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课程分类
个人提升
通用技能
沟通表达
时间管理
职业教育
职场创业
求职加薪
职业规划
办公技能
营销推广
互联网科技
人力资源
团队管理
跨境电商
快消零售
在线教育
语言培训
学历提升
考研留学
职称技能
公务求职
儿童兴趣
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
母婴育儿
儿童护理
素质教育
女性时尚
瑜伽
时尚穿搭
护肤美容
礼仪气质
健身塑形
孕产
情感心理
恋爱技巧
两性关系
婚姻经营
心理成长
读书文化
读书听书
传统文化
人文历史
出版传媒
文学
健康养生
中医护理
养生康复
医疗科普
食疗养生
生活文艺
摄影文艺
美食
绘画
音乐
茶艺
舞蹈
旅游
花艺
萌宠
兴趣特长
体育
游戏
乐器
书法
电影
财经楼市
理财投资
房地产
法律服务
财务税务
K12课程
课程专题
试卷下载
深圳高中
搜索
热门搜索
AI
书法
英语
单词
瑜伽
记忆
速记
登录
最近访问
首页
招考资讯
招考资讯
重置
[福建] 2025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教育部部署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严格执行政策,严守工作纪律,规范录取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优化考生服务,确保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科学。 2月24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各招生单位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本单位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将于3月28日开通,已完成一志愿录取的招生单位可发布调剂信息,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查询、填报意向信息。“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请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网址: https://yz.chsi.com.cn/ 微信公众号:chsiyz
[河北] 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自学考试申请免考公告
我省2025年上半年考生申请免考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申请免考条件 (一)考生须在我省取得自学考试考籍(即考生须在我省取得自学考试一门及以上理论课程合格成绩)并完成注册后方可申请免考。 (二)已注册考生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自考信息系统”,http://zk.hebeea.edu.cn)点击“申请免考入口”直接申请。 (三)未注册考生登录“自考信息系统”后,须先进入“考生注册入口”完成注册,再进入“申请免考入口”申请免考。 申请注册时考生上传的电子图像最终将用于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的毕业电子信息注册,具体要求详见“电子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若上传的电子图像信息不符合要求,将会影响毕业电子信息注册,请考生务必认真对待,严格按要求上传。 二、申请免考流程及要求 (一)网上注册、申请免考 时间:3月1日-6日(8:00-22:00); 要求:考生网上注册、申请免考均须本人办理。 (二)现场确认、提交材料 时间:3月1日-6日(9:00-11:30,14:00-17:00)和7日(9:00--11:30); 要求:考生到现场确认信息时,须认真核对“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信息确认单”的内容后签字,并按要求提交材料。 (三)网上支付 时间:3月1日-7日(8:00-22:00); 要求:考生网上支付成功后不予退费、免考信息不予更改,未支付成功的视为放弃本次免考申请。 (四)免考结果发布 时间:4月6日17:00; 查询方式:考生登录“自考信息系统”,点击“免考审核结果”栏目查询。 (五)免考成绩发布 时间:5月10日17:00; 查询方式:考生登录“自考信息系统”,点击“成绩查询”栏目中“合格成绩”查询。 三、申请免考注意事项 (一)免考材料:考生提交的《学籍表》复印件等材料应符合我省免考规定中的相关要求,未按要求提交的本次不予免考。 考生使用“等级证书”或“其他证书”申请免考时,证书在线未通过核查的,需提交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两份(一份放入免考材料中,一份与原件一起存放)。 (二)思政课免考:我省自学考试各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调整,该部分课程免考按调整后的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申请,具体要求请查看“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调整的相关问题解读”。 (三)学历核查:使用学历证书申请免考的考生,须先用手机下载安装“学信网”App(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关键字“学信网”进行安装),在申请免考过程中,使用该App扫描学信二维码并授权完成本人学历信息的核查。考生根据核查结果按要求准备相关的材料(详情查看“考生办理免考需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四)诚信提醒:请广大考生务必秉持诚信原则,坚决摒弃侥幸心理,严肃对待材料提交事宜,凡弄虚作假、提交虚假材料者,一经查实,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处理。 (五)政策咨询:考生申请免考时若有疑问,可联系所在市教育考试院。 附: 各市教育考试院联系方式 序号 单位名称 咨询电话 1 石家庄市教育考试院 0311-87055590 2 唐山市教育考试院 0315-2821755 3 秦皇岛市教育考试院 0335-3880992/3880926 4 邯郸市教育考试院 0310-3113989 5 邢台市教育考试院 0319-2235850 6 保定市教育考试院 0312-5078366 7 张家口市教育考试院 0313-8062106 8 承德市教育考试院 0314-2131561 9 沧州市教育考试院 0317-3170716 10 廊坊市教育考试院 0316-5908653/5908661 11 衡水市教育考试院 0318-2122191 12 定州市教育考试中心 0312-5532895 13 辛集市教育考试中心 0311-83399096
[河北] 2025年河北省成人高考外省籍考生办理 《居住证》温馨提示
