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课程分类
个人提升
通用技能
沟通表达
时间管理
职业教育
职场创业
求职加薪
职业规划
办公技能
营销推广
互联网科技
人力资源
团队管理
跨境电商
快消零售
在线教育
语言培训
学历提升
考研留学
职称技能
公务求职
儿童兴趣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母婴育儿
儿童护理
素质教育
女性时尚
瑜伽
时尚穿搭
护肤美容
礼仪气质
健身塑形
孕产
情感心理
恋爱技巧
两性关系
婚姻经营
心理成长
读书文化
读书听书
传统文化
人文历史
出版传媒
文学
健康养生
中医护理
养生康复
医疗科普
食疗养生
生活文艺
摄影文艺
美食
绘画
音乐
茶艺
舞蹈
旅游
花艺
萌宠
兴趣特长
体育
游戏
乐器
书法
电影
财经楼市
理财投资
房地产
法律服务
财务税务
K12课程
课程专题
试卷下载
深圳高中
搜索
热门搜索
AI
书法
英语
单词
瑜伽
记忆
速记
登录
最近访问
首页
招考资讯
招考资讯
重置
[江西] 江西传媒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招招生计划
2023年江西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共计20个,其中招生专业有印刷媒体技术、播音与主持、影视编导、摄影摄像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等,来具体看下吧。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专业如下: 系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制 科类 学费 出版印刷系 480302 印刷媒体技术 三年 文理 学费:5000/年 住宿费:800/年 书本费:500/年 560101 数字图文信息处理技术 文理 590202 人力资源管理 文理 560103 出版策划与编辑 文理 艺术设计系 510208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文理 550121 包装艺术设计 艺术 440106 建筑室内设计 文理 550113 广告艺术设计 文理 510215 动漫制作技术 文理 560201 播音与主持 艺术 传媒影视系 560205 新闻采编与制作 文理 560202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文理 560204 影视编导 艺术 520802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文理 560212 摄影摄像技术 文理 560213 融媒体技术与运营 文理 信息管理系 510204 数字媒体技术 文理 5102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文理 530301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文理 530701 电子商务 文理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于江西省广播电视局,是目前全国培养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是全国传媒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被人社部确定为“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荣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重点院校、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南昌市第二届文明校园等称号。
[江西] 江西高职单招报名入口2023年 江西高职单招报考系统
2023年江西高职单招报名时间为3月7日9:00—9日17:00,报名入口为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www.jxeea.cn-“高职单招报考系统”,考试时间预计在3月底前进行,来看下具体安排。 一、报名安排 报名时间:2023年3月7日9:00—9日17:00 报名入口: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www.jxeea.cn“高职单招报考系统” 每个考生限报1所高校,可选不超过5个专业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考生可以对所报考院校及专业修改1次。 考试确认: 考生须按照报考高校的要求按时到现场或网上确认参加考试,领取或下载准考证。 二、考试安排 考试时间:在3月底前,由各单招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考试时间并通知考生。 考试要求: 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总分满分为450分(文化素质部分占比不超过50%)。 文化素质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职业技能或职业适应性测试可以根据招生专业的培养要求进行设计。
[] 赣南师范大学2023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赣南师范大学2023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计划100名,游泳专业合格线为80分,网球和跆拳道合格分数线为55分,攀岩合格分数线为70分。报名时间为2023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赣南师范大学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17年12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5余万平方米。设有18个教学单位,有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一批省一流专业、省品牌专业、省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是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300余人。 学校是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建设高校,现有2个省双一流潜力学科。建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和21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有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办了全国高校首个专门研究红色文化的学术刊物《红色文化学刊》。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在中央苏区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阳明文化研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血吸虫病防治新技术研究、竹基新材料技术研究、稀土镁合金功能材料研究、家具设计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特色。 二、学院介绍 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江西省高校成立较早的体育院系之一,创办于1959年。学院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体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硕士点;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表演3个本科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江西省一流品牌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江西省省级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是江西省省级品牌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体育教育专业综合评价列全省第二。学院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户外指导员培训单位、瑜伽(教练)国家岗位认证培训基地、大众健身瑜伽锻炼标准培训基地、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体育竞赛裁判员培训基地、江西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省部级教学科研与实训平台。拥有《运动生理学》、《田径》、《学校体育学》、《健美操》4门省级精品优质课程,形成了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相互促进的良好办学格局。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4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8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含在读),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11人。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国家级课题9项,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26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在SCI、CSSCI等重要检索目录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78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6部,先后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体育学院拥有省内一流的办学条件,体育场馆总面积106853平方米,拥有篮(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健美操、武术、田径等14个室内运动场馆,8片风雨篮(排)球场。有2个标准田径场、33个室外篮(排)球场、6个室外标准网球场、2个游泳池、能较好地满足各类课程教学训练及承办大型比赛的要求。 在校本、硕学生1200多人。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校学生先后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中屡创佳绩,1人获得伦敦残奥100米T12级比赛冠军、200米T12级亚军并分别创造和打破世界纪录, 1人获里昂田径世锦赛T12级100米冠军、打破世锦赛记录,1人获得全国田径大奖赛女子100米冠军,2人2项3次打破全国大学生田径纪录,1人1次平全国大学生田径纪录。2018年获得第十八届亚青赛女子链球亚军、亚洲越野跑锦标赛冠军、第十三届全运会游跑两项冠军、第十四届亚洲越野锦标赛男子十二公里冠军、全国锦标赛5000米与10000米冠军、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5000米冠军、全国田径大奖赛男子10000米冠军、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冠军、江西省校园足球比赛冠军;2019年校女子足球队获全国高校女子足球甲级联赛第三名、2021年获全国女子职业联赛第8名,2021年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决赛阶段比赛获第11名。2021年,校女子足球队代表江西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在校学生获2020南京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奥运会马拉松达标赛)男子组冠军,并参赛东京奥运会。2014年、2018年连续两届省运会获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三。2022年江西省省运会比赛项目名列前茅。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水平专项技能,运动训练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从事专业训练、业余训练的教练员和专项指导教师以及指导全民健身活动、胜任运动竞赛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体育人才。 四、招生项目、计划、专业合格线、学制与学位 (一)招生项目、计划和专业合格线 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100名(最终招生计划以上级部门核定为准)。 序号 项目 计划 专业合格线 备注 1 田径_径赛(100米、100米栏、110米栏、200米、400米、400米栏、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5000米场地竞走、10000米场地竞走) 0-19 75分 其中10000米场地竞走和5000米场地竞走要求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员 2 田径_田赛(跳远、三级跳远、跳高、铅球、标枪、铁饼、链球) 0-5 70分 3 田径_全能 0-1 70分 4 游泳 0-4 80分 要求一级(含)以上运动员 5 足球 (十一人制,非守门员)(男) 0-13 55分 6 足球 (十一人制,非守门员)(女) 0-15 55分 7 足球(十一人制,守门员)(男) 0-1 60分 8 足球(十一人制,守门员)(女) 0-2 60分 9 乒乓球(男) 0-5 55分 10 乒乓球(女) 0-3 55分 11 羽毛球(男) 0-7 55分 12 羽毛球(女) 0-5 55分 13 网球 0-8 55分 14 跆拳道 0-6 55分 15 攀岩 0-6 70分 要求一级(含)以上运动员 若某项目一志愿合格生源(指体育专项成绩和文化成绩均合格者)不足,该项目剩余计划调整到其他合格生源数超计划数的项目招生。 计划调整原则:根据各项目未被录取的合格人数占未被录取的总合格人数比例投放,即:项目增加计划数=(项目未被录取的合格人数/未被录取的总合格人数)×剩余总计划。项目增加计划数出现小数,则小数先舍弃,只取整数。项目增加计划数不足1,从大到小排序(如相同,则依次按待录考生综合分、体育专项、语文、数学、政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按1个计划投放。如计划还有剩余,除项目增加计划数不足1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则按项目增加计划数舍弃的小数部分从大到小排序(如相同,则依次按待录考生综合分、体育专项、语文、数学、政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增加1个计划。