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因为疫情不能出京,于是有大段时间在北京访古,也把一些想分享的主题好好整理一下。这周六,我们把久违的阡陌小集再搞起来,这次分享的主题很有趣:塔。
为什么要讲塔?
塔是审美的焦点
在中国传统建筑类型中,只有塔,常用“宝塔”和“玲珑塔”来称呼。以北京天宁寺塔为例,兴建时不知集中了多少能工巧匠,塔身高大而典雅,无处不是神兽、莲花、仙女、力士、神佛。远望是京城天际线的焦点,近看也美不胜收。
北京天宁寺塔 辽
塔的美,是点睛之笔。无论在山水间,还是市井中,有了塔,一片天地有了灵秀而安定的气质,比如西湖边的雷峰塔、比如西安的大雁塔,甚至颐和园那样的皇家园林,也要借玉泉山宝塔的灵秀山景。
西湖雷峰夕照
塔的美,是超越古今的。古人觉得美,现代人也觉得美。塔就这样在古往今来无数人的生活和视线里美了千百年。
西安大雁塔
塔是文化融合的载体
中国的塔起源于印度,可一点也不像印度建筑,妥妥的中国式样。很显然,塔在中国经历了引入、中国化和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欣赏古塔之美的同时,也梳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嵩岳寺塔 北魏
塔身以阿旃陀石窟佛塔样式为装饰
塔所体现的文化融合不仅是中印之间的,也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发现敦煌藏经洞的王道士,死后安葬是用塔的。道士用“佛塔”安葬的例子还不少,塔在中国的演变,正是中华文明包容特质的体现。
莫高窟王道士塔 民国
塔是历史的凝固
如此巨大高耸的建筑,能够屹立几百上千年,并不是一朝一代的护持所能做到的。每座古塔的身世,都见证着一段真实生动的历史。小到一间寺院的兴废、一位权臣的荣辱,大到一代王朝的盛衰、甚至是中华国运的转移。一座古塔,就是我们打开历史的一把钥匙。
五个朝代共同完成的朝阳北塔
北京,一座古塔博物馆
北京,一座古塔博物馆
妙应寺白塔 元
白石塔,白石搭,
白石搭白塔,
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
白塔白又大。
这是北京人都熟悉的一首绕口令。北京人眼里的北京,是离不开塔的。城里的大白塔,城外的天宁寺塔,颐和园远远望到的玉泉山塔,当然最熟悉的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北海公园白塔。
北海公园
官方统计是220座,其实一定不止。
北京从隋代就有佛塔的记载,保留至今的还有8座唐代石塔。辽、金、元、明、清,五朝以北京为都,这一时期是北京现存古塔的绝大多数。
北京古塔不但数量多,而且样式全,质量高。保存有极具代表性的古塔,比如天宁寺塔、云居寺北塔、银山塔林。甚至还有几座在塔历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塔,比如妙应寺白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如果你想欣赏中国古塔,北京这座古塔博物馆是最佳的选择。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明
阡陌小集08:说塔
阡陌小集08:说塔
这次小集,我将分享四部分内容:
很多资料谈几句桑奇大塔就把这个问题混过去了,这是可笑的。桑奇大塔建立的年代较晚,不是佛塔最初的样子,更不是佛塔的起源。还有个极重要问题:佛塔的寓意是什么?建筑是为观念服务的,搞不清楚这个,探讨佛塔都是徒有其表。
佛塔如何进入中国?史书记载东汉白马寺有佛塔到底有没有实物证据?中国的佛塔为什么和印度的差别那么大?这个问题不能只看中国和印度的,佛教传播的中转地:犍陀罗,是不容忽视的。
塔是怎样从宗教建筑成为一种建筑形式的?塔的作用、样式、材质、功能和气质,随着历史的演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按照三个时期: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结合佛教中国化和政治格局来探讨。当然,我们把国内的著名古塔也扫一遍,为以后访古打个基础。
北京是寻访古塔的不二之选,从小而美的唐塔、到辽金经典样式,再到元明清的里程碑古塔。北京访塔该看什么?去哪看?怎么看?我们也简单做个指引。
王许菲
阡陌学社社长
课程目录(7)
-
说塔00:为什么说塔 视频
-
说塔01:塔的起源 视频
-
说塔02:塔的中国化 视频
-
说塔03:塔的演变之隋唐 视频
-
说塔04:塔的演变之宋辽金 视频
-
说塔05:塔的演变之元明清 视频
-
说塔06:北京古塔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