2025年河北省成人高考报名工作预计于8月中下旬进行,届时我院将发布相关报名公告,请考生及时关注。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考生一般应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并参加考试,确需在非户口所在地报考的,原则上应在工作或居住地报考。按照我省规定,外省籍人员报考我省成人高考,需提供有效《居住证》。《河北省居住证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公民在居住地实际居住并办理居住登记已满半年,符合有关规定可申领居住证。请有报考意愿的外省籍人员至少提前半年办理居住登记手续,并按规定申领居住证。《居住证》即将过期的,应及时办理签注手续。具体办理事宜,请及时咨询当地公安部门。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2025年2月24日
[河北] 【转载】教育部部署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近日,教育部部署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严格执行政策,严守工作纪律,规范录取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优化考生服务,确保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科学。 2月24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各招生单位根据《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报考本单位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将于3月28日开通,已完成一志愿录取的招生单位可发布调剂信息,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查询、填报意向信息。“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招生单位在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时,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招生单位接受所有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请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微信公众号:chsiyz。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
[广东] 广东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4日公布
根据工作安排,我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4日15:00起向社会公布,届时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招生单位官网查询本人成绩。考生如对成绩有异议,可按以下程序申请成绩复核。一、在规定时间内向招生单位提出成绩复核申请(具体申请时间及要求请查看招生单位通知)。二、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成绩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复核,自命题科目成绩由招生单位组织复核,复核结果由招生单位统一告知考生本人。三、复核范围只限于答题有无漏评、成绩累计或登记有无错误,不涉及评分标准宽严问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2月21日
[上海] 关于公布2027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通知
为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高校结合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送了2027年本校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此次报送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适用于2027年及以后全国各省(区、市)参加高考的考生。现将普通高校(含军队院校)报送的2027年本科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进行汇总、整理,予以公布。 附件 关于2027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相关说明 1.本目录列出了2027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按上海、外省市、军队院校的顺序,分别列出所在省市、院校名称、拟招生专业(类)名称及该专业(类)所需的选考科目要求。2.因招生院校的系科及专业调整等原因,实际在沪招生的院校和招生专业可能会有调整变化,此次高校公布的所有专业在2027年并非都会在沪安排招生计划。2027年在沪招生高校和招生专业以当年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3.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本科阶段仍以院校专业组作为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各院校专业组内实际所含的招生专业以2027年当年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4.本市普通高校高职(专科)专业不设选考科目要求,因此未在本目录中列出。附:2027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安徽]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通告