(注:项目增加计划分配按招生项目划分) 如一志愿未完成计划,二志愿按上述计划调整原则分配项目计划。 (二)学制与学位 四年制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报名 (一)报名条件 1.符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普通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2.田径_径赛(5000米场地竞走和10000米场地竞走)要求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游泳、攀岩项目要求具备一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其他招生项目要求具备二级(含)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3.2023年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0日。 4.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执行。 (二)注册报名 1.报名地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单招系统”)。考生本人的运动员技术等级项目应与报考的招生项目一致,考生如具备所报考项目的多个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报名时需填报所有符合报名要求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 2.注册:考生应在2023年2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内通过“体育单招系统”完成注册,校验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 考生在注册过程中,如发现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有误,应及时联系等级证书授予单位进行信息更正,确保在注册报名截至日期前完成报名。 3.报名:已完成注册的考生应通过“体育单招系统”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附件1)、填报志愿并缴纳考试费。拒不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考试资格。考生完成缴费视为报名成功,完成缴费后,考生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 报名时间为2023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4.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因特殊原因未能通过“体育单招系统”正常线上报名,可通过填写线下报名申请表(附件2)报名,并在报名截止日期前,将线下报名申请表提交给我校招生办公室(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赣南师范大学人文科技中心306室)。 六、考试 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一)考试科目 1.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英语四科,每科满分为150分,四科满分为600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答。 2.考生依据报名项目进行体育专项考试,不得跨项参加考试。体育专项考试满分100分。 (二)考试时间、地点 1.文化考试时间:2023年4月15日、16日。 考生于2023年4月8日12:00后登录“体育单招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考生依据准考证上的考点信息于2023年4月15、16日参加文化考试。 2.体育专项考试时间:2023年3月20日至5月10日期间。 考生可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APP”或组考院校官网,查询体育专项考试具体安排、考生须知、考试防疫要求等信息,按要求参加体育专项考试。 体育专项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的模式进行。体育总局委托有关院校组织体育专项考试,按照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23版)评分。 体育专项考试将进行兴奋剂检查。兴奋剂违规的考生,视为考试作弊,取消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录取 (一)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不低于180分的基础上,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 我校对持有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持有运动健将技术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二)在达到我校文化和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我校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按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具体公式为: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综合分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计数保留法。 (三)我校依据上线考生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分项目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优先录取一志愿,如未完成招生计划,再录取二志愿。 同分优先录取原则:当录取需要同分比较时,依次按照专业成绩、文化成绩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由高到低排序。 (四)考生如已被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五)录取后,我校将于2023年7月下旬签发录取通知书。录取新生须持通知书及本人档案等有关材料按规定时间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所有体育类录取考生报到后将开展入学专业复查。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八、保送录取 依照《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高校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体科字[2022]216号)精神,符合运动员保送条件的考生,按通知要求办理。保送录取运动员招生计划单列。 综合考核方案另行通知。 九、学费标准 运动训练专业学费为4790元/学年(具体收费标准以物价部门当年公布为准)。 十、联系方式 校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 邮编:341000
[]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2023
2023年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专业有学前教育(师范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下面是具体招生简章。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2023单招专业: 学前教育(师范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产品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旅游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 2023年单独招生专业收费标准: 学校简介: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60年的鹰潭师范和创办于1987年的鹰潭教育学院。2002年4月,顺利通过省政府综合办学能力评估,设立鹰潭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座落于华东交通枢纽,享有世界铜都、中华道都和智慧新城美誉的鹰潭市。 2020年5月迁入信江新区滨江路新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实训工厂、智慧教室、图文信息中心、标准型运动场等,学生公寓空调全覆盖,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多媒体教室全覆盖。 学院目前设有5个系部,开设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产品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视觉传播设计和制作、大数据与会计、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20多个专业。 学校秉持“厚德、笃学、优术、自强”校训,依托鹰潭“大教育”发展优势,主动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主动服务国家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围绕产业办专业,努力实现与行业、产业的协同共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优良条件。
[江西]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招专业计划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2023专业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焊接技术、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招专业一览: 二级学院 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 车辆工程学院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500210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46070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00211 新能源汽车技术 460702 机械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460105 智能焊接技术 460110 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460119 机械设计与制造 460101 数控技术 460103 模具设计与制造 460113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 460306 电梯工程技术 460206 工业机器人技术 460305 光伏工程技术 430301 机电设备技术 460202 智能控制技术 460303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510209 无人机应用技术 460609 物联网应用技术 510102 应用电子技术 510103 集成电路技术 510401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510106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510108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510201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510207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510208 管理工程学院 电子商务 530701 工程造价 440501 大数据与会计 530302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520802 跨境电子商务 530702 单招对象: 参加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高考(含“三校生”高考)报名,具有高考资格的考生。 单招政策: 1.根据江西省教育厅规定,参加单招的考生一旦录取,不可以变更录取的专业。请广大考生认真选择就读专业。 2.我校免试录取政策:在中职阶段,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或人社部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一类赛项)三等奖及以上的考生,或者获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人社厅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考生可免试并直接录取相关专业。
[江西] 江西省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信息摸排温馨提示(二)
为保证考生顺利参加考试,请考生本人务必于2022年12月5日至23日期间,登录“2023年江西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状况登记系统”(http://jdyw.jxeea.cn:82/,用户名为身份证号,密码为姓名),认真阅读省教育考试院和报考点的提示信息,并真实、准确地填报个人信息,开考前如有变化请及时更新,以免影响正常考试。请广大考生保持报名时所填手机号的畅通,及时查看短信、接听电话,及时关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和报考点公告、学信网公众号、江教在线微信公众号了解研究生考试最新动态。特别提醒:请尚未返回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按照“两地”(目前所在地和报考点所在地)属地出行、检测等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行程,提前返回报考点所在地;已在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非必要不跨区域流动,并减少人员聚集,以免影响正常考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2022年12月5日
