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大学》通义导读 专栏

《大学》通义导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575
100
通通好课店铺 手机访问店铺
获取更多优惠

课程详情

《大学》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一篇论述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文章,全文虽然仅有1700余字,但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南宋朱子作《大学章句》,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代以后,《大学章句》成为学官的教科书和科考必读之书,对中国古代政治和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所提出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身是安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齐家与平治天下和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通义导读


本课程共20讲。以《十三经注疏》作为核心研修文献。并结合其他经学史学文献内容,在音义、义理、考据等方面精心校对,力求更好的展现《大学》的内涵和精神。同时将朱子之《大学章句》作为参考,如此义理或可更为通达,故课程名之“通义”。

一、课程大纲

第一节:《大学》概述

第二节:原文诵读

第三节:《大学章句》序

第四节:主要内容

第五节:三纲领

第六节:七证之道

第七节:八条目

第八节:君子慎独

第九节:修身以平治

第十节:明德自新

第十一节:知止化民

第十二节:正心之法

第十三节:修身之法

第十四节:齐家之法

第十五节:平治之法——絜矩之道(上)

第十六节:平治之法——絜矩之道(下)

第十七节:平治之法——德本财末

第十八节:平治之法——进贤黜恶

第十九节:平治之法——丰足财物(上)

第二十节:平治之法——丰足财物(下

二、注疏作者:

1、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师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遍注群经,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2、孔颖达,冀州衡水(今河北省衡水市)人。唐初经学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孔子第31世孙。奉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了诸多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

三、主讲:袁立君 

《大学》通义导读

袁立君,山东临淄人。正心国学院院长、齐鲁文化之星、国学教育名师。十余年来研究整理经学、史学文献资料已近500万字。课程义理通达、考据严谨、经史合参、古今融合。2020年之后其所主编的《中国历代名门家训精华教育读本》先后被山东省教育厅、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全国精品课程,影响力遍及全国近30个省市。



课程目录(20)

  • 第一节: 《大学》的两个历史版本 第一节: 《大学》的两个历史版本 视频
  • 第二节:原文诵读 第二节:原文诵读 视频
  • 第三节:朱子《大学章句·序》 第三节:朱子《大学章句·序》 视频
  • 第四节:主要内容 第四节:主要内容 视频
  • 第五节:三纲领 第五节:三纲领 视频
  • 第六节:七证之道 第六节:七证之道 视频
  • 第七节:八条目 第七节:八条目 视频
  • 第八节:诚意慎独 第八节:诚意慎独 视频
  • 第九节:修身以平治 第九节:修身以平治 视频
  • 第十节:明德自新 第十节:明德自新 视频
  • 第十一节:知其所止 第十一节:知其所止 视频
  • 第十二节:正心之法 第十二节:正心之法 视频
  • 第十三节:修身之法 第十三节:修身之法 视频
  • 第十四节:齐家之法 第十四节:齐家之法 视频
  • 第十五节:挈矩之道(上) 第十五节:挈矩之道(上) 视频
  • 第十六节:絜矩之道(下) 第十六节:絜矩之道(下) 视频
  • 第十七节:德本财末 第十七节:德本财末 视频
  • 第十八节:进贤黜恶 第十八节:进贤黜恶 视频
  • 第十九节:丰足财物(上) 第十九节:丰足财物(上) 视频
  • 第二十节:丰足财物(下) 第二十节:丰足财物(下)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