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各高校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的通知》及相关文件要求,编报了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现予以公布,供我省2027年起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选科时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此次公布可供查询的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共2416所,其中本科高校1269所;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共89872条,其中本科51949条。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详见附件《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含本科、高职专科两部分)。 二、高校编报的2027年及以后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涉及的专业,招生当年不一定都会在我省安排招生计划。此外,招生当年还存在新增高校或专业安排招生、少数高校按规定程序对个别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进行调整等情况。2027年及以后在皖实际招生的高校、专业及其选考科目要求、物理组和历史组招生计划安排,应以高考当年高校编制、学校主管部门审核、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汇总公布的信息为准。 三、我省普通高考自2024年起实行“3+1+2”模式,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外,考生需首先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都未提出要求的,即“不提科目要求”,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再选科目为任意2科的考生均可报考。 第二类是只对首选科目提出要求的,如“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任意2科的考生方可报考。 第三类是只对再选科目提出要求的,如“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化学,地理(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地理的考生方可报考。 第四类是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均提出选考要求的,如“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物理,化学,地理(3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地理的考生方可报考。 四、为方便查询,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网址:xgk.ahzsks.cn)和微信公众号同时开通了“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查询系统”,广大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特此通告。 附件(另存为下载): 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本科).zip 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汇总表(高职专科).zip 安徽省教育厅 2025年2月21日 点击进入> 2027年起拟在皖招生普通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查询系统
[广东] 关于公布广东省2025年1月自学考试成绩的通知
各位考生:广东省2025年1月自学考试评卷工作已完成。经研究,现定于2月24日15时公布考试成绩,有关事项安排如下:一、成绩查询考生可通过以下4种方式查询考试成绩。(一)官微小程序查询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ID:gdsksy),在页面底部选择“小程序”栏,点击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小程序,按栏目指引查询考试成绩。(二)百度小程序查询通过百度App搜索“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打开“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智能小程序”,按栏目指引查询考试成绩。(三)系统查询登录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https://www.eeagd.edu.cn/selfec/)查询考试合格成绩和当次考试违规处理情况。(四)“广东招考在线”小程序查询考生可微信搜索进入“广东招考在线”小程序,点击“成绩查询”,选择考生对应的考试类别,按提示查询考试成绩。二、成绩复核申请本次公布的考试成绩复核安排如下:(一)申请复查程序。考生如对本人某科成绩有异议,须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向参加考试所在市自学考试办公室提出成绩复查申请。各市自学考试办公室在当次考试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以内安排具体受理时间和地点,请考生密切关注或咨询所在市自学考试办公室公布的具体受理时间和地点,按要求提出成绩复查申请,逾期将不予受理。成绩复查仅限于复查答题有无漏评、漏记分、错记分、加错分,评分标准、评分细则以及对答题评分宽严有异议等问题不在复查范围之内。(二)复查结果告知。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人进行试卷复查后,复核结果将通过自学考试管理系统通知考生,对复查后发现分数有误的将书面通知考生(按当次报考时考生确认的通讯地址寄送);考生也可向受理申请的市自学考试办公室咨询复查结果。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2025年2月20日
[广东] 我省2025年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于3月1日至2日进行
我省2025年普通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安排在3月1日至2日上、下午共4个时段进行。具体由各市、县(市、区)根据当地考生人数进行安排。2月25日起,考生可登录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网址:http://pg.eeagd.edu.cn/ks)自行打印英语听说考试准考证,各市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中学统一打印后发给考生。