[江西]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单招专业2023年
2023年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单招专业有茶艺与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2023年预计单招人数为400,来看看具体计划。 一、招生计划 系别 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 单招计划总数 茶业系 540109 茶艺与茶文化 60人 400人 410107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木 30人 530501 国际经济与贸易(茶叶贸易方向 ) 10人 490104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茶叶检测方向 ) 10人 旅游商贸系 540101 旅游管理 30人 540106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民宿管理方向 ) 15人 540106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30人 530701 电子商务 60人 5102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30人 550101 艺术设计 10人 教育系 570102K 学前教育 100人 520802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15人 二、报名事项 尚未完成高考报名的,可于3月初(具体时间以省教育厅发布文件为准)统一到户籍或毕业学校所在县(市、区)招办办理补报名手续。 1.报名对象:已取得江西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 2.报名时间:3月上旬(具体时间以省教育厅发布文件为准)。 3.报名方式: 实行“网上报考+报考确认”形式。 (1)“网上报考”:即考生自行登陆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网址:www.jxeea.cn)“高职单招报考系统”(按照网页提示的流程操作),在网上填报报考院校,考生在省教育考试院网“高职单招报考系统”选报江西茶职院及专业,每个考生限报1所院校,可选报1至5个专业及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在规定的报考时间内,考生可以对所报考院校及专业修改一次,逾期不予办理。 (2)“报考确认”:即考生凭二代身份证于规定时间至我院报到,现场签订《江西省2022年高职单招考生诚信报考承诺书》(承诺被高职单招录取后不再参加2023年6月举行的统一高考)、确认考场(领取准考证)。 三、单招考试 采取“文化素质考试+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试时间和地点:3月下旬(具体时间以省教育厅发布文件为准)。 科目:考试内容为“文化考试+综合素质与能力”,考试笔试科目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综合素质与能力(150分)
[江西] 关于民航飞行技术专业2023年在赣招生初检工作站点调整公告
因疫情防控需要,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南昌理工学院、东航江西分公司等单位招收民航飞行技术专业2023年在赣招生初检工作站点调整如下:一、增设上饶市站点,日期 11月12日 ,时间 上午9:00-11:30、下午13:30-16:00,地址 上饶一中老校区;二、原定赣州市站点初检工作延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三、其他站点初检工作安排目前暂无变化,考生可就近就便选择站点参加初检。江西省教育考试院2022年11月9日
[江西] 江西省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根据《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现将报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名要求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认真查阅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招生单位有关管理规定、招生简章和报考点公告。(一)报考时间和地址1.2022年9月24-27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10月重复报名)。2.2022年10月5-25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逾期不接受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3.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教育考试院、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高校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二)报考点选择1.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1)我省高校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含普通高校(包含联合办学点)、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就读学校所在设区市报考点。共青城市区域内6所高校考生优先选择共青城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点,考生也可选择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点报考。(2)部分高校报考点考生:江西师范大学、部分南昌工程学院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可选择江西师范大学报考点;江西财经大学、部分华东交通大学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可选择江西财经大学报考点;南昌航空大学、部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可选择南昌航空大学报考点;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警察学院、豫章师范学院和南昌医学院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可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报考点。上述10所高校剩余考生也可以选择南昌市教育考试院报考点报考。2.非应届毕业考生:非应届本科毕业生、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的考生、国(境)外留学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 2 年以上的考生,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单位所在设区市报考点,其中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考生,也可选择考(学)籍所在设区市报考点。3.在校第二学士学位本科生:以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的,可选择就读学校所在设区市报考点报考,如就读学校已设置高校报考点的,也可选择本校报考点报考。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的第二学士学位在读本科生,可选择户籍所在地报考;如须选择就读学校所在设区市报考点报考的,必须提供现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4.在校研究生:请选择就读所在设区市报考点报考。符合我省报名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跨设区市报考,因报考点选择有误或未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而造成报考点不予网上确认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请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和网上确认所需材料,选择正确的报考点进行报考。(三)网上缴费我省统一实行网上缴费,凡选择在我省参加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的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名考试费、材料费等共计180元,在网上报名时通过网上支付缴费,网上缴费成功后,才能视为有效网报信息。对网上报名成功未完成网上确认的考生或者多次缴费(每位考生网上确认后只收取一次报名费),12月底将由研招网信息平台数据核查结束后退回原支付账户。对网上确认成功后的考生,一律不予退费。(四)报名注意事项:1.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将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2.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等)的人员,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3.残障考生如需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化考试便利服务的,请于报名期间与报考点和招生单位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准备。4.每位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在提交网上报名信息和网上支付报名费前,请务必仔细核对各项信息。网上报名成功后,请打印报名清单并牢记本人在网上报名中生成的考生报名号。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按照招生单位的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6.凡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二、网上确认我省所有报考点均采取网上确认方式,所有网上报名成功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网上报名所选报考点要求进行网上确认。请考生在网报期间一定要认真阅读所选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按报考点要求及时上传相关材料。未按时上传提交确认材料的视为放弃报名。(一)网上确认时间1.网上确认时间:2022年11月1日-11月4日。2.材料上传时间:2022年11月1日9:00-11月4日17:00,逾期不能上传,审核不通过需要补充上传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5日12:00。(二)网上确认要求1.考生须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确认系统,按报考点要求,上传本人图像照片、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生证)及其它相关材料,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选择户籍所在地报考点的考生须提供本人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报考点的考生须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和工作单位缴纳的2022年8、9、10三个月及以上的《江西省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或《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证明》或考生本人作为单位法人的纳税凭证等证明材料。2.对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须提供届时可毕业的证明或完成学业情况的证明或说明,具体如下:选择考(学)籍所在地报考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须提供准考证(自学考试)或学生证(网络教育);自学考试考生还须提供网上自行打印的成绩单。在国(境)外获得学历证书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国(境)外留学考生须提供由就读院校开具的届时可毕业的证明或完成学业情况证明。应届生须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生证)。往届生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或学历证书。在校研究生、在校第二学士学位本科生以往届生身份选择就读学校所在设区市报考点报考的,须提供现培养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因更改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原因造成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核验的考生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簿、本人所在地户籍部门出具的规范的身份证号变更证明。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3.无法提供相应材料的考生,网报期限内请重新选择符合要求的报考点报名。4.对在往年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而被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考生,在暂停年限期间不允许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和网上确认。三、打印准考证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并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四、初试时间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6日。