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新疆舞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古典舞《魅力西域》 专栏

新疆舞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古典舞《魅力西域》

维吾尔族达斯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维吾尔族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弹唱曲种。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叙事长诗,其篇幅较长,常有完整的故事和贯穿的人物。它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音乐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 [1] 。 2008年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的“维吾尔族达斯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Ⅰ-71。 [2]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获得维吾尔族达斯坦项目保护
舞蹈
299
立即购买 领券立享 9 折
通通好课店铺 手机访问店铺
获取更多优惠

课程详情

新疆舞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古典舞《魅力西域》

简介

达斯坦的原意为叙事长诗,用古老的“木卡姆”(大型套曲)的选段或其他民间曲调演唱,说唱完整的故事,篇幅较长。音乐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公元3世纪至7世纪维族民间就流传过一部叫作《阿里甫·埃尔吐额阿》的达斯坦作品,歌唱人民英雄埃尔吐额阿。此外,还有《艾里甫与赛乃姆》等多部描写爱情的作品。达斯坦在维族人民中间代代广泛流传,著名的赞颂英雄人物的达斯坦有《玉素甫·艾卖提》和《阿不都热合曼汗·霍加》,以及歌唱民族英雄弹唱艺人斯依提的《好汉斯依提》等,讽刺性的达斯坦名作有19世纪的维族诗人艾合卖提夏·卡尔卡希创作的《问候》。新疆境内的柯尔克孜族著名的英雄史诗《玛纳斯》,也是用达斯坦的形式演出并流传的。相传斯依提是达斯坦弹唱最为著名的艺人。他的事迹被编成达斯坦节目演唱,名为《好汉斯依提》。



艺术
特色

“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的一种曲艺形式。“达斯坦”为维语,意为“叙事长诗”。作为曲种的达斯坦,是以说唱长篇韵文故事为基本特征的。“叙事长诗”所以成为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是由于维吾尔族借用本民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古老的“木卡姆”中的曲调选段来歌唱表演的。相传早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生活在中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中,就流传过一部名为《阿里甫·埃尔杜额阿》的达斯坦节目,表现的是本民族英雄埃尔杜额阿的英雄事迹。从此表现英雄人物成为达斯坦说唱的一个传统。

达斯坦表演时,由一至三人演出,其中主演者手持民族乐器热瓦甫或都它尔、弹拨尔、沙塔尔等自弹自拉自演。其它演员则分持手鼓或石片等击节演唱。演出的场所也很灵活,集市、茶馆、宴会上均可表演。



流传
地区

维吾尔族的弹唱艺术流行于南疆的喀什、和田、阿图什、阿克苏、刀郎、库车和东疆的哈密、吐鲁番以及北疆的伊犁等地区。达斯坦由1人至3人演唱,主演者手持热瓦甫或都它尔、弹拨尔、沙塔尔自弹(拉)自唱。助演者或持上述乐器伴奏,或持手鼓、石片等打击乐器击节,或不持乐器帮腔助唱。演出场所遍及集市、茶馆,宴会上也可说唱。维吾尔族弹唱的唱词有多种形式。达斯坦的唱词为多段体分节歌式。一部达斯坦作品包括十几首至几十首唱词,每首唱词又分几段至十几段,每段句数根据文体各异。如古典达斯坦中的“穆斯塔扎特”每段两句,“艾在尔”每段4句,“莫亥麦斯”每段5句,等等。在同一段唱词中,每句的音节数相同,分别为7至16节。达斯坦唱词散韵结合,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善于穿插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宗教经典。其音乐特色是曲调富有变化,节奏多样,结构严谨,词曲结合紧密,主题鲜明。

新疆和田当地的民间艺人“达斯坦奇”。这些达斯坦奇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看到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尽力搜集他们演唱的所有达斯坦(叙事诗),以免失传。





维吾
尔族达斯坦


维吾尔族达斯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维吾尔族达斯坦是维吾尔族弹唱曲种。是一种有说有唱的叙事长诗,其篇幅较长,常有完整的故事和贯穿的人物。它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 音乐具有叙事性和抒情性



2008年6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的“维吾尔族达斯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为Ⅰ-7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获得维吾尔族达斯坦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历史
渊源

“达斯坦”是新疆维吾尔族历史悠久的一种曲艺形式。“达斯坦”为维语,意为“叙事长诗”。作为曲种的达斯坦,是以说唱长篇韵文故事为基本特征的。“叙事长诗”所以成为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是由于维吾尔族借用本民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古老的“木卡姆”中的曲调选段来歌唱表演的。

