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简介
公元960年初,后周禁军统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宋朝建立。
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也非常重要的朝代。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历史进入了宋朝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
法国学者谢和耐断定,在宋朝尤其是在13世纪,透出了中国的近代曙光。
宋的建立绝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建立,而对帝国的统治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
宋是一个高度儒家化的时代。从10世纪唐代后期到宋帝国早期,中国发生的转变标志着中华帝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断裂——北方士族靠着谱牒的政治优势而形成的“旧世界”,在延续了几百年后最终在880—960年间的混乱和内战中消失了;随着士族的衰亡和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旧的治国之道被遗落。士大夫阶级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
宋代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进化出完整的哲学体系与行为准则。一是儒家式统治。科举就考儒学,儒学成为仕途的唯一上升通道。门第辉煌不再,统治依靠的儒学理论,皇帝加士族构成的社会上层转变为皇帝加士大夫模式。宋朝不杀文人士大夫,是读书人最向往的朝代。二是儒家式风气。儒家价值覆盖社会各个角落,有礼仪和社会风气的养成,也有极端化的“孝”,以及缠足等陋习。三是儒家式外交。国际关系方面,宋代倾向于和平,与辽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共处。北宋有澶渊之盟,南宋有绍兴和议。
儒家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整个宋代,刻画着大宋的精神面貌。
这十讲课,将