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总的来说,艺术是人类自画像的再现,其展示的不仅是面部等外在的东西,而是人类的内在。
——亚历山大·舒曼
艺术的发展,又是人类意识发展的记录,我们在其中又应和上自我的发展,似乎每一步进程我们都可以自问:
“我是身在此处么?”
“我正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么?”
“那下一步我会去向何方,又应该向哪里去呢?”
在19世纪和20世纪前期,
所有的艺术世界都认为
不要去看古罗马艺术,
那些只是“愚蠢”的模仿
没有任何价值,
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当下所处的阶段,是否如古罗马艺术一般,被定义为了“毫无变化的重复”“愚蠢的模仿”,还是其中有我们看不到的,生命内自发的新变化、新品质?
同样是肖像雕塑,古希腊(左图)与古罗马(右图)有何异同?
试着去模仿两者的神态、头的朝向,跨越时空,你可以感知到什么?
同样是分离的主题,为何在人类初期意识到大地的存在,与外界世界分离时所做的陶罐(左图),显得有点好奇,有点害羞?
古罗马时代的少年(右图),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人的区别与分离,却是满满的悲伤?
同样举起的手臂,轻抬的脚,却表达出了怎样不同的沉默?
古希腊神庙(上图)中的保护环绕,又通过哪些部分的变化,在古罗马的神庙(下图)中呈现出了主宰的姿态?
西方人常说:“在大地上的每个人”。
中国人却会反过来说:“天底下的每个人”。
试着感受这样不同的表述,他们有何不同?
透过下面我国传统艺术,你能品出哪些不同感觉?
同样是周围建筑面向中心而建,古中国的建筑(上图)给人一种“在天底下”的感觉,而古罗马的建筑(下图)却给人“在大地之下”的感觉。
在杭州的净慈寺里看到的佛像,为何与我们印象中的如何不同?面部也不是中国人的长相?
你是否也同样对这些问题都充满了好奇?
你是否想要了解在古罗马模仿希腊艺术之后,发展出来哪些自身特有的特质?
你是否想看看一个欧洲人如何用“新鲜的眼光”看待中国艺术?
当艺术品只是放在博物馆,或者拍成照片供我们欣赏时,它们只是一件过去的物品。
当我们深入其中,跟随亚师看出了造物者的心思,艺术品,充满生机地在与我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艺术作品,正暗藏着人类历史长河里,人的意识的发展演变,这里你可以窥见不同时期人们的向往、生命追求。也窥见少年有了自我后的分离感、孤独感,坚定目光背后的自我意志力量等。
课程大纲
系列二:古罗马&古中国艺术
共11集(约260分钟)
标题及更新顺序根据情况可能略有调整,以实际更新为准。
01
透过艺术史探寻人类意识发展
回到自我中心
艺术的发展不仅是与政治、社会发展相关,更重要的与人的内在探索息息相关,亚师是从对人类意识的发展变化为主线,梳理艺术的发展脉络,这与我们自身、对生命力产生了更深的链接。
“之前也听过别的艺术史,好像缺少了人类内在自我探索的关联,亚师从人自身的角度是吸引我的地方。”
亚师自身的沉淀功底深厚
独有的教学方式
看看下面来自学员的听课感悟:
老师的品质杠杠的!!
“老师很敏锐,经他带着恰如其分的声调、手势和表情的引领,理解容易了。”
生动的、能与生命连接起来的赏析方式!!