[上海] 2025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及信息确认于2月20日开始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24〕40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本市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工作的通知》(沪教委职〔2024〕47号)文件规定,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以下简称“中招”)网上报名及信息确认于2月20日(星期四)开始。一、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本市在校应届初三学生(简称“应届生”)报名工作应届生可于2月20日(星期四)10:00起至3月1日(星期六)12:00,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进行网上报名。请学生和家长(监护人)按照《2025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日程表》(见附件1)上的时间,根据学籍学校的统一安排进行网上报名和信息确认。学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若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学籍学校联系,由学校协助完成报名。二、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简称“往届生”)和返沪参加中招报名的外省市初中毕业生(简称“返沪生”)报名工作往届生和返沪生可于2月21日(星期五)10:00起至2月26日(星期三)12:00,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自行进行网上报名。往届生和返沪生完成网上报名后,须于2月28日(星期五)至3月1日(星期六)前往报名所在区的招考机构,现场确认报名信息,确认时须带好报名证明材料(各区确认地点和时间见附件2,证明材料要求见附件3)。三、其他说明1.学生只限在1个区报名,完成报名信息确认后不可更改信息。2.符合中职校自主招收随迁子女报名条件的在校应届随迁子女,其网上报名及确认均由区招考机构和学籍学校统一组织,与中招报名学生同步进行网上报名和信息确认。3.符合中招报名条件的本市初中学校随班就读的应届初三残疾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中招报名,报考高中阶段普通学校;也可以选择参加本市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报名。如确有意向报考本市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的,须于3月11日前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并通过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组织的评估。符合中招报名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含普通学校特教班)应届初三残疾学生和通过评估的随班就读应届初三残疾学生于4月18日-19日进行报名和信息确认。4.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补报名学生,如在统一报名时未能取得有效的证明材料,最迟应于2025年5月7日前持有效证明材料向区招考机构提出申请,补报名时间为2025年5月6日-7日。参加补报名的学生从完成报名确认起,享受后续时间段内的本市中招相关政策。 附件:1.2025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日程表2.2025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各区信息确认安排一览表3.2025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条件一览表
[广东] 关于取消2025年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舆论学”课程考试安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自学考试工作委员会,有关主考学校: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对《关于公布2025年4、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和使用教材的通知》(粤考办〔2024〕17号)中个别开考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取消2025年4月和10月网络与新媒体(专升本,专业代码050306T)专业的“舆论学”(课程代码08257)课程开考安排。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做好宣传告知和相关工作安排。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2025年2月19日
[甘肃] 甘肃省2025年上半年自学考试网报须知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将于3月3日至9日进行。一、报名范围报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型考生、应用型专业学制外考生和“专接本”学制外考生均须登陆报名网站进行报考。应用型专业学制内考生、“专接本”学制内考生及公安管理等个别需审查报名资格的专业按原报名渠道报考。二、时间安排(一)社会型新生注册及缴纳电子注册费时间:3月3日00:00至6日24:00。(二)所有参加网报考生选课缴费时间:3月3日00:00至9日24:00。三、报名网址考生直接登录https://zkwb.ganseea.cn或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https://www.ganseea.cn在“办事大厅”栏目下选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系统”进行报名。四、报名流程 (一)新考生报名1.新生注册使用身份证和开通电子支付功能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直接登录报名网址进行注册、报考。2.新生登录报名网址后点击“新生建档注册”按钮,按要求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考生基本信息将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参考的唯一依据,请考生如实填写。新生登陆使用的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字母“X”的必须大写。3.上传照片新生填写完基本信息后须上传本人身份证照片和本人标准照片。本人身份证照片是指考生使用手机等照相器材对含有本人照片等基本信息一面的身份证进行拍照并上传。照片要求:①存储为“jpg”格式;②图像大小在2MB以内。考生报名上传的本人标准照片将作为考生准考证及毕业证使用照片,一经教育考试招生机构审核确认,不得更改。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电子注册图像采集工作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21〕125号)规定,本人标准照片要求如下:基本要求①图像应真实表达本人相貌。禁止对图像整体或局部进行镜像、旋转等变换操作,不得对人像特征(如伤疤、痣、发型等)进行技术处理。②图像应对焦准确、层次清晰、色彩真实、无明显畸变。③除头像外,不得添加边框、文字、图案等其他内容。拍照要求①背景:应均匀无渐变,不得有阴影、其他人或物体。