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我省各报考点不接受单独考试的考生报名,请报单独考试的考生与相关招生学校联系。 (二)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查阅军队相关部门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三)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选择我省各报考点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考生,请于2022年10月7-24日22:00(逾期不再受理)前将本人身份证(扫描件)、《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1份(扫描件、签字并加盖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通过研招网系统上传备案,材料核实时间为2个工作日(周末除外)。符合条件的考生备案通过后直接选择相应报考点进行报名。如超过2个工作日(周末除外),未反馈备案结论,请拨打咨询电话0791-86765376。如发现考生材料造假,将取消考生的报考、录取资格,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四)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六、全省报考点安排报考点代码报考点名称报考点网上确认(现场咨询)地址备 注3601南昌市教育考试院南昌市红谷滩区盛景路125号接受全国统考、法硕联考、管理类联考考生报名3602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九江市浔阳区滨湖路3号3603景德镇市教育考试中心 景德镇市瓷都大道666号市发展中心17号楼五层3604萍乡市教育考试中心 萍乡市安源区跃进北路188号 3605鹰潭市教育考试中心 鹰潭市信江新区市政府经济大厦C区七楼3606新余市教育考试中心 新余市堎上路272号3607赣州市教育考试中心 赣州市环城路5号3608宜春市教育考试中心 宜春市袁州区府北路16号宜阳大厦西座1316室3609吉安市教育考试中心吉安市城南行政中心B座4253610上饶市教育考试中心 上饶市信州区锦绣路2号广信大厦西楼3611抚州市教育考试中心 抚州市赣东大道1343号3612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双港东路169号9月份仅接受部分华东交通大学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预计考位800;剩余考位10月接受江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总考位4000。3613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9月份仅接受部分南昌工程学院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预计考位1000;剩余考位10月接受江西师范大学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总考位5000。3614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1688号仅接受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警察学院、豫章师范学院和南昌医学院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总考位3900。3615南昌航空大学南昌市红谷滩区丰和南大道696号9月份仅接受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预计考位800;剩余考位10月份接受南昌航空大学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总考位3900。3616共青城市教育考试中心九江市共青城市发展大道教育体育局101室(共青小学旁)仅接受共青城市区域内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6所高校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总考位6700,剩余考生请选择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报考点报考。注:报考点地址如有变动,以各报考点最新公告为准。
[江西] 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专科)艺术类平行志愿缺额院校投档情况统计表(第二次征集)
现将“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专科)艺术类平行志愿缺额院校投档情况统计表(第二次征集)”予以公布,点击下面附件下载查阅。附件: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专科)艺术类平行志愿缺额院校投档情况统计表(第二次征集).pdf
[江西] 江西省2022年第二批本科统招文史、理工类,体育类缺额院校第二次网上填报志愿说明
1、本次网上征集志愿为:第二批本科统招文史、理工类,体育类缺额征集志愿。2、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31日9时-15时。未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填报并成功提交的考生视为自愿放弃本次征集志愿。 3、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参加征集志愿填报,请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适合的缺额院校,特别提醒色弱、色盲考生,注意回避限报专业。4、第二批本科统招文史、理工类缺额院校,征集时设8个征集平行志愿;第二批本科统招体育类缺额院校,征集时设8个征集平行志愿。考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填相应院校的缺额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征集志愿投档时,考生该批次原填志愿无效。5、考生使用本人的考生号(或准考证号)和“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考网上填报(征集)志愿密码卡”上的密码登录网上志愿填报系统。6、填报缺额院校志愿时,所列栏目须一次性全部填写完整后再提交,一经提交,不得修改。7、考生填报时,请认真查阅《高中生之友•高考天地版》“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增刊和院校招生章程,了解相关院校专业对高考文化成绩、单科成绩、专业成绩及身体条件(视力、身高)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以及专业收费标准、办学校区等信息。8、根据《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规定,在各批次院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时,文史、理工类在控制线上投档不满额的院校,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内,对征集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逐分下降投档(部分有明确分数要求的除外),由高校择优录取。艺术、体育类专业,不得降低初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含专业合格线和文化控制分数线)。9、考生应注意本批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及部分院校各专业学费比较高,对外语成绩有要求,谨慎选报。10、填报缺额院校志愿网址为: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jxeea.cn)。江西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7月30日
[江西] 关于2022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志愿设置的重要提示
各位考生: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志愿设置有所调整,所有平行志愿均为16个(不含预科,预科设置为3个),考生在填报非预科的平行志愿时,可填报16所院校。所有批次平行志愿第一次征集志愿均为10个平行志愿(不含预科,预科征集志愿为3个);第二批本科和高职(专科)批次将进行两次征集,第二次征集志愿为8个平行志愿。此前《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高校招生志愿填报指导手册》《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增刊》中发布的志愿设置相关信息与此次不一致的,以此次发布的信息为准。详情请查看:http://www.jxeea.cn/art/2022/6/13/art_26671_3992355.html江西省教育考试院2022年6月24日
[江西] 如何报考军校?省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直通车”志愿填报指导首场直播来啦
2022年我省军校招生政治考核已经开始,军校志愿将于6月24日9时—6月25日17时填报。如何报考军校?报考军校的流程步骤、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军校的培养模式是怎样的?为进一步解读军校招生政策,指导考生科学填报军校志愿,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特别邀请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武部中校副部长何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江西招生组组长虞武华做客2022年“高考直通车”志愿填报指导直播间,为考生答疑解惑。直播收看方式1.识别下列二维码,进入“江教在线”视频号;2.点击“预约”预约直播;3.预约成功,坐等6月20日19:30开播。6月20日19:30-20:30没时间收看直播怎么办?不用担心!关注“江教在线”视频号待直播结束查看回放
[江西] 教育部:考生应14天前抵达高考注册地
2022年高考在即,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高考防疫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地已陆续向2022年高考考生发布参加高考的注意事项。在此,教育部再次提醒全体考生,特别是当前仍滞留在外省的考生,要及时向考点所在地考试机构如实报告自身健康情况、相关返程安排等信息,提前14天返回考点所在省(区、市),全面了解并严格遵守考点所在地考试防疫要求,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
[江西] 关于调整全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萍乡市考生考试地点和时间的公告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体育统考工作,经研究,决定调整萍乡市体育统考考生的考试地点和时间,将原定5月12—13日在宜春市考点参加考试调整为5月16—17日在抚州市考点参加考试。同时,将抚州市体育统考考生考试统一安排在5月18—19日进行,鹰潭市体育统考考生考试时间不变。请萍乡市、抚州市、鹰潭市体育统考考生了解掌握最新考试安排和抚州市考点防疫要求,自觉做好考前健康管理和行程安排,积极备考。感谢广大考生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江西省教育厅2022年5月8日
[江西] 江西省2022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说明
请下载附件查看:江西省2022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说明-语文科目.pdf江西省2022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说明-数学科目.pdf江西省2022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说明-英语科目.pdf江西省2022年“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考试说明-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目.pdf
[江西]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招考委、教育局,省属各普通高校:现将《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并在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中遵照执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pdf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及自学考试委员会 江西省教育厅2022年2月16日
[江西] 江西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须知
