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前言
家长能否善待孩子、科学育儿,
不仅仅是认知和意愿的问题,
更在于其消化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如何。
这种实打实的能力,不是听听课,
看看书就能获得。
必须要通过一些专业的指引,
在压力中训练出来。

30%以上的中学生确诊抑郁症
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有3.4亿,其中30%的初中生,以及40%的高中生都被检出患有抑郁症。这是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数字。
此前,安徽医科大学的调查发现,安徽农村地区的1万多位中学生中,22%以上有自伤行为。在四川等地,中学生自伤的比率在30%以上。

去年底,通过的中国首部《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家长要科学育儿。

科学育儿的前提
是父母在精神上已长大成人
科学育儿很重要。
但如果仅仅把焦点放在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身上,
可能会适得其反。
善待孩子前,先善待自己
父母不可能越过自己,去善待孩子。
换句话说,
一个人没跟自己搞好关系之前,
不可能跟他人搞好关系。
而跟自己搞好关系的前提是,
能跟自己的情绪搞好关系,
能看见和尊重自己生命体验。
世代以来,
人们已习惯性地将自己、也将孩子物化。
物化成为一个个追求“成功”与
“美好未来”的工具。
在物质层面收获丰厚,
却不断远离生命的根本。
从内在幸福家庭和谐的角度来说,
父母们需要重新去认识生命本身。
学习从根本上去哺育这生命之树,
而不是一路拨苗助长,逼着小树结大果子。

在心理上自育内在小孩
精神层面,大部分家长们
心中依然藏着一个待哺的孩子。
这是这个时代共同的痛。
关系紧张的家庭,
看上去是父母孩子在起冲突,
其实是几个“孩子”在“打群架”
比如当父母问孩子:
我对你这么好,以后你要怎么孝敬我啊?
看上去是在教孩子如何回报
真相可能是父母内在有乏感的“孩子”,
在跟自己的孩子争宠一
所以对父母或者教师来说,
实施依法育儿的第一步,
不是教育和批判,而是看见和关怀。

家长要训练化解情绪的能力
家长能否善待孩子、科学育儿
不仅仅是认知和意愿的问题,
更关键的,
在于其消化情绪和压力的能力如何
真的有了内功,困难当前才能不冲动。
否则学得再多,也不过是沙滩上写字,
情绪的洪水一来,就会全部冲培。
而这种实打实的能力,
不是听听课,看看书就能获得。
必须要通过一些专业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在压力中训练出来
所以,在自身没有成长起来之前,
要让父母“科学育儿”,会适得其反
徒增父母或者教师对自身的批判与挫败感,
而最终这些压力,
仍然会加倍转移到孩子身上。
我们为那些愿意在心理层面,
耐心陪伴自已成长的家长,教师,
提供一些实打实的自我养育和成长的知识
同时训练在生活中化解情绪和压力的能力

针对人群
● 愿意在心理层面,耐心陪伴自已成长的家长、教师
● 尤其适合正在面对12-18岁青少年的家长、教师
● 希望在心理层面自我抚育(疗愈),向内扎根的成人
● 正念习练者
课程目标
学会在生活中自我觉察、自我关怀
初识情绪的运行规律,学会疏通困难情绪
初识生命之根本,学习归根固本之道
认识自身的资源,并连接外在的资源和力量
破除限制性思维,拥有更大的胸怀和格局,来看待人生的起伏
强健心力,构建内在支持系统
在跟自己搞好关系的基础上,跟他人搞好关系
课程目录
开篇 | 依道而行,方得心安 | |
第01讲 | 您需要的不是批判与改造,而是自我关怀 |
第02讲 | 抗拒风雨,就会被反复困在风雨里 |
第03讲 | 自育第一步:从应激反应模式回到存在模式 |
第04讲 | 自育第二步:认识生命之根 |
第05讲 | 自育第三步:让内在的孩子,有家可归 |
第06讲 | 成为自己情绪的第一责任人 |
第07讲 | 留神!这两种思维模式 |
第08讲 | 对孩子的过度管控,是在逃离自己 |
第09讲 | 担心未来,是因为当下没有站稳 |
第10讲 | 成人礼:领悟《大学之道》 |
练习说明 | 带着好奇,去看看自己是怎么活着的 | |
第01讲 | 惊恐下的自我陪伴 |
第02讲 | 在行走中感受大地的支持 |
第03讲 | 身体感知练习 |
第04讲 | 日常聚神练习:事事过心 |
第05讲 | 疏通情绪淤堵 |
课程及练习带领者

周琼
● 渡过签约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
● 中国传统心学应用体系研发者
● 英国牛津大学正念认知疗法师资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整合内观及心理学方法,陪伴个体来访者及团体成员,探索内心、回归自性
● 参加密集内观禅修超过6000小时,心理咨询个案超过2000小时,带领正念或静观练习数百场,其原创研发的正念课程已有80余万人次练习使用
● 包括处理心理创伤、面对情绪障碍、自我认知、人生意义缺失感、自我虚弱感、恐惧感、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等议题。亦协助正念/静观/禅修习练者面对习练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
其它须知
1、点击文末进行购买。
2、本专栏为虚拟内容服务产品,一经订阅、无法退订、转让,敬请理解;
3、本公告相关事项解释权归“渡过”所有。
课程目录(17)
-
开篇|依道而行,方得心安 音频
-
第1讲|您需要的不是自我批判,而是自我关怀 音频
-
第2讲|抗拒风雨,就会被反复困在风雨里 音频
-
第3讲|自育第一步:从应激反应模式,回到存在模式 音频
-
第4讲|自育第二步:认识生命之根 音频
-
第5讲 | 自育第三步:让内在的孩子,有家可归 音频
-
第6讲|成为自己情绪的第一责任人 音频
-
第7讲|留神!这两种思维模式 音频
-
第8讲|对孩子的过度管控,是在逃离自己 音频
-
第9讲|担心未来,是因为当下没有站稳 音频
-
第10讲|成人礼:领悟《大学之道》 音频
-
练习说明 | 带着好奇,去看看自己是怎么活着的 音频
-
练习1|在呼吸中连接天地能量 音频
-
练习2|在行走中感受大地的支持 音频
-
练习3|身体感应力练习 音频
-
练习4|疏通情绪瘀堵 音频
-
练习5 |日常聚神练习:事事过心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