相传早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生活在中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中,就流传过一部名为《阿里甫·埃尔杜额阿》的达斯坦节目,表现的是本民族英雄埃尔杜额阿的英雄事迹。从此表现英雄人物成为达斯坦说唱的一个传统。



文化
特征
表现
形式

达斯坦表演时,由一至三人演出,其中主演者手持民族乐器热瓦甫或都它尔、弹拨尔、沙塔尔等自弹自拉自演。其它演员则分持手鼓或石片等击节演唱。演出的场所也很灵活,集市、茶馆、宴会上均可表演。据说新疆境内的柯尔克孜族著名的英雄史诗《玛纳斯》,也是用达斯坦的形式演出并流传的。相传斯依提是达斯坦弹唱最为著名的艺人。他的事迹被编成达斯坦节目演唱,名为《好汉斯依提》。


内容
特色

维吾尔族达斯坦所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爱情故事等,它在反映劳动人们历史、现实生活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审美价值和哲学思想。根据维吾尔族达斯坦的内容和形式,分成为英雄达斯坦、爱情达斯坦、历史达斯坦和江那麦(宗教达斯坦)。


传承
保护
传承
现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京发布全国第一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称,我国民间文学保护存在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各级名录缺乏认定标准、联合申报难、知识产权保护难等尴尬。 “非遗”传承人均年龄超过70岁。

尤其是传承人老龄化和各级名录缺乏认定标准两大问题尤为突出。 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最年长的是“维吾尔族达斯坦”项目的夏赫.买买提,他已经101岁。


传承
价值

维吾尔族达斯坦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目前虽然已搜集了一定数量的达斯坦,但搜集尚不完整,而且对其说唱表演艺术研究的研究也较缺乏。达斯坦奇(民间叙事表演艺人)的表演内容、表演技巧、表演特色是维吾尔族达斯坦的活形态,也是维吾尔族达斯坦的魅力所在。因此对维吾尔族达斯坦的文本,特别是对其表演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传承人物


夏赫·买买提

,男,1908年出生。2008年,夏赫·买买提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项目名称:维吾尔族达斯坦。

乌布
力艾散·麦麦提

,男,1954年7月出生。2008年,乌布力艾散·麦麦提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报。项目名称:维吾尔族达斯坦。


传承
保护

维吾尔族达斯坦以民间叙事表演艺人(达斯坦奇meddah)的说唱形式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因此,达斯坦奇在维吾尔族达斯坦的创造、流传与保存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达斯坦奇是有一定的艺术才能的民间艺人,首先他们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认真学习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题材的故事,并且掌握了简洁、形象、精炼的民间语言,能够深刻而且生动地叙述其作品。其次,大部分达斯坦奇擅长音乐艺术。维吾尔族达斯坦的散文部分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叙述,而韵文部分则以歌曲的形式叙述,所以作为达斯坦奇不仅要熟记达斯坦的文本,而且还要掌握达斯坦的曲调。可以说达斯坦奇还是民间乐手,他们熟练掌握民间音乐并演奏不同乐器。再次,达斯坦奇就像戏剧演员一样擅长表演艺术,他们的表演根据达斯坦中人物的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以及性格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面部表情和手势也随之而变化,以不同的音韵和声腔绘声绘色地描述达斯坦的内容。

社会
影响
荣誉
表彰

2008年6月16日,维吾尔族达斯坦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重要
活动

2015年1月,墨玉县在城东的墨玉大巴扎上举办了巴扎日文化周活动中《维吾尔族达斯坦》被编成歌曲的形式进行表演。


主要
曲目

《库尔班纳玛》(“牺牲或献身礼赞书”)、《依帕尔纳玛》(“关于开斋的故事”)和《伊玛目霍赛因》等等。他善于演唱《阿布都热合曼汗·和卓》、《斯依提诺奇》和《艾拜都拉汗》等达斯坦,并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环境演唱不同的达斯坦。比如说,在婚礼时,演唱《尼卡纳玛》(婚礼歌),在麻扎(陵墓)集会时,演唱《伊玛目霍赛因》,在斋月期间,演唱《依帕尔纳玛》等达斯坦。





课程目录(8)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8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8节 视频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7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7节 视频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6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6节 视频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5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5节 视频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4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4节 视频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三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三节 视频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2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2节 视频
  •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一节 维吾尔族舞蹈木卡姆达斯坦《魅力西域》第一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