各位考生:全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5—27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共同营造公平、和谐、有序的考试环境,请仔细阅读以下须知:一、知悉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护。知悉附件1《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要求》并遵照执行。12月11日前申领“赣通码”,考前14天通过“赣通码”界面进行每日健康申报。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确保能够及时、顺利参考,请提前了解并确保自己符合考试所在地的防疫政策和要求,考前14天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市的地区流动,非必要不离赣,仍在省外的考生建议于12月11日前返赣,提前到考试所在地备考,并注意个人卫生和自我防护,避免受疫情影响耽误考试。考前下载打印附件2《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健康应试承诺书》(以下简称《健康应试承诺书》)并按要求签订,所有考生务必在第一场考试携带承诺签名的《健康应试承诺书》,进入考点时出示,进入考场后交给监考员。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有关政策要求,如有最新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另行通知,请考生关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 www.jxeea.cn)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同时,考生应关注各报考点相关公告,及时了解考试所在地和各报考点、考点的有关防疫要求并遵照执行。二、知悉考场规则,诚信参加考试。知悉附件3《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以下简称《考场规则》),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和考试纪律,诚信参加考试。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开考前应再次仔细自我检查,确认没有携带具有存储、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手机)等违规物品进入考场。有违纪、作弊等行为,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三、知悉答题要求,做好考前准备。知悉附件4《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科目考生答题须知》,自命题科目答题要求以招生单位相关说明(如招生单位公告、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的说明等)为准,同时考试时要仔细阅读试卷及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遵照执行,如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还有其他形式的说明(如自命题小信封试卷袋上的说明、小信封试卷袋内附带的答题要求等)也应一并仔细阅读并遵照执行。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具体时间以研招网通知为准,请及时关注),按照《考场规则》和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要求自备考试文具。按照报考点及考点要求提前知悉考点环境和自己所在的考场及座位(各报考点联系方式见附件5)。及时关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 www.jxeea.cn)及报考点网站相关通知。随着考试临近,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和中介机构利用网络和其他工具,发布“助考”、“提供真题” 以及兜售作弊工具等有害信息,请考生切勿轻信虚假宣传,避免上当受骗。祝各位考生身体健康,考试顺利!附件:1. 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要求2.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健康应试承诺书.doc3. 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4. 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科目考生答题须知5. 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联系方式江西省教育考试院2021年12月8日附件1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要求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考生自我防护意识,承担对社会的防疫责任,特制定考生防疫要求如下:一、考前1.考生须尽量减少考前14天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地区流动,避免去非低风险地区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2.考生须关注考试所在地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并确保自己符合考试所在地防疫政策和要求。3.考前14天(12月11日起),考生须每日自行测量体温和监测健康状况,并在参加考试前连续14天通过“赣通码”界面进行健康打卡。4.考生下载打印《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健康应试承诺书》(以下简称《健康应试承诺书》),按要求签订后在进入考点时出示,第一场考试进入考场后交给监考员。考生在考前14天内出现不能签署《健康应试承诺书》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所属辖区疫情防控部门报告,同时考生应将本人信息报报考点。二、入场5.考试当日,考生须提前到达考点,预留充足的时间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检查。考生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进入考点。6.考生须自备口罩,除核验身份时须按要求摘除口罩外,进出考点、考场应当全程佩戴口罩,不佩戴口罩的考生不得进入考点。7.听从考试工作人员指挥,配合考点完成体温测量等健康检查和登记。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体温异常的考生须听从工作人员安排,经现场医务专业人员复查体温及流行病学史等综合评估指标,确定考生符合健康应试要求后,方可进入考点。如体温依然不正常,可主动放弃考试,或听从工作人员安排进入备用隔离考场考试。三、考试8.入场时必须佩戴口罩;考试过程中,低风险考区考生,自行选择是否佩戴口罩;中、高风险考区考生和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9.考试过程中,如突感不适,应主动联系考点工作人员,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前场考试后、下场开考前,如突感不适,也应在下场考试开始前,主动联系考点工作人员,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四、考后10.考试结束时,须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错峰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不得在考点内滞留。五、其他11.考生须关注考点的有关防疫要求,并配合做好个人防护。其他未尽事宜,参照考试所在地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12.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有关政策要求,如本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内容有变将另行通知,请考生关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 www.jxeea.cn)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附件3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一、考生应当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考场及其他相关工作地点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考生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进入考点后,按规定时间进入考场,不得在考场外逗留,应当主动配合监考员按规定对其进行的身份验证核查、安全检查和随身物品检查等。三、考生只准携带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如黑色字迹签字笔,以及铅笔、橡皮、绘图仪器等,或者按照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所需携带的用具。全国统一命题化学(农)科目考试时考生可使用科学计算器,其他统考及联考科目考试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自命题科目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可使用计算器的可携带无存储、编程及查询功能的计算器。不得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图片、资料、具有通讯功能的工具(如手机、照相设备、扫描设备等)或者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考生在考场内不得私自传递文具、用品等。四、考场统一配置静音挂钟,考生不得佩戴手表参加考试。考场挂钟的时间指示不作为考试时间信号,仅供考生掌握时间作参考,考试时间一律以考点的统一信号为准。五、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将《准考证》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验。《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均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领到答题卡、答题纸、试卷后,应当在指定位置和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清楚地填涂姓名、考生编号等信息,按照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粘贴条形码等。凡漏贴条形码、漏填(涂)、错填(涂)或者字迹不清的答卷影响评卷结果,责任由考生自负。遇试卷、答题卡、答题纸等分发错误及试卷字迹不清、漏印、重印、缺页等问题,可举手询问。但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六、开考信号发出后,考生方可开始答题。七、考生在各科开考前30分钟有序进入考场,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准进入考场参加当科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试机构规定的区域逗留或者交谈。八、考生应当在答题纸的密封线以外或者答题卡规定的区域答题。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答题过程中只能用同一类型和颜色字迹的笔。九、考生在考场内须保持安静,不准吸烟,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者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试题、答案或者交换试卷、答题卡、答题纸,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草稿纸故意损毁或带出考场。十、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应当立即停笔并将笔放置在考桌上。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上,由监考员逐一收取。自命题科目,由考生将试卷、答题卡、答题纸(或者答卷)装入原试卷袋内并密封。经监考员逐个核查无误后,方可逐一离开考场。十一、考生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务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执行,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追究法律责任。附件4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科目考生答题须知鉴于2022年江西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部统考科目实行网上评卷,特制订本须知,作为考场规则的补充。一、考生自备考试文具考生按照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规定和招生单位在准考证上注明的要求自备考试文具。二、考生检查“答题卡”考生应检查“答题卡”正反两面,如果发现“答题卡”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单面缺印等现象,要及时向监考员报告,更换“答题卡”。三、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办法1.在“答题卡”的扫描过程中,考生信息条形码是识别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考生应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不要在条形码上面和周围写画。2.考生应对监考员下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认真核对,若发现条形码上所打印的姓名、考生编号与考生本人不符,应立即举手询问,监考员应及时将错发的条形码对换正确后交给考生。3.考生对考生信息条形码核对无误后,按规定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粘贴。四、实行网上评卷,“答题卡”书写要求1.各统考科目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如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的,答题无效。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按注意事项上的规定认真执行。2.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用黑色签字笔填写报考单位、姓名和考生编号,并用2B铅笔填涂考生编号。3.开始作答时,注意答题用笔:客观题用2B铅笔填涂,非客观题用0.5毫米的中性黑色签字笔(黑色签字笔书写的答卷被扫描后生成的图像清晰度高,容易识别)书写,作图题用铅笔作好图后,用黑色签字笔再描一遍(铅笔线扫描仪无法扫进计算机)。书写时要字迹工整、清晰,不要写得太细长,字距要适当,行距不宜过密,不得使用铅笔、红笔或圆珠笔等其它笔书写。4.在图像处理过程中,计算机将根据图像定位点的定位将考生的答题内容准确无误地生成特定的图像文件。所以,严禁在“答题卡”的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作任何涂改和标记。5.“答题卡”的矩形边框内为答题区域,答题区域外的任何文字,经计算机扫描后,将不被显示。因此,考生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超出黑色边框,否则,答案无效。6.在非选择题答题过程中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可用修改符号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在其紧挨处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的书写与正文一样,不得超出答题区域的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修改答案允许使用橡皮擦,但应注意不要造成“答题卡”破损。