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儿童发展心理学(psychology of child development),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人类个体在儿童期(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儿童年龄阶段通常划分为:乳儿期(出生至 1 岁),婴儿期(1 岁~3 岁),幼儿期(三岁至六七岁),童年期(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少年期(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青年初期(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奠基人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赖尔于 1882 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率先用较为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著作,是其诞生的标志。
家长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做父母的有责任抚养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仅要重视给孩子必要的物质营养,而且要重视给孩子合理的“精神食粮”。
因为孩子生下来就象一块原材料一样,需要进行精雕细刻,合理加工,才能使孩子成为父母所期望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儿童是培养人的工作,只有按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办事。才能更科学、更迅速地培养人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心理不仅有规律地、按顺序地发展着,而且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还有“关键期”的问题。
所谓“关键期”,就是说儿童在某一特定年龄时期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或者说是儿童心理在某些方面发展最快速。例如:三岁前是语言和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四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五岁至五岁半是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三岁至八岁学习外语最好。而音乐才能必须从三、五岁开始培养等等。如果在关键期对儿童适时地进行教育和培养,在智力开发上将取得最佳效果,如果错过“关键期”,则事倍功半,甚至机能减退。
尤其在疫情期间,幼儿园及儿童教育机构不能开学,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更需要学习
课程体系
第一课:幼儿期生理发展特征
第二课:幼儿期心理古典游戏理论
第三课:幼儿期心理现代 游戏理论
第四课:幼儿期心理感知觉(上)
第五课:幼儿期心理感知觉(下)
第六课:幼儿期的心理记忆
第七课:幼儿期心理思维——皮亚杰
第八课:幼儿期的心理想象
第九课:幼儿期心理言语的发展
第十课:幼儿期心理发展——埃里克森
第十一课:幼儿期心理个性
第十二课:幼儿期心理自我意识
第十三课:幼儿期心理需求
第十四课:幼儿期心理气质与性格特点
第十五课:幼儿期的情绪
第十六课:幼儿期心理社会化与亲子关系
第十七课:幼儿期心理同伴性别角色攻击性发展
讲师 介绍
王 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心理咨询师,艺术疗愈师,
天鹅座儿童情智研究院院长,
知乎快闪课堂签约讲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天津法制心理学会会员,
学习能力指导师,
沙盘游戏治疗师,
中国商业联合会“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发组组长
拥有系统精神分析,存在主义团体治疗,家庭治疗,绘画及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治疗受训背景。
继承及研发表达性艺术疗育技术四百余种,长期在全国各地开设绘画心理及表达性艺术治疗课程,多家教育机构心理学顾问。
授课照片
课程目录(17)
-
17,幼儿期心理同伴性别角色攻击性发展 视频
-
16,幼儿期心理社会化与亲子关系 视频
-
15,幼儿期的情绪 视频
-
14,幼儿期心理气质与性格特点 视频
-
13,儿期心理需求 视频
-
12,幼儿期心理自我意识 视频
-
11,幼儿期心理个性 视频
-
10,幼儿期心理发展——埃里克森 视频
-
9,幼儿期心理言语的发展 视频
-
8,幼儿期的心理想象 视频
-
7,幼儿期心理思维——皮亚杰 视频
-
6,幼儿期的心理记忆 视频
-
5,幼儿期心理感知觉(下) 视频
-
4,幼儿期心理感知觉(上) 视频
-
3,幼儿期心理现代游戏理论 视频
-
2,幼儿期心理古典游戏理论 视频
-
1,幼儿期生理发展特征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