报志愿时,考生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组?答:高校依据教育部有关要求,提出本校招生专业(类)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考生应根据自己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对照高校招生专业(类)的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准确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分为四类:第一类: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都未提出要求的,即“不提科目要求”,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第二类:只对首选科目提出要求的,如“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任意2门的考生方可报考。第三类:只对再选科目提出要求的,如“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化学,生物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生物学的考生方可报考。第四类: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均提出选考要求的,如“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物理,化学,生物学(3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生物学的考生方可报考。考生可报考的专业以普通高校当年在我区安排的招生计划为准。考生所考的科目组合不符合院校专业组选科要求的,则无法填报该院校专业组志愿。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以按高考总分,依据选考科目要求报普通类专业志愿。 14.各录取批次可填报多少个志愿?(1)平行志愿批次。本科普通批、高职高专普通批平行志愿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2)单志愿批次。均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置20个专业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专业调剂”选项。 15.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预科班、民族班等如何填报志愿?(1)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班等安排在特殊类型批次,供考试(核)合格并经公示的入围考生填报。(2)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预科班(除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班外)、民族班安排在相应层次的普通批次,供具备相应报考资格且达到相应分数要求的考生填报。 16.新高考的投档录取方式与改革前相比有哪些变化?与改革前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投档方式不同。考生档案由投档到院校改革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二是专业调剂范围不同。考生如选择服从校内专业调剂,原来可以在高校同一科类的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新高考只能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的招生专业范围内进行调剂,不能调剂到其他院校专业组。 17.新高考各批次投档规则是怎样?我区普通高校招生依据考生全国统考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以分批次、分院校专业组、分首选科目的考生志愿为投档依据,按投档基准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录取。普通类考生以高考总分(考生总成绩+政策性加分,下同)作为投档基准分,艺术类(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批次除外)和体育类考生以综合分作为投档基准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具体投档规则是:(1)单志愿投档规则。按照“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进行投档,将符合高校条件的考生按照与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原则上1:1.2以内),以投档基准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给高校。投档基准分相同、高校志愿相同的考生不受投档比例的限制,达到高校投档线的将全部投出。使用艺术校考成绩或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录取的,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全部投出。(2)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根据考生投档基准分、志愿顺序和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原则上按照线上生源数和计划数1:1的比例,以投档基准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给高校,经高校申请,可按照与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投档。18.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如何投档?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基本投档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的规则进行投档和录取,未完成的计划或考生退档后的计划差额公开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投档时,按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逐个对考生的“平行志愿”从01-40院校专业组的顺序进行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当遇到多名考生成绩相同时,按照同分投档排序规则排序。例如:考生甲,计算机检索到该生时,首先检索该生填报志愿的01院校专业组,如果01院校专业组投档档案数已满,则该生无法投到该院校专业组;按规则继续检索02院校专业组,如果02院校专业组投档档案数不足,则该生档案投到02院校专业组,计算机不再检索该生的03~40院校专业组志愿。依此类推。如果该生填报的所有院校专业组都无法满足投档条件,则该生的所有平行志愿均无法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计算机完成对考生甲的全部检索后,再处理下一位考生。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不补充投档。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原因被退档,即使后续还有符合投档条件的志愿,也不再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19.平行志愿投档基准分是如何构成?(1)普通类投档基准分构成:高考总分,即考生总成绩与政策性加分之和。(2)艺术类投档基准分构成:综合分,即高考总分×50%+艺术统考成绩×(750/300)×50%(综合分的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数换算,将艺术统考成绩按比例换算为满分为750分的成绩,即艺术统考成绩×750/300;第二步,权重分配后相加,高考总分占50%,换算后的艺术统考成绩占50%,即高考总分×50%+换算后的艺术成绩×50%,综合分四舍五入取整)。(3)体育类投档基准分构成:综合分,高考总分×70%+体育统考成绩×(750/100)×30%(综合分的计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数换算,将体育统考成绩按比例换算为满分为750分的成绩,即体育统考成绩×750/100;第二步,权重分配后相加,高考总分占70%,换算后的体育统考成绩占30%,即高考总分×70%+换算后的体育成绩×30%,综合分四舍五入取整)。 20.平行志愿投档,如考生投档基准分相同,如何排序?普通类考生投档基准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是否录取由高校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原则决定。例:普通类考生甲和考生乙,首选科目均为物理,考生总成绩均为639分,其中考生甲的语文110分,数学120分,考生乙的语文111分,数学119分。两名考生高考文化成绩相同,计算机检索两位同学第一位序语文与数学成绩之和相同,第二位序比较语文或数学成绩的单科最高分,考生甲的语文和数学中的单科最高分120,考生乙的语文和数学中的单科最高分119。考生甲的语文数学单科最高分比考生乙高。因此,考生甲排序在考生乙之前,比考生乙先投档。艺术类、体育类考生投档基准分相同时,首先比较考生高考总分,再按普通类考生位次排序规则依次比较,从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是否录取由高校按照招生章程公布的原则决定。
[广东] 关于公布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和体育类专业省统考成绩的通知