禁止使用涂改液、胶带纸改错或用透明胶带纸粘扯欲修改的内容。7.保持“答题卡”面的清洁,不得折叠、破损。8.凡违反上述规定,造成无法评卷,责任由考生自负。附件5江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联系方式报考点代码名称咨询电话发布研招信息网址3601南昌市教育考试院0791-86220507http://www.nceea.cn3602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0792-8577808http://jje.jiujiang.gov.cn/3603景德镇市招考办0798-8576259http://edu.jdz.gov.cn/3604萍乡市教育考试中心0799-6213507http://jyj.pingxiang.gov.cn/3605鹰潭市教育考试中心0701-6227743http://jyj.yingtan.gov.cn/3606新余市教育考试中心0790-6413766http://jyj.xinyu.gov.cn/3607赣州市教育考试中心0797-8215813http://edu.ganzhou.gov.cn/3608宜春市教育考试中心0795-3997697http://jytyj.yichun.gov.cn3609吉安市教育考试中心0796-8239871http://edu.jian.gov.cn/3610上饶市招考办0793-8205620http://www.srzkb.cn/3611抚州市教育考试中心0794-8263416http://jyty.jxfz.gov.cn/3612江西财经大学0791-83816805http://grs.jxufe.edu.cn//3613江西师范大学0791-88120608https://yz.jxnu.edu.cn3614江西中医药大学0791-87118719http://xsgzc.jxutcm.edu.cn/ 3615南昌航空大学0791-83863725http://yjs.nchu.edu.cn/3616共青城市教育考试中心0792-4357298http://www.gongqing.gov.cn/
[江西] 关于做好2021年下半年全省自学考试毕业申报及审查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有关高校:为做好2021年下半年全省自学考试毕业申报及审查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时间12月15日—17日。二、申报办法(一)申报条件1.申报毕业的自学考试考生须按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2.为了确保毕业证信息的准确性,考生必须于2021年12月10日前,通过自考报名点刷二代身份证,采集考生二代身份证信息(原已采集过信息的无须采集),否则不能申报本次毕业。3.考生本人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jxeea.cn),在“自学考试—所有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栏目中查询成绩是否符合毕业条件。成绩查询未能通过但实际上已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必须提供查询中显示未达到毕业条件的科目合格证、免考证明、转考证明等原件以及三张近六个月内1寸免冠蓝底纸质照片(与申报材料上传的电子照片同底),在申报时间内到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地址: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青山湖校区,联系电话:0791-88506184)现场办理人工审核毕业申报手续。4.凡外省转入我省的自考考生,在我省必须取得专科考试不少于5门、本科考试不少于4门的合格成绩,方可申报毕业。5.毕业审查及毕业证工本费50元/人。(二)申报材料1.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申请毕业事项的有关规定,从2021年下半年起,凡申请毕业的考生,需现场采集电子照片(申报系统已经做好配套功能),即今后自考毕业证照片不再采用考生二代身份证上的照片。 具体要求为采集考生本人免冠正面彩色电子照,蓝色背景为佳,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不允许戴帽子、头巾、发带、墨镜;电子照片文件规格为宽480像素*高640像素,文件大小限20K~50K之间,文件扩展名为JPG。(如照片过大,建议使用工具,将照片进行裁剪压缩)。2.考生可以申报专科或本科毕业。申请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的考生,申报时须提供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打印由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出示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验证有效期至2022年6月30日)或由学历认证机构出示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三)申报流程1.从2021年下半年起,申请毕业的初审单位为县(区)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含设在高校的报名点),具体详见江西省自学考试报名点( 初审单位)联络表(附件1)。2.凡申请毕业的考生,依据准考证号码前四位数(号段)到所属的报名点(初审单位)进行毕业申报。对照准考证号码前四位数,若号段未列在附件1中的考生,可就近到所在县(区)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含设在高校的报名点)办理毕业申报手续。3.申报毕业的考生须持准考证原件、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领取自考毕业生档案袋,正确填写档案袋封面栏目内容,并确认《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登记表》(以下简称“毕业生登记表”)本人的毕业信息是否准确。如信息有误,经工作人员核查相关材料后可以当场修改,信息修正后考生须确认签字。三、审查工作要求(一)县(区)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含设在高校的报名点)1.申报毕业的考生须本人到现场办理,对毕业信息逐一仔细核对,并确认签字。2.工作人员负责受理考生毕业申请,须审核相关材料,确定是否符合毕业条件,查验考生上交的毕业材料是否真实、齐全,打印《毕业生登记表》,进行信息核对及考生确认签字登记;调取考生的电子试卷核实笔迹,如笔迹不符,说明原因并作退档处理;收取初审通过考生的毕业审查及工本费,上报毕业生档案及相关信息数据到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3.对申请本科毕业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查专科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逐个上网查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由审查人员在“专科毕业生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上签字、盖章。4.不得接受任何单位或个人有组织的集体申报;不得以各种理由拒收已取消号段的考生申报。(二)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1.受理及汇总辖区内县(市、区)招考办的考生申报材料,包括电子照片汇总、网上审查通过的考生信息库等。2.对考生毕业资格材料进行复审。审查考生申请毕业上交的所有材料,对申请本科毕业的考生,必须在学信网上验证其学历证明。经审核无误,经办人在《毕业生登记表》上签名,加盖公章后装入该考生档案袋。3.调取考生的电子试卷,核实其笔迹。对笔迹不符的,要写明原因并作退档处理。对笔迹相符的,再下载毕业生数据,打印毕业证书,将毕业证书归入考生的档案袋内。4.所有申报毕业材料要按专业、学历层次分开,依准考证号顺序从小到大整理。汇总各主考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做好与主考学校办理毕业生材料的交接工作。5.上报全市的《自学考试毕业生花名册》,各专业、各层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和主考学校的毕业生人数统计表。对不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建立《退档花名册》,把考生的材料装回原袋注明退档原因,退回初审单位,并由初审单位告知考生本人,并说明退档原因。(三)主考学校1.做好与各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交接毕业生材料工作,并在毕业生统计表上签字、验收。2.审核考生所考课程是否与本校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考试课程名称、代码相符。重点审核各专业规定的课程、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综合实践情况。对非本校主考专业的考生档案要及时予以退回。3.调取考生的电子试卷,核实其笔迹。如笔迹不符,要写明原因并作退档处理。4.对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在《毕业生登记表》和毕业证上加盖公章。按设区市原顺序,将档案袋与毕业证书、毕业生登记表进行分类汇总。对不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建立《退档花名册》,把考生的材料装回原袋注明退档原因,退回原受理申报的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 四、审查工作时间安排2021年12月20日,县(市、区)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将初审后的材料交给所在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2021年12月20日-24日,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对所收的毕业生材料进行审核,派专干到省教育考试院领取毕业证芯等相关材料。2021年12月27日,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与省教育考试院自考处、主考学校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毕业生材料交接。2021年12月27日-31日,主考学校对所收的毕业生材料进行审核并加盖主考学校公章。2022年1月4日,主考学校与省教育考试院自考处、设区市教育考试中心(教育考试院)在省教育考试院进行毕业生材料交接。2022年1月4日-7日,省教育考试院集中审核毕业生材料,加盖“江西省高等院校招生及自学考试委员会”印章。五、注意事项(一)做好防疫健康监测。参与审查工作人员和考生,应提前14天开始进行每天身体状况自我监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不聚集。进入审查场地时,须接受“绿色健康码”检查和体温检测。(二)做好线上受理工作。如上饶地区疫情未解除,当地考生因疫情须隔离或不能前往现场办理申报毕业的,上饶市教育考试中心须做好相关中风险地区(信州区、铅山县、广信区)等地区线上受理申报毕业工作,具体流程如下:1.考生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发送材料给县级招考办进行初审,需发送材料为身份证、准考证、蓝底电子照片(六个月内)、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2.县级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审核符合条件的,将《毕业生登记表》电子件按考生报送方式返发给考生,要求考生对毕业信息逐一核对,并确认签字,再发回县级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进行确认。县级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在疫情解除后,须通知考生及时采集信息并补办相关手续。3.复审时,上饶市教育考试中心以非接触的方式对县级招考办(教育考试中心)上报材料进行审核。4.集中审查工作时,上饶市拟参加集中审查工作人员不用来昌,只需将电子的申报材料与主考学校进行交接,主考学校认定合格后,双方在电子材料上确认签字,疫情解除后再补办相关手续。六、其他参加集中审核人员于 2022年1月4日下午报到。住宿:地中海阳光酒店(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南大道2988号),费用自理。请尽早自行联系该酒店确认预订。酒店联系人:吴经理,联系电话:13627916467。附件:1.江西省自学考试报名点(初审单位)联络表2.2021年下半年全省自学考试毕业集中审查工作人员名额分配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2021年11月19日附件1江西省自学考试报名点(初审单位)联络表序号地市所属号段(准考证前四位)报名点名称(县、区)联系电话报名点详细地址1南昌市0121南昌县教育考试中心0791-85736855南昌县莲塘镇澄湖东路338号20122新建区教育考试中心0791-83753963新建区长堎镇子实路163号30124进贤县教育考试中心0791-85670886进贤县人民大道教体局2楼2214(进贤县初级二中隔壁)40123安义县招考办0791-83410303安义县龙津镇教育北路安义县职业技术学校内50105湾里管理局教育考试中心0791-83760119湾里招贤大道岭秀湖街1号便民服务中心负一楼(正大门下面)60111青山湖区教育考试中心0791-88610327南昌市南京东路1440号(青山湖区图书馆10楼)70102东湖区教育考试中心0791-86735017南昌市东湖区肖公庙78号80103西湖区教育考试中心0791-86782864南昌市西湖区朝阳洲南路225号桃花镇党群服务中心北楼90104青云谱区教育考试中心0791-85214202南昌市青云谱区京山新街93号3栋102693(含原高校代码0106、0107、0176、2703、2706、2707、2776)江西科技学院0791-88136259南昌市瑶湖高校园区紫阳大道115号(江西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8室)112692(含原高校代码0109、0144、0145、0146、0154、0155、0181)南昌理工学院0791-82137288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大道901号(南昌理工学院理工大厦432室)122691(含原高校代码0108、2601、2701)江西师范大学0791-88506184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32694(含原高校代码0110)南昌工学院0791-877136940791-87713634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阁皂山大道998号142695(含原高校代码0171)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0791-85716441南昌市莲塘北大道1636号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知行楼一楼继续教育处15九江市0403浔阳区教育考试中心0792-8217474九江市长虹大道66号(浔阳区市民服务中心B222)160402濂溪区教育考试中心0792-8170581九江市濂溪区九莲南路399号濂溪区市民服务中心东附楼2楼濂溪区教育体育局内170421柴桑区高招办0792-68206250792-6821718九江市柴桑区教育体育局高招办180430彭泽县教育考试中心0792-7199258彭泽县山南新区府前大道教育局(博吾学校旁)190426德安县教育体育局高招办0792-4332215德安县县政府大楼442办公室200428都昌县教育考试中心0792-5223789都昌县工业园教育体育局210423武宁县招考办0792-2788791武宁县教育体育局220429湖口县教育考试中心0792-6332221湖口县双钟镇学前路5号县教育体育局二楼230481瑞昌市教育考试中心0792-4222329瑞昌市建设路4号教育局考试中心。