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器械厂家正确理解“国家政策”的8节必修课 专栏

器械厂家正确理解“国家政策”的8节必修课

讲师:刘检(政策解读,擅长实操)
162
79.9
立即购买 领券立享 75 折
通通好课店铺 手机访问店铺
获取更多优惠

课程详情

试听课程:


医疗器械企业需要吃透政策,调整策略,重点攻克医改下的基层市场。具体措施,就是紧紧抓住医联体,让产品和技术随着医联体的专家下沉到基层。

 

企业在招商模式上,要从省代模式,调整为“3个下沉”,即下沉到医院、下沉到代表,下沉到商业,紧紧抓住基层真正在做临床推广的一线代表。

 

企业在开票的合规性上,不能只是盯着怎么开票,而是要做到核心的两个合规,业务合规和税务合规,然后做到文件上的“3证1票”,3证,是指三方协议、两方协议和证据目录这3个证明性的文件;1票,是指增值税发票。

 

01 在医改政策下,企业的基层机会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控销行业,受政策影响极大,所以企业需要从本质上去理解政策,调整自己的策略。

 

从整体上讲,国家对于整个医疗行业采取的是扶持的态度,希望让整个行业走向健康合规。

 

但是,在具体的扶持方式上,不是一味的给你喂饭,而是用手段来刺激你,相当于国家在羊圈里面放一头狼进来,狼进来以后,羊才能学会竞争和创新,以此来拉动整个器械厂家的创新性,促进行业发展。

政府医改的核心手段,叫“腾笼换鸟”。

 

意思是,原来医保就像一碗粥,各种器械的产品就像是来吃粥的鸟。以前这碗粥有20只鸟来分,粥不够分,怎么办呢?政府就把原来不起治疗作用的产品,一脚踢出去,然后把在临床上质优价廉、有治疗作用,又能体现经济效益的产品,放进来吃这碗粥,这就叫腾笼换鸟-笼子没有换,只是里面养的鸟换了

 

在这个核心手段的指导下,政府又采用了压缩渠道、分拆资源、减轻管制细化市场4个支撑手段来具体实现。

 

比如说其中的一个支撑手段就是分拆资源。

 

如果仔细分析国家的政策,你会发现,实际上国家是在做三个字的减法:“拆、细、沉”

 

“拆”:拆大医院,把大三甲医院的功能拆分了,比如第三方独立的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等等。

 

“细”:细化各种医院可以输出的功能。

 

“沉”:就是所有的资源,包括医疗资源、器械设备,医保资源,全部往基层倾斜,沉到基层去,阻断患者到大医院看病。

 

那么在这种政策下,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基层市场

 

02 抓住基层市场的1个核心和3大好处

 

其实,当我们器械企业还没有调整策略,去重点攻克基层市场的时候,有一些药品的厂家,早就开始向社区卖器械了,典型的厂家是修正药业!

 

修正为什么从药品转向去卖检测类的设备,而且是到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去卖呢?

 

很简单,因为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在基层市场的需求,而且从逻辑上,只有首先有了器械在前面的诊断,才有后面药品的治疗能解决。

以前,我认为二三十万的设备,在乡镇医院是卖不掉的,但是突然发现卖得很火,比如在内蒙古,有一个其他厂家的大型连锁告诉我,他说他们现在在乡镇医院卖得很火爆,因为他们在乡镇医院,用器械、耗材,带动带药品在销售,没有单一卖药品的。

 

所以,分级诊疗政策下,医疗器械企业一定要抓住基层市场

而企业抓住基层市场的办法很简单,核心就是紧紧抓住医联体,因为医联体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3个好处,分别是产品随专家下沉技术随专家下沉,以及基层市场被激活

 

产品随专家下沉。

 

我们知道医联体内的专家,他是一定要下沉基层的,而且医联体是采取联合议价采购。因为只有联合议价采购,医联体内才能打通包括药品和器械在内使用同一个目录,专家下到基层的时候,才能使用和三级医院一样治疗方案,如果没有同样的药品和器械,光专家下去基层是没有用的。所以各种器械产品,会随着医联体内的专家下沉。

 

技术随专家下沉。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所有大医院的患者,都是来自于乡镇,自于社区,这是源头

 

原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这些,对于医疗器械,他们是没有需求的。因为他们光检查,他们定不了治疗方案,你卖给他以后也没有用。

 

但是上级专家到社区,情况就不同了。

 

因为医联体是有一个规定,上面的医生一定会和基层的医生结对子,把这些技术全部传给基层,这就是医联体中的传帮带

 