“老师讲一个陶罐子很有趣!他说罐子有点害羞,对这个世界不太确认,觉得这个世界有点奇怪。立即就觉得这个可爱的罐子有了生命,好生动。
艺术作品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是因为艺术确认了我们自身的存在。”
03
调动内在感受的艺术鉴赏方式
在艺术欣赏中,重要的是“这件作品哪里引起了我的兴趣与喜爱”,在欣赏的时候,我自己内在的感受是怎样的。
亚师在课程过程中介绍了很多方法,比如说:
(1)先去看作品的主题,再看这个主题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2)通过自己去模仿雕塑作品的姿势,来寻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找雕塑作品的中心以及力量的边界来看艺术作品的区别与变化;等等。
04
全局式对比不同时期作品
看见作品的转变及背后人类意识的发展
亚师的讲解中非常善用对比,每出现一个新的特质与发展,总能与之前介绍过的作品进行对比,使得这种变化更加清楚,听众也更容易理解。
05
潜移默化打开你的感知力和观察力
通过学习亚师的课程,可以提升自己的感知力和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去感受、去观察、去识别发生在我们自身及周围的事情,也让我们拥有开放的品质,去了解自己以及别人(孩子)的需求。
上下滑动查看
适合人群
对艺术的发展脉络感兴趣
对人类意识发展充满好奇
希望了解人的本质,喜欢进行自我探索
想给孩子美育教育
正在或将要实践华德福教育
美术艺术专业,想要拓宽视角
对东西方文化和精神的融合有追求
繁忙焦虑,只想获得片刻的平静
导师简介
Alexander Schaumann
亚历山大·舒曼
德国的著名人智学家和画家,在欧洲教授绘画历史和人智学多年。
父母为资深人智学者,从小受到耳濡目染,研究人智学。
就读于华德福学校,十几岁就开始学习自然观察,后从事艺术工作,在歌德观察及绘画艺术上具有极高造诣。
擅长以浅显易懂且简约的语言和图景化案例,阐述深奥的人类本质,被学员尊称为亚师,深受大家的爱戴。
前歌德大殿杂志主编、德国人智学协会主席马丁·巴科夫评论说:“亚历山大·舒曼是欧洲人智学领域讲授艺术史的不二人选”。
特邀翻译
杨莹
毕业于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圣彼得堡Andrej Bely学校学习优律司美并毕业,2020至今在北京同心源学校担任优律司美老师。翻译课程包括:人智学基础、歌德观察、华德福高中教育、人智医学、自传课程、各种艺术培训(戏剧、水彩、泥塑、优律司美等)。
2014年至今为亚师做翻译,对亚师老师的课程熟稔在心。
笔译作品:太阳那爱的光芒,华德福学校的家长参与,华德福家长的自白书,以孩子的方式帮助他(去听,你就能听到)等。
课程费用
【单个系列价格】
原价:1298元
拼团价:1048元
首期特惠早鸟拼团价:648元
更新&共学安排
课程更新完毕,报名成功即可收听全部内容。
退费及相关版权问题
A:网络课程不设退款机制,请慎重抉择后再付费报名,感恩理解。因涉及知识产权,您购买的所有『天使在线』主办的课程,仅供购买者本人学习使用,未经授权,不可将账号借与他人或与他人共用;未经许可,也不可以任何方式让未报名者参与(包括但不限于现场/远程集体共同收听)。任何学校/机构用一个账号购买课程提供给内部多个成员使用,未以学校/机构名义向『天使在线』申请且获充分授权,则被视为侵权行为。课程音/视频文件,未经许可,严禁转录、下载或私自转换为文字等方式来传播。如发现以上任一侵权行为,将停止所涉账号的全部课程的听课资格并不予退款,并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欢迎分享您在课程中的感悟和『天使在线』公开分享的信息,感谢可以注明来源:如来自『天使在线』xx老师的xx课程。
课程目录(13)
-
答疑| 欣赏艺术与自己孩子之间的关系?人智学艺术史@亚历山大·舒曼 图文
-
中国建筑|充满天空品质的天安门广场(试看) 视频
-
1.罗马雕塑对比希腊: 转化出两个品质 视频
-
2.罗马雕塑艺术经典时期: 发展出了真正的自我 视频
-
4.罗马艺术里的内部空间: 神来到了人的内心 视频
-
3.罗马建筑: 强调“我”是世界的主宰和中心 视频
-
5.古罗马浮雕: 不再执着于个人的感受 视频
-
6.中国古典建筑: 人矗立于天地之间 视频
-
7.中国古典寺庙: 接收、回忆上天的讯息 视频
-
8.中国器皿: 中国艺术发展的连续性与变化 视频
-
9.寻找器皿的重心和力量的边界 视频
-
10.中国艺术中的人形塑造: 流动的生命 视频
-
11.佛造像的起源和表达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