240482共青城市教育考试中心0792-4357298共青城市教育体育局一楼101室250483庐山市教体局高招办0792-2669805庐山市教体局二楼高招办260425永修县高招办0792-3220545永修县教育体育局高招办270424修水县教育考试中心0792-7221653修水县便民服务中心四楼433室280491(含原高校代码0466)九江职业大学0792-8189295九江职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楼服务大厅290492(含原高校代码0468)江西财经职业学院0792-8220111九江市青年路96号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培训中心30130景德镇市0281乐平市招考办0798-6786610乐平市凤凰大道乐平市教育体育局内310222浮梁县招考办0798-2625307浮梁县浮红街15号浮梁县教育体育局内320203珠山区招考办0798-8222606景德镇市瓷都大道1335号二楼330202昌江区招考办0798-8333558景德镇市瓷都大道1335号三楼34萍乡市0302安源区招考办0799-6661319安源区世纪广场安源大厦十四楼1401350313湘东区招考办0799-3448643湘东区泉湖垅教育局360321莲花县招考办0799-7221422莲花县琴亭镇永安北路146号(原莲花县城建局)370311上栗县招考办0799-3864615上栗县平安北路71号教育局380312芦溪县招考办0799-7555990芦溪县教育局390301经济技术开发区招考办0799-6792037江西省萍乡市玉湖西路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40新余市0502渝水区招考办0790-6239726新余市城南团结东路188号渝水区教育体育局410521分宜县招考办0790-5882192新余市分宜县行政服务中心1006室420591(含原高校代码0566、0573)江西工程学院0790-6350295新余市天工南大道1688号江西工程学院天工校区43鹰潭市0602月湖区教育考试中心0701-6250179鹰潭市月湖区经济大厦教体局930室440621贵溪市教育考试中心0701-3325470贵溪市(建设路)教体局301室450622余江区教育考试中心0701-5888730鹰潭市余江区经济大厦教体局351室46赣州市2101章贡区教育考试中心0797-8350281赣州市大公路34号472121赣县区教育考试中心0797-4437200赣县区灌婴路行政服务中心15楼招考办482122南康区教育考试中心0797-6646932南康区益民路10号(南康区教育科技体育局四楼)492123信丰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3339096信丰县嘉定镇府前路县政府B幢426502124大余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8732362大余县南安镇建桂街城上路11号大余教育科技体育局办公楼一楼512125上犹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8543160上犹县东山镇犹江大道文体中心教科体局403室教育考试中心(招考办)522126崇义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3812441崇义县阳岭大道50号(崇义县教育科技体育局一楼教育考试中心)532127安远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3729905安远县欣山镇濂江路科教大楼3楼542128龙南市教育考试中心0797-3559539龙南县龙翔大道中段教体局二楼211室552129定南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4290145定南县文体中心五楼508室562130全南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2631202全南县城厢镇含江路9号教科体局二楼572131宁都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6832998宁都县梅江镇环西南路55号(教育科技体育局四楼教育考试中心)582132于都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6335363于都县贡江镇红军大道689号教育科技体育局三楼303室592133兴国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5322365兴国县平川大道200号教科体局2栋办公楼2楼教育考试中心602135会昌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5628977会昌县文武坝镇红旗大道316号612136寻乌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2842197寻乌县长宁镇中山路118号622137石城县教育考试中心0797-5700653石城县琴江镇西华北路152号教科体局二楼教育考试中心63赣州市2134瑞金市教育考试中心0797-2509986瑞金市象湖镇华塘路6号642192(含原高校代码2172)江西理工大学0797-8312113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86号信息楼S210室652191(含原高校代码2167、2169)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97-8363278赣州市蓉江新区开发区路35号66宜春市2201袁州区招考办0795-7028790袁州区政府袁州大厦东楼802室672202丰城市教育考试中心0795-66092136609212丰城市新城区府佑路666号(教体局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682232靖安县招考办0795-4662638靖安县双溪潦河北路8号(靖安县教体局)692227万载县招考办0795-8821184万载县康乐街道阳乐大道3号(万载县教体局)702233铜鼓县招考办0795—8724680铜鼓县定江西路行政服务大楼1116室712229宜丰县教育考试中心0795-2751086宜丰县新昌中大道100号722203樟树市招考办0795-7160709樟树市药都南大道27号樟树市教体局732204高安市招考办0795-5294379高安市瑞阳东区教体局232室742228上高县招考办0795-2509317上高县镜山大道11号上高县教体局752226奉新县教育考试中心0795-4626314奉新县城南烟草公司六楼教育考试中心762291宜春职业技术学院0795-3204676宜春市袁州区锦绣大道996号772292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95-3205788宜春市袁州区锦绣大道1699号78上饶市2301信州区教育考试中心0793-8201915信州区滨江西路18号792302德兴市德兴市教育考试中心0793-7588882德兴市滨河大道教体局一楼802321广信区招考办0793-8451498广信区信美路5号教体局812322广丰区招考办0793-2623091广丰区永丰街道裕丰大道慧丰路11号822323玉山县招考办0793-2561516玉山县冰溪镇博士大道1015号832324铅山县招考办0793-7963836铅山县河口镇鹅湖大道238号842325横峰县招考办0793-5780394横峰县解放东路133号教体局二楼招生办852326弋阳县招考办0793-5900167弋阳县方志敏大道中路63号862329余干县招考办0793-3396090余干县玉亭镇世纪大道161号872330鄱阳县招考办0793-6217231鄱阳县商业大道教体局二楼882331万年县招考办0793-3889116万年县建业大街教体局高招办313室892334婺源县招考办0793-7416313婺源县蚺城街道源头路教体局一楼90吉安市2401吉州区教育考试中心0796-8263503吉州区古南大道16号吉州区教育服务中心4楼912432青原区教育考试中心0796-8186232青原区教育体育局(正气路88号)922421吉安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8442412吉安县白云路17号932422吉水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8680368吉水县文化中路189号(吉水县教育体育局四楼402室)942423峡江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7187907峡江县水边镇玉峡大道59号(峡江县教育体育局招办)952424新干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2602715新干县金川镇环城南路18号(新干县教体局二楼)962425永丰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7123818永丰县恩江镇恩江大道北路39号(永丰县教育体育局二楼)972426泰和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8638408泰和县澄江镇白凤大道225号(泰和县教育体育局)982427遂川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6322448遂川县泉江镇文献街罗汉寺43号(遂川县教育体育局三楼)992428万安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5701386万安县五丰镇商务写字楼2119室1002429安福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7622013安福县平都镇教场路(安福县教育体育局二楼)1012430永新县教育考试中心0796-7730460永新县禾川镇湘赣大道412号教体局1022402井冈山市教育考试中心0796-7163693井冈山市教育体育局四楼103抚州市2502临川区教育考试中心0794-8420735临川区上顿渡镇广场西路教育服务中心1042531东乡区教育考试中心0794-4233423东乡区恒安西路266号1052522南城县招考办0794-7254955南城县盱江大道551号1062523黎川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7503090黎川县日峰镇小北门50号1072524南丰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3318108南丰县子固北路128号1082525崇仁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6324847崇仁县县府西路16号1092527宜黄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7607708宜黄县文中路1号1102526乐安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6590737乐安县迎宾北大道乐安县教育体育局1112528金溪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5269838金溪县城仲鲁路3号1122529资溪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5792640资溪县鹤城镇二小路15号1132532广昌县教育考试中心0794-3618619广昌县旴江镇解放南路68号附件22021年下半年全省自学考试毕业集中审查工作人员名额分配表序号单位名称名额(人)1南昌大学22江西师范大学43江西农业大学24江西财经大学25南昌航空大学16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7江西中医药大学18华东交通大学19江西科技学院210南昌理工学院111南昌市教育考试院512九江市教育考试中心213景德镇市教育考试中心114萍乡市教育考试中心115新余市教育考试中心116鹰潭市教育考试中心117赣州市教育考试中心218宜春市教育考试中心119上饶市教育考试中心220吉安市教育考试中心121抚州市教育考试中心1合计35注:工作人员对毕业证书和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三份)审验签字并加盖“江西省高等院校及自学考试委员会”印章。
[江西] 关于印发《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办法》的通知