可选用白色(参考值RGB<255,255,255>)。②人物姿态与表情:坐姿端正,表情自然,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左右肩膀平衡,嘴唇自然闭合。③眼镜:常戴眼镜者应佩戴眼镜,但不得戴有色(含隐形)眼镜,镜框不得遮挡眼睛,眼镜不能有反光。④佩饰及遮挡物:不得使用头部覆盖物。不得佩戴耳环、项链等饰品。头发不得遮挡眉毛、眼睛和耳朵。不宜化妆。⑤衣着:应与背景色区分明显。避免复杂图案、条纹。 照明光线①照明光线均匀,脸部曝光均匀,无明显可见或不对称的高光、光斑,无红眼。②建议配置光源两只(色温5500K-5600K),摆设高度与被拍摄人肩部同高,角度为左右各45度,朝向对准被拍摄人头部,距离被拍摄人1.5米﹣2米。电子图像文件①电子图像文件规格为宽480像素*高640像素,分辨率300dpi,24位真彩色。应符合JPEG标准,压缩品质系数不低于60,压缩后文件大小一般在20KB至40KB。文件扩展名应为JPG。②人像在图像矩形框内水平居中,左右对称。头顶发际距上边沿50像素至110像素;眼睛所在位置距上边沿200像素至300像素;脸部宽度(两脸颊之间)180像素至300像素。4.缴纳电子注册费新生在填写基本信息及上传照片成功后须重新登录并点击“缴纳电子注册费”按钮,完成缴费工作。新生在完成缴费后,各报名点才能进行审核。5.查询准考证号新生在完成电子注册缴费后须等待“报名地点”所在地教育考试招生机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生成准考证号。考生可登录报名网址点击“准考证号查询”按钮,输入本人身份证号进行查询。如考生信息正在审核中则会弹出“正在审核”字样,请考生耐心等待。如考生信息审核不通过则会弹出“审核不通过(含不通过理由)”字样,请考生按照审核不通过原因重新完善本人信息,并点击“确认已按要求完成报名信息修改”按钮。6.课程填报考生登录报名网址点击“老考生登录”按钮,使用准考证号进行登录,登录密码为身份证号(身份证号最后一位是字母“X”的必须大写)。登录后选择“考试报名”进行课程报考。7.课程缴费考生选择课程后,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或网上银行在线支付,完成报名过程。考生选择的课程只有缴费成功后才算报考结束。(二)老考生报考1.输入准考证号、密码(密码始终为身份证号),如需修改错误信息等,请携带本人证件到当地教育考试招生机构进行修改。2.网上自行填报课程,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或网上银行在线支付,完成报名过程。五、注意事项(一)自2025年上半年起,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停天水市甘谷县、麦积区分考区,天水市考生均在秦州区参加自学考试。(二)根据《关于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考委〔2023〕2号)文件要求,我省2024年上半年起,全面实施新专业课程设置,所有考生按新专业代码、名称和课程设置参加报名报考。请考生在选报专业和课程时务必仔细阅读《通知》有关内容,避免漏选、错选考试课程。(三)自2023年下半年起停止使用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卡片式”准考证,采取网上打印准考证(含考试通知单)。具体内容详见《关于网上打印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准考证的通知》(甘教考自〔2023〕15号)。(四)新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册及缴纳电子注册费等工作,逾期考生所填基本信息将视为无效信息。(五)应用型专业和“专接本”学制外考生参加网上报考按老考生对待。(六)凡盗用他人准考证和身份证登陆网址进行修改信息、报名报考者,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七)考生报考时须正确填写本人手机号,否则无法进行注册和缴费等工作。(八)考前10日内,所有参加本次自学考试的考生须登陆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自助打印含考试通知单的准考证。(九)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报,逾期不再安排补报名。网上报名正式开始的前一周,省教育考试院将对系统进行维护测试,测试数据会在正式报名前删除,请考生切勿登陆网址进行报名报考,否则后果自负。(十)网报结束前,请考生登陆网报网址核查报名信息、考试地点和报考课程等是否准确,网报结束后将不能修改任何信息。(十一)报名期间,考生若有疑问可拨打省教育考试院和各市(州)报名地点联系电话(详见报名网址中“报名及考试地点联系方式”栏)。应用型专业和“专接本”学制外考生可联系所在学校咨询有关问题。(十二)本次开考专业、开考课程、时间安排及报考要求等详见《关于印发<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25年上半年报考简章>的通知》(甘教考自〔2024〕12号),其中新生报考流程可登录报名网址选择“网报操作指南”栏目进行查阅。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 2025年2月19日
[河北] 2025年上半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籍注册和报名的公告
2025年上半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籍注册和报名工作即将开始,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时间安排 (一)考籍信息变更核查时间:2月24日-3月2日。 (二)考籍注册、报名和网上缴费时间:3月4日上午9时—3月18日下午17时。 二、组织实施 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考籍注册和报名工作由考生所在学校统一组织。社会考生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安排。报名网站地址为:https://xk.hebeea.edu.cn。 三、考籍信息变更 (一)为避免影响本次考试周期内的其他相关工作,本次考试注册报名开始到成绩下发期间(3月4日-5月下旬)不再处理参加本次考试考生的考籍变更事宜。 (二)现就读学校同考籍注册学校不一致的,考生须在报名前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在现就读学校办理考籍变更手续,变更考籍注册学校。变更完成后方可在现就读学校报名。 (三)已经办理休、复学或留级变更的考生,应按时办理考籍变更手续并按照相应年级考生限报要求报名。 (四)考生姓名、居民身份证号等身份信息如有变更,应在报名前持相关证明到考籍注册学校办理考籍变更手续。 (五)外省转入我省就读的考生,应在考籍注册工作开始前按照考籍变更管理程序完成转入和成绩认证手续。考籍注册工作前未完成的,应在转入学校按照我省新注册考生办理考籍注册,待本次考试成绩公布后再办理成绩合并。在外省取得的合格性考试成绩有效,合格性考试成绩只分“合格”“不合格”的,“合格”转为“D”等级,“不合格”转为“E”等级;合格性考试成绩分为A、B、C、D、E的转换为同名等级。考生可根据本人外省考试成绩选择报考科目。 