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故事作者/ 徐廷琦
世界太大,生活太小,我想把我在不经意间的观察、思考、感受、幻想等一切真实的念头,都写成故事,送给每一个夜晚和清晨,愿内心和平!
关于这套晚安故事系列
INTRODUCE
我们将这些故事选入为家庭提供的心力滋养系列。期望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睡前故事这样一个场景应用,促动亲子间增加彼此的感知与体谅,并由此为亲子互动充盈能量。
推荐语
INTRODUCE
你经常可以陪伴你的孩子一起度过睡前时光吗?还是因为工作或者其它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很少得以和孩子一起享受美好的睡前时光呢?
至今,年近半百的我仍然记得幼时我的妈妈为我和弟弟讲过的一些睡前故事。那个时候我的妈妈经常要去上夜班。所以,她能陪伴我们入睡的时光在我记忆中也并不是很多。
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虽然还没有像现在有这么多丰富的绘本故事,但是也有“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样好听的电台节目,也可以听到孙敬修老爷爷的故事。那些故事于幼时的我而言,也都是那么引人入胜。那些声音,至今回想起来也仍然那么亲切。
然而,几十年过去后,我仍然可以非常清晰地记得的,却是妈妈为我和弟弟讲过的睡前故事。有的故事其实就是日常里发生的真事。
那个时候,我的妈妈常常要去上晚班,所以她早早地将我和弟弟安顿上床,好去上班。她常常对我俩说,她有一种“千里眼”的神通。她也确实常常可以说得出她不在场时我们做了什么。所以儿时的我们有一段时间真的会信以为真,当然长大了一点的时候也会将信将疑。
比如听到妈妈关上家门的声音,我和弟弟就会开心地从床上蹦起来,在床上又跳又叫。正当我们兴奋地准备玩耍的时候,妈妈又开门回家说她用“千里眼”的神通看到我们在家折腾啦。所以,我和弟弟后来就学乖了,要在妈妈离开家门以后多忍耐一些时候再跳起来玩。
我也记得妈妈陪伴我们入睡给我们讲过的一些睡前故事。回想起来,那些故事大抵都是日常的真实发生。
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妈妈下班回来发现床单上被划了很多圆珠笔道。妈妈问我,是你划的吗?我说,不是。妈妈问弟弟,是你划的吗?弟弟也说不是。妈妈就问我,是弟弟划的吗?我说不是,妈妈又问弟弟,是姐姐划的吗?弟弟也对她说不是。
这是妈妈在睡前讲给过我们的一个真实故事,语气中不仅没有流露一点儿责备,而且还觉得就像个有趣的故事一样。我和弟弟从小到大关系一直很好,即便至今回忆起这段往事,我还是会心生温暖。
我还记得另外一个情境,就是有一次妈妈讲过故事之后说:“每次我讲完故事,你们都会问,是不是又在讲我俩的故事呢?”但是我已经回忆不出那个故事与我俩和真实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了。于是,我猜想妈妈一定是以我和弟弟作为原型杜撰了一段有想象力的故事。
今天的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更多的好听的睡前故事。然而,还有一个类型的故事,我想任何时候孩子也都是需要的。就是妈妈和孩子之间那些日常里没有评判的充满爱意的互动。也许,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它们并不常常发生,但是它们仍然可以给到孩子滋养。
所以我推荐这套“送给妈妈和孩子的晚安故事”。希望,这套“晚安故事”系列可以为你和孩子的亲子互动充盈能量。无论是和孩子一起听,还是你听过这些故事后用你的方式讲给孩子听。希望这些从身边日常小物或小事展开的睡前故事,都可以带给你们对日常生活的温暖感知。
无论是直接分享这些故事,自由地谈论听到这些故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感觉或问题,还是借助这些故事来让刷牙、上床睡觉、一起帮忙清理等等这样的事情变得更有趣,亦或干脆跟随自己的心意和灵感创作出属于你们自己的独特故事,都祝愿你们,无论是在怎样有压力的情境下,每一位妈妈都可以留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恒久的柔软且温暖的联结。
也期待你与我们分享你们的故事。
推荐人:
黑立方(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王素影
关于作者
INTRODUCE

徐廷琦老师 黑立方(北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企业高管团队教练、平面镜家庭关系工作坊开发者、引导师,他还是一位自由诗人与音乐人,“不指导不评判;多看到多体谅”理念的倡导者、践行者,他期待将“看到与体谅”的相处方式带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组织。
课程目录(8)
-
那么远有多远 音频
-
好大一场雨 音频
-
家里的大力士 音频
-
讲故事的星星 音频
-
刷牙齿 音频
-
我爱西红柿 音频
-
我的栀子花 音频
-
我最喜欢的地方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