各设区市教育局、省直管县(市)教育局:我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将于2021年11月初进行,艺术、体育类专业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将同步组织报名。现将《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相关考生报名组织和宣传服务工作。附件: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办法江西省教育厅2021年9月27日附件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体育类专业以及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报名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系列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作为《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赣教考字〔2021〕19号,以下简称《高考报名办法》)的具体补充。我省2022年普通高考考生,凡是兼报艺术、体育类专业以及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须符合《高考报名办法》规定的相关条件,并在2021年11月1日9:00-7日17:00进行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时,先选报文史或理工类,再兼报相关专业。“三校生”(指中专、职高、技校)考生,凡兼报2022年普通高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符合《高考报名办法》规定的相关条件,并在2021年11月1日9:00-7日17:00进行2022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时,先选报“三校生”文理类,再兼报相关专业。所有兼报选项须在2022年高考报名时同步完成。所有考生须在2021年11月10日-14日完成网上缴费,每日缴费时段为9:00-22:00,缴费方法详见《高考报名办法》。一、兼报艺术类兼报艺术类的考生不得同时兼报体育类。兼报艺术类的考生,如在网上报名时错过兼报选项,可在2021年11月15日-19日17:00前到高考报名点所在县(区)招考办申请兼报。(一)艺术类兼报选项1.普通考生兼报艺术类,有7个选项可供报考:(1)美术与设计学类;(2)音乐学类(声乐);(3)音乐学类(器乐);(4)舞蹈学类;(5)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6)播音与主持艺术;(7)艺术类特殊专业(原则上指艺术统考未涵盖的专业)。兼报艺术类的考生除可兼报艺术类特殊专业外,只能在美术与设计学类、音乐学类(声乐)、音乐学类(器乐)、舞蹈学类、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6个统考专业(以下简称“6个统考专业”)中选报一个专业。凡选报6个统考专业中任一专业的考生,均视为同时兼报了艺术类特殊专业,无须再选报艺术类特殊专业。2.“三校生”考生兼报艺术类,只能选报美术与设计学类1个选项。(二)艺术类兼报选项对应的主要专业以下各兼报选项对应专业均含中外合作项目。1.美术与设计学类:美术学、绘画、雕塑、中国画、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漫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等专业(报名时不细分具体专业,只需选报美术与设计学类即可。以下类同)。报考该专业类的考生均须参加全省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2.音乐学类(声乐):音乐学、音乐表演、流行音乐、音乐治疗等专业。报考该专业类的考生,不论声乐种类及招考方向,均须参加全省音乐学类(声乐)专业统考。3.音乐学类(器乐):音乐学、音乐表演、流行音乐、音乐治疗等专业。选报该项的考生,必须在报名系统中选择本人参加统考时演奏的乐器种类(乐器种类包括:键盘乐器、西洋乐器、民族乐器、其他乐器类)及乐器名称。考生只能选择一个乐器种类、选填一件乐器。报考该专业类的考生,不论乐器种类、名称及招考方向,均须参加全省音乐学类(器乐)专业统考。4.舞蹈学类: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流行舞蹈等专业。报考该专业类的考生,不论招考方向,均须参加全省舞蹈学类专业统考。5.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学、电影学、戏剧教育等专业。报考该专业类的考生,不论招考方向,均须参加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6.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不论招考方向,均须参加本专业统考。7.艺术类特殊专业:原则上指全省艺术类专业统考未涵盖的专业。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艺术史论、艺术管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技术、摄影、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以及2020年之后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的新增艺术学本科专业,高校经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后可以作为特殊专业组织校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艺术类专业,原则上应直接使用我省相关艺术类专业的统考成绩。艺术设计类下设的美术(书法方向),表演艺术类下设的表演艺术、戏剧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曲艺表演、音乐剧表演、国际标准舞、作曲艺术、戏曲导演、民族表演艺术等专业,广播影视类下设的影视多媒体技术、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音像技术、录音技术与艺术、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高校确有需要,须从严控制,经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后方可作为特殊专业组织校考。对以上专业,高校也可不列入特殊专业,而是在考生省统考成绩达到相应或相关专业校考资格线的基础上组织校考。如录音艺术专业校考时,可以要求考生达到江西省音乐学类专业校考资格线;摄影、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专业校考时,可以要求考生达到江西省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校考资格线。对以上专业,高校如不组织校考,可以直接认可相应或相关专业省统考成绩。如录音艺术专业可以认可江西省音乐学类专业统考成绩,摄影、书法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专业可以认可江西省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成绩。凡招生专业名称和以上专业不一致的,或专业名称一致但招考方向不一致的,或高校未将以上专业认定为特殊专业的,考生均须报名参加对应专业全省艺术类统考。(三)各类专业校考资格线的划定各类专业的校考资格线为:美术与设计学类270分,音乐学类(声乐)、音乐学类(器乐)、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100分,舞蹈学类90分。报考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校考的考生,必须参加我省相应专业艺术统考且专业成绩须达到校考资格线(艺术类特殊专业除外)。否则校考成绩不予认可,校考成绩合格也不具备录取资格。(四)各类专业文化录取控制线的划定1.艺术类本科专业文化录取控制线的划定艺术学理论类(含艺术史论、艺术管理及按照艺术理论类招生的其他专业类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类(含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技术、戏剧教育等本学科门类所设专业,不含表演)以及认可和使用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省统考成绩进行录取的专业本科文化录取控制线(以下简称“文化线”)按2022年江西省普通本科最低文化线的85%划定。美术与设计学类、音乐学类(声乐)、音乐学类(器乐)、舞蹈学类专业(含在教育部阳光平台“高考艺术类信息交互系统”中“省统考子科类”项设定为美术与设计学类、音乐学类<声乐>、音乐学类<器乐>、舞蹈学类的其他专业类的专业)及表演专业本科文化线按2022年江西省普通本科最低文化线的75%划定。艺术类特殊专业本科文化线,按具体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所对应的专业类执行的文化线执行。经教育部批准可自主划定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自划线)的高校(当年被取消自划线资格的高校除外),在使用专业校考成绩录取江西省考生时,舞蹈表演、表演(戏曲方向)专业依学校申请,经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批准,可适当降低文化分数要求,按照2022年江西省划定的相应艺术类专业本科文化线下降20分投档。其他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文化线,均不得低于2022年江西省划定的对应专业艺术类专业本科文化线。三校生艺术类本科文化线,按2022年江西省三校生文理类本科文化线的75%划定。2.艺术类专科专业文化线的划定艺术类专业专科文化线,按2022年江西省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划定。三校生艺术类专科文化线,按2022年江西省三校生文理类专科分数线的70%划定。二、兼报体育类兼报体育类的考生不得同时兼报艺术类。(一)体育类兼报选项体育类考生兼报选项为:体育类。兼报体育类的考生,须首先选报文史或理工类,再兼报体育类,不得再兼报艺术类专业。在体育统考六个考试项目中,足球、篮球为“二选一”选考项目,故兼报时,考生须在报名界面中勾选测试足球或测试篮球。兼报体育类考生须参加全省体育类专业统考。(二)体育类专业统考对应招生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工作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体能训练、冰雪运动、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智能体育工程、体育旅游等。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请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专业。如体育教育专业,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三、其他特殊类型招生报名(一)兼报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拟报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艺术特长生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考本科报名,选报文史或理工类。考生须及时关注拟报高校网站,根据高校确定的报名条件,提交材料并申请参加高校组织的艺术团相关项目专业测试。(二)兼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拟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必须参加普通高考本科报名,选报文史或理工类。考生须及时关注拟报高校网站,根据高校确定的报名条件,提交材料并申请参加高水平运动队相关项目专业测试。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的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报名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文化考试或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的考生均须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所有通过高水平运动队相关项目专业测试,并且文化成绩达到有关学校录取要求的考生,必须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志愿填报系统填报相关学校志愿。(三)兼报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拟报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简称“体育单招”)的考生,除须参加普通高考本科报名选报文史或理工类外,还须依据招生院校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 体育单招考试管理系统进行考试报名并缴费。考生按要求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体育专项考试和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文化考试。(四)其他报考“高校高水平艺术团”的考生,可兼报艺术类;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或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如拟参加全省体育类专业统一考试,可兼报体育类。四、缴费 凡兼报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选项的考生,在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时,除须按规定缴纳文史、理工类高考或“三校生”对口招生报名费外,还须缴纳兼报专业报名费。具体缴费标准为,兼报艺术类的考生:180元/人(只兼报艺术类特殊专业的考生不须缴纳该专业报名费);兼报体育类的考生:180元/人。 报考高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除须缴纳普通高考报名费外,还须按规定向所报高校缴纳专业测试费用,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文化考试的考生还须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报名系统进行缴费;报考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试的考生,除须缴纳普通高考报名费外,还须在 “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报名系统依据所报考院校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体育单招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完成缴费事宜。五、考试文具艺术类专业统考笔试和全国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江西考区)文化统一考试考试文具由考生自行购置。为满足网上评卷答题需要,基本配置参照普通高考要求:2B涂卡铅笔,绘图铅笔(HB),0.5mm中性黑色字迹水笔(可配替换芯),考试套尺一副(量角器、三角板),圆规,橡皮擦,透明垫板。六、艺术类专业统考时间(一)2022年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一考试时间:2021年12月5日;考试地点:各设区市招考办(考试院)确定的考点。(二)2022年音乐学类(声乐)、音乐学类(器乐)、舞蹈学类、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专业统一考试时间:2021年12月6日开考;考试地点:(另行通知)。
共 219 条/11页
5
6
7
8
9
10
11
地区搜索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