四、考籍注册 (一)本次考籍注册对象为:我省2022级、2023级、2024级未注册考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尚未注册考籍的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及社会考生。 (二)参加本次考籍注册的考生,应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采集信息、注册考籍。 (三)各学校使用统一的采集程序采集考生居民身份证中的姓名、性别、民族、公民身份号码。港澳台和外国学生由就读学校手工录入各项信息并逐级提交至各市招生考试机构审核同意后方可注册考籍(建议港澳台学生使用港澳台居民居住证进行注册)。 (四)考生考籍号在学校上传考生信息、提交考生照片后,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分配,初始登录密码为XUEkao加上考生居民身份证号后8位。 五、报名工作 (一)参加本次报名的考生使用考籍号和密码登录报名网站进行报名。考生如忘记密码,可联系本学校管理员重置密码,重置后密码为XUEkao加上考生居民身份证号后8位。 (二)普通高中应在学生完成某学科所有必修学分对应的教学内容并取得相应学分后方可组织其报考相应科目。 (三)2022级考生可以报考全部14个科目。2023级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中选择报考,2023级普通高中在校生累计最多可报考8个科目。2024级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中选择报考,最多可报考4个科目。按照《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相关事宜的通知》(冀教基函〔2023〕6号)的规定,具有特殊学习背景的考生,可按照文件规定报考相应科目。 (四)网下签字确认。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由报名学校打印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进行报名信息确认签字。因特殊情况,考生无法面签的,学校可要求考生本人使用钉钉、QQ、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发送确认信息,确认报考科目,确认后视同考生签字。 (五)特别强调,《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9〕2号)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请考生认真核查自己拟报考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是否尚未报考或尚未合格,合理安排报考科目和时间。 (六)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残疾考生,可在报名时按《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施细则》要求申请考试合理便利。 六、缴费工作 (一)网上缴费。考生确认签字后,学校登录报名网站,根据考生签字锁定考生报考科目。缴费方式分为:个人支付和班级支付。考生缴费成功后,所报科目和科次均无法更改,请学校务必加以提醒,考生务必谨慎操作。未能成功缴费的报考科目无效。 (二)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报名考务费收费标准按照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财政厅相关文件执行。
[安徽] 安徽省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将于3月3日至7日进行
安徽省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工作将于3月3日9:00至3月7日17:00进行。具体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及课程 2025年4月考试时间为4月12-13日。考试课程安排、开考专业、教材版本及自考政策等信息可通过访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www.ahzsks.cn)自学考试相关栏目查询。 二、报名方式 报名网址为http://zk.ahzsks.cn/。系统限定每位考生在报名期间只能报考一次(最多能报四门课程),考生若报考多个专业内课程也必须一次性完成。报名采用网上缴费,网上缴费截止时间:3月7日19:00(报名期间每日23:00至次日1:00是银行对账时间,请勿在此期间缴费),缴费成功后,考生无法再进行补报、改报。报名网站不提供教材征订服务,考生可根据我院公布的教材版本自行购买。 三、新生照片上传 首次参加自考的新生(或更换考试地)需要通过报名系统上传照片,具体方法是:新生在报名网站首页注册后,获取准考证号,用准考证号登录报名系统,点击左侧菜单栏的“照片上传”,按要求上传规定格式的照片。上传的照片由各市教育考试机构(自考办)进行审核,照片审核通过后方可选择报考课程和缴费。数码照片规格见附件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 由于上传照片需要审核,建议新生在报名截止日前一天完成照片上传,上传后次日再次登录查询“照片审核结果”,审核不通过可再次上传直至审核通过。多次审核不通过的可联系报考所在市教育考试机构(联系方式见https://www.ahzsks.cn/gdjyzxks/contactus.htm)。未成功上传电子照片或照片审核不通过的考生,将无法完成报名。 四、特定考生报名 无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港澳台或境外人员等,首次报考时,须携带证件到报考所在地的市级教育考试机构注册,用注册后获得的准考证号在网上报名。有二代居民身份证件的,请直接在网上注册报名。 公安管理学专业本科是公安行业委托开考专业,考生应为我省在职人民警察或公安类院校公安专业学生。新生报考该专业时,须由单位开具介绍信并携带本人警官证、居民身份证到安徽公安职业学院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审核人将准考证号和专业进行绑定,已绑定专业的考生即可登录系统进行报考。报考该专业更多信息请咨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电话:0551-82283110;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黄麓科教园黄麓大道南段99号。 监狱服刑人员第一次报考前,须由监狱管理人员到所在地的市级教育考试机构集体注册,取得准考证号后再通过报名网站报名;已有准考证号的监狱服刑人员可以直接报名。 服刑期满获释人员若继续参加考试,请在报考前到所在地的市级教育考试机构更改考试地信息,然后再进行网上报名。 五、其他 如有重复性扣款或已缴费但报名未成功的情况,我院将在报名结束一个月左右集中处理退款。报名成功的考生,于考前3天开始,自行登录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期间考生可以下载当次报名费用的电子票据。 附件: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图像采集规范及信息标准 2.自考网上报名流程图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5年2月20日