各地级及以上市招生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我省2024年普通高考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和体育类专业省统考评审工作已结束,现就成绩公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你们迅速转发至各县(市、区)、中学并通知考生本人。一、成绩公布时间和方式1月30日16:00起,考生可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微(ID:gdsksy)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广东招考在线”小程序查询成绩。2月7日10:00起,考生可以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自行下载并打印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和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专业省统考本科合格证和成绩证书以及体育类专业省统考成绩证书。考生成绩公布方式见附件。二、成绩复核(一)申请复查程序考生查询成绩后,如对成绩有疑问,可于2月1日12:00前向市、县(区)招生办提出查分申请。请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于2月1日17:00前将申请查分考生名单通过普高报名管理系统招办端录入,逾期不予受理。复查内容为成绩统计合成是否有误,是否漏评,不涉及评分标准掌握的宽严问题。(二)复查结果告知复查结果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文告知。对复查后发现分数有误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将发文对其分数进行更正,并将更正后的成绩通过考生高考报名绑定的手机号告知考生。附件: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和体育类专业省统考成绩查询方式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2024年1月29日附件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和体育类专业省统考成绩查询方式一、成绩公布方式(一)官微小程序查询方式考生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ID:gdsksy),在页面底部选择“小程序”栏,点击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小程序,通过考生号和密码登录即可查询考试成绩。(二)百度小程序查询方式考生通过百度App搜索“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打开“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智能小程序”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发布平台,点击“考试成绩”,输入考生号和密码登录查询。(三)“广东招考在线”小程序查询方式考生可在微信搜索并进入“广东招考在线”小程序,点击“成绩查询”,选择考生对应的考试类别,按指引查询考试成绩。二、证书打印方式2月7日10:00起,考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小程序自行下载并打印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方向)和播音与主持类(含粤语)专业省统考本科合格证和成绩证书以及体育类专业省统考成绩证书。具体操作为: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小程序中点击进入“证书打印”,选择考生对应的证书类别,填写考生信息登录后,即可下载成绩证书并自行打印。同时,考生可以通过百度智能小程序自行下载并打印成绩证书。具体操作为:通过百度App打开“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智能小程序”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发布平台,点击“证书打印”,通过考生号和密码登录,即可下载成绩证书并自行打印。
[福建] 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公告
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简称“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将于5月19日举行。现将报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试时间 2024年5月19日(星期日); 外国语水平考试时间:9:00~11:30; 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时间:14:30~17:30。 二、报名条件 所有报名参加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的考生,须是在“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简称“信息平台”,https://tdxl.chsi.com.cn,服务咨询电话:010-67410388,接听时间:工作日9:00-17:00)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查并转入在册库的申请人。考生的报名资格、报考语种和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须符合国务院学位办的相关规定。 在以往同等学力全国统考中因作弊而被取消考试资格的考生,在考试资格取消期限内不得报考。 三、报考流程 (一)注册及在册信息修改。拟参加202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的考生,需于3月1日24:00前在信息平台完成注册、信息采集(电子照片等)及在册信息更新,逾期不可重新注册及修改。202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流程见附件。温馨提示:手机短信为考生接收报名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请务必填写能够准确联系到考生本人的手机号码。 (二)考试报名。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须于3月11日至24日24:00前在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s://tdxl.neea.edu.cn,服务咨询电话:010-82520230,接听时间:工作日9:00-17:00)报名,填报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的语种、学科及考试地点,并实时关注审核结果。考生可选择报考学位授予单位、工作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考试。 (三)报名考试费缴纳。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0〕545号)的有关规定,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按每位考生每科目100元收取报名考试费。 202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考试费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以网上支付的形式缴纳。通过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审核的申请人方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缴纳报名考试费。网上缴费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31日24:00前,未在规定时间内成功支付报名考试费的考生,本次报名无效。 (四)准考证下载。中国教育考试网将于2024年5月13日至19日开通准考证下载功能,考生可在下载功能开通期间下载准考证。 (五)成绩查询 成绩查询开放日期为2024年9月,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查询考试成绩。 (六)成绩复核 自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提交成绩复核申请,进行成绩复核。 (七)违规处理 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的违规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八)考前须知 具体要求请于考前一周登陆中国教育考试网及考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官网,查询相关通知信息。所有考生应遵守安全、防疫及突发情况处置措施和要求。 (九)其他事项 考生可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下载外国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的考试大纲。 附件:202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流程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2024年1月26日 附件 202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报名流程
[甘肃] 2023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公告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现已开放2023年冬季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功能,考生可在1月29日12:00至2月8日12:00,登录网站查询2023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成绩说明按照《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甘教基二〔2021〕4号)要求,考生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形式呈现,成绩按位次由高到低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B、C、D等级为合格,E等级为不合格。二、查询方式(一)成绩查询考生首先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通过“办事大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试报名系统”,在查询页面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及登录密码。进入查询系统后,点选“考试成绩查询”栏,即显示本次考试等级成绩。缺考及违纪考生不显示成绩。考生如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报名时留下的电话号码进行密码重置,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八位。如因报名时没有留下电话号码或者电话号码不正确无法通过系统进行密码重置的考生,可到学校或者报名点申请密码重置,并新增或者更正电话号码。(二)成绩报告单查询自2月19日起考生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通过“办事大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报告单开具(含成绩查询)”,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姓名查询已参加过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2024年1月29日
共 6379 条/319页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地区搜索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