这样,专家其实帮助我们企业,把技术下沉到了基层。

 

基层市场需求被激活。

 

基层市场被激活,是因为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基层的医生有相对灵活的处方权

 

我们先说患者的需求。以前,因为基层医院没产品,没技术,所以患者只能跑大医院。但是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也有相关的设备、相关的技术,也能治好病,那他们就不需要跑大医院了,所以它激活了基层市场的需求。

 

你可能会说,这个基层市场其实不大,而且我们都是高值耗材,都是大的设备器械,社区医院买不动。我告诉你,你错了

 

以广东省为例,广州或者深圳,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模,其实就相当于内地的二甲医院,至少是一家县级的规模。

 

再看北京,北京有多少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得到的数据是2300多家。

 

我问了很多的药品还有耗材的代理商,我说你们的销售情况特别是增长情况,方向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说基本上三级医院我们是到了天花板了,我们上量是异常困难,各种控费措施都在使用。但是这两年我们还得以增长的主要是来自于社区

 

所以基层的需求是巨大的。

 

再看基层医生的处方权,基层医生的处方权,是相对自由的。

 

因为三级医院里面死死地压着30%的药占比、20%的耗占比,三级医院的医生现在是带着枷锁在跳舞,医生处方的自由都在被剥夺。

 

但是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它的监管有没有像大医院那么严,那么基层医生就有了处方的自由,对于医疗器械销售行业来说,无疑增大了可能性。

 

所以,企业应对分级诊疗的核心措施,就是紧紧抓住医联体,因为医联体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3个好处,分别是产品随专家下沉,技术随专家下沉,以及基层市场被激活。

 

03 两票制的应对

 

在两票制之前,我们企业的招商模式中,省代模式,也就是找省一级的代理商,是一种重要的模式。

 

省代能简化渠道,能解决医保问题,能解决产品代码问题等等,这是省代模式的优势,但是它同时也给我们企业带来了3个弊端。

 

这3个弊端,会给两票制后的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三个弊端是:

1.   短期行为损害品牌,

2.  二级医院精耕不足,

3.  企业销售产生依赖。

 

短期行为损害品牌

 

省代模式下,代理商容易出现市场短期行为,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

因为很多省代,只讲今年我卖出了多少产品,但是这个产品医生到底认不认可,根本不管。

 

省代不管后续的产品卖得好不好,只管我在代理产品的时候卖得好不好,所以一旦厂家和代理商合作出现问题,交接代理商,或者交接代表的时候,我们产品的市场销量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下滑。

 

这就是短期市场行为带来的后果,代理商通常没有思考如何长久地发展,这对我们企业的品牌形象是极其有损害的。

 

二级医院精耕不足。

 

省级代理商开拓市场,通常集中在三甲医院,但二级分销及精耕不足

 

从省代的角度来看,他们通常都只想去开发那几家三甲医院,下面的二级都不愿意开发,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省代在算这样一笔帐:三甲医院50万砸进去,二级医院25万砸进去,但是50万砸进去我能换来500万,25万砸进去我只能换来300万,所以我还是砸三级医院吧。

 

这种模式就带来医院开发的发展不平衡,因为三甲医院不可能很多,而一到下面医院的时候,我们就没了,但是,你要知道,分级诊疗是本轮医改的核心,这个政策就是要打开二级医院、县医院、社区医院的局面,这和我们目前市场开发的现状,是不符合的。

 

企业销售产生依赖。

 

就是说企业的销售工作,会产生致命的惰性和依赖性

 

我们只服务于省代,我们的招商经理更多是跟着省代转,这种模式让我们脱离了临床,脱离了市场,我们变成了哑巴,变成了呆子,我们所有关于市场的变化,新消息,新机会的捕捉,全部是来自于代理商,这就造成了市场信息短路、不对等。

 

所以代理商在我们面前很有话语权,因为他懂当地的市场,而我们什么消息都来自于他。

 

那么在两票制下,企业应该怎么针对这这些不足来应对呢?

 

企业在招商模式上要改变,叫做“3个下沉”,就是下沉到医院、下沉到代表,下沉到商业。目的,就是为了抓住真正在做学术推广的人也就是那些最下层的直接负责医院开发和推广上量的代理商和销售。

 

我有很多的微信群,群里面没有1万也有8千的代表。

 

这两年经常有代表跟我讲一个事情,他的产品做得好好的,他的老板,也就是代理商,突然不做了,但是这个代表做企业的产品已经好几年了,就已经成为他吃饭的本领,不做了,就没饭碗了。

 

所以我经常收到的代表的问题是,刘老师,你认不认识某某厂家,他说代理商不做了,但是我做得挺好的,他们厂家愿不愿意继续给我做?