[甘肃] 2024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公告
2024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公告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即将开放2024年冬季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功能,考生可在2月24日8:00至2月28日24:00,登录网站查询2024年冬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成绩说明 按照《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甘教基二〔2021〕4号)要求,考生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的形式呈现, 成绩按位次由高到低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B、C、D等级为合格,E等级为不合格。 二、查询方式 (一)成绩查询 考生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通过“信息查询-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24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在页面输入本人身份证号码及登录密码进入甘肃省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考生服务平台,选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点击“成绩查询”菜单,即显示本次考试等级成绩。缺考及违纪考生不显示成绩。 考生如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报名时绑定的微信进行登录,登录后,点击右上角“用户中心”进行密码修改。如因报名时未绑定微信或微信无法进行登录,考生可到报名学校或者报名点申请密码重置。 (二)成绩报告单查询 自3月6日起考生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通过“信息查询-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报告单开具”,输入本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查询已参加过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
[上海]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即将公布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将于2月24日起开通查询,届时考生可根据各招生单位官方网站公布的方式查询成绩(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见附件1)。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疑问,可申请成绩复核。全国统考科目(共25科)初试成绩复核可于2月24日(星期一)9:00至2月25日(星期二)16:00提交申请。考生届时可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点击进入首页“成绩查询”栏目,进行网上申请(不接受现场申请),具体申请流程见附件2。2月27日(星期四)10:00起,考生可登录该网站查询成绩复核结果。自命题科目成绩复核在各招生单位进行,复核的具体办法请咨询各招生单位或查看相关单位研究生招生主页。成绩复核只核查答题纸姓名、考生编号是否与考生本人对应,考生答卷有无漏评、漏阅,小题得分是否有加分错、登分错,各小题得分合成后是否与提供给考生的成绩一致,不重新评阅答卷。复核结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复核科目成绩总分。不得查阅答卷。 附件:1.招生单位咨询电话及官网一览表2.网上申请成绩复核操作步骤
[福建] 关于福建省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公布有关事宜的公告
根据教育部规定,福建省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4日下午15:00,由我省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向考生公布,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1.招生单位负责公布考生的初试成绩。报考我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招生单位公布的网站进行查询本人的初试成绩。 2.考生如对公布的本人成绩有异议,可根据招生单位官方网站发布的成绩复查要求向其提出复查申请,复查结果由招生单位通知考生本人。考生成绩复查的具体办法,详见考生所报考的招生单位发布的通知或公告。如有其他事宜,请考生咨询所报考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附件:福建省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咨询电话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25年2月19日 福建省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咨询电话 招生单位代码及名称 咨询电话 10384厦门大学 0592-2188888 10385华侨大学 0592-6161276 10386福州大学 0591-22865515 10388福建理工大学 0591-22863060 10389福建农林大学 0591-83789215 10390集美大学 0592-6181301 10392福建医科大学 0591-22862107 10393福建中医药大学 0591-22861321 10394福建师范大学 0591-22867434 10395闽江学院 0591-83760459 10397武夷学院 0599-5232386 10399泉州师范学院 0595-22918022 10402闽南师范大学 0596-2527801 11062厦门理工学院 0592-6291727 11311三明学院 0598-8390811 11312龙岩学院 0597-2799060 11498莆田学院 0594-2892089 80403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0592-2578369 85303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0592-2195225
[安徽]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停考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管理(本科)等4个专业的通知
皖招考〔2025〕2号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停考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管理(本科)等4个专业的通知 各市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有关主考学校、自考学习服务中心: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需求变化,针对部分自考专业报名人数逐年下降的实际,结合我省专业调整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停考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管理(本科)等4个专业,从2025年上半年起不再接纳新考生报名。现将停考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停考专业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代码120204)、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0903)、动画(本科,专业代码130310)、环境设计(本科,专业代码130503)。 二、上述4专业自2025年上半年起不再接受新考生报名。理论课程考试安排至2027年底,最后一批毕业资格审核应于2027年底前办理完毕。 三、2026年我省新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后至2027年底前,申请上述专业毕业的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新专业计划或老专业计划申请毕业。 四、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毕业的考生,可改报其他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代码及课程名称相同的已通过课程可继续使用。 五、请报考上述专业的考生根据规定的时间,做好自学考试的学习、考试和实践考核等环节的计划与安排,以便按期拿到毕业证书。 请各有关单位及时向社会及考生做好专业停考的解释宣传工作。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5年2月18日
[福建] 香港中文大学福建线上本科招生说明会
为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香港中文大学以及2025年在福建的招生政策,港中大将于2025年2月20日(周四)通过「腾讯会议」举行面向福建高考生的线上本科招生说明会。 届时,招生老师将会重点讲解香港中文大学的特色、优势;2025年招生政策及选课要求等备受关注的问题,并进行答疑,不容错过。 日期:2025年2月20日(周四) 时间:晚上7时正 直播平台:腾讯会议 请登入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dm/xBJDKe4iTMe7 会议号:358 820 233 线上说明会不设回放,敬请准时参与 香港中文大学:无需提前申请,高考后填志愿报读,免面试录取 大学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校园占地138.4公顷,是香港最宽广、最绿意盎然的校园。 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港中大现设有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共八所学院,以及一所研究院,提供七十多个本科主修课程和百多项的研究院课程,涵盖面极为广泛。 在校学生现有约三万多名。大学师生来自世界各地,多元共融;校友组织遍布全球,联系身在世界各地的毕业生。 港中大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办学使命,以「博文约礼」为校训,以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办学特色,宗旨是培育既具专精知识又有处世智慧的人才。而作为全国高校团队的一份子,港中大早在1998年就开始招收内地本科生,至今已录取逾六千名内地高考学生入读本科课程,一直努力为香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明日栋梁。 大类招生 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招收内地本科生,获国家教育部列为提前批次。 采取「大类招生」模式,分设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个大类,涵盖八所学院、七十多个主修专业;另有「本科入学奖学金类」给予优秀考生填报。 考生在填报香港中文大学时,亦可填报其他本科一批/本科批的内地高校,并无任何冲突。 若考生于提前批录取时因名额所限未能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仍有机会在本科一批/本科批录取时获其他高校考虑。 书院制度 书院制是港中大的特色,在香港独一无二。 现有九所成员书院与大学相辅相成,提供超过九千个宿位,以及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和关顾辅导,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凝聚学生的归属感。 每位全日制本科生均分别隶属于其中一所书院,大学优先会向拟于校内居住之非本地学生提供校内住宿。 交流计划 港中大不断发展及保持与海内外大学、研究中心、学术机构、政府机构及各国高等学府协会之学术交流及研究合作计划,并与亚洲、澳洲、欧洲及美洲三十 五个国家/地区的二百八十多所高等院校订立伙伴协议。
[福建] 福建省2025年1月高中学考成绩公布公告
2025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已公布。请考生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eeafj.cn)“数字服务大厅----高中学考”栏目中的“高中学考成绩查询”进行查询。 考生遗忘登录密码,在校生向就读学校申请重置密码后再登录;社会生向报考所在地县(区)考办申请重置密码后再登录。 考生若对本人考试成绩有异议的,可在成绩公布后1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申请复核成绩。 特此公告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25年2月17日
共 6379 条/319页
3
4
5
6
7
8
9
10
11
地区搜索
全部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