 

所以现在底层的销售代表们最呼唤的是佣金制。因为原来他们只能和代理商做佣金制,现在他们希望和厂家做佣金制,因为他们知道,产品是厂家的,只有和厂家合作,他们才有继续深入做临床的保证。而作为厂家,我们就是要用“3个下沉”的策略,来抓住真正在做临床学术推广的人!

 

当然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应对的措施和新的出路,不仅仅是招商模式的变化,还有一个核心,就是如何解决合规的问题。

 

两票制下,很多企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财务上不知道怎么开票了?

但是,你如果只是考虑开票的问题,可能会让你进入一个死胡同,因为这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合规性”的问题。那如何解决厂家“合规性建设”的问题呢?

 

核心是做到两个合规,业务合规、税务合规

 

业务合规,就是厂家在业务层面,厂家、商业和代理商这三方,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是合规的。你不仅是合规,还要有证据证明你是合规的,要符合逻辑。

 

税务合规,就是财务入帐的票据,应该有相关的材料来证明票据的合理性,比如咨询服务费票据后面,应该附上咨询服务合同,咨询服务项目的验收记录等等。而且财务入账的发票来源安全可靠,具有真实交易背景,没有不明来路的发票等等。

 

其实,所有的政策,包括两票制,带来的更多的是互相业务关系的合规,而不是简单的发票的合规。如果业务的关联方,互相之间的业务关系合规了,互相之间开票涉及的税务才能合规。

 

企业做到合规,有一些相应的步骤和文件,我把文件总结为“3证1票”,三证,是指三方协议、两方协议和证据目录这三个证明性的文件,一票,是指增值税发票。限于篇幅,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其实,在企业合规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比如:

 

厂家现有的代理协议如何改为三方协议?

厂家和代理商CPO签订“两方协议”的模式和具体条款是怎样的?

厂家提供“证据目录”的有哪4个核心和2个工具?

CPO如何做到合规建设?

CPO工商注册时4个常见的坑是什么?

CPO和厂家在“税务开票”时3个常见的坑是什么?

厂家和代理商佣金制的3种结算方式及选用原则是什么?

佣金制发票的5个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做合规应对?

……

 

关于器械企业应对政策,我把我的见解和分析,都形成了系列内容,

从政策分析,到实操应对,这些内容包括:

 

《器械厂家正确理解“国家政策”的8节必修课》

《“分级诊疗”带来的机遇及企业的应对指南》

《两票制下,厂家在“招商模式”上的应对策略》

《两票制下,厂家“合规性建设”的实施路径》


希望有机会和各位器械企业的同仁交流,共同探讨。


课程表

器械厂家正确理解“国家政策”的8节必修课




器械厂家正确理解“国家政策”的8节必修课

 

刘检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北大商帅商学院医药EMBA特约讲师

医生经济人平台创始人

“赛柏蓝”高级顾问

湖南多德联合医疗有限公司董事

其受邀为国内多家企业营销顾问

《 医药经济报 》《中国县域医疗》《 医师在线周刊 》特约撰稿人,

新浪医药专栏作家

多年从事临床处方及OTC销售管理、学术推广

历任国内知名上市企业医院经理、商务经理、分公司总经理、采购总监、全国招商总监、事业部总经理、市场总监、医药商业营销副总


课程目录(8)

  • M8 两票制下,这2个特征让企业“受代理商欢迎” M8 两票制下,这2个特征让企业“受代理商欢迎” 音频
  • M7 如何准确理解CSP、CPO和CSO? M7 如何准确理解CSP、CPO和CSO? 音频
  • M6“代表备案制”的2点解读及对销售的2大影响 M6“代表备案制”的2点解读及对销售的2大影响 音频
  • M5 “分级诊疗”对器械销售格局的3个影响 M5 “分级诊疗”对器械销售格局的3个影响 音频
  • M4 “两票制”对“器械配送环节”的3大影响 M4 “两票制”对“器械配送环节”的3大影响 音频
  • M3 “营改增”对生产企业的本质影响 M3 “营改增”对生产企业的本质影响 音频
  • M2 “医改整体思想”的1个最终目的和4个支撑手段 M2 “医改整体思想”的1个最终目的和4个支撑手段 音频
  • M1 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重点政策走向” M1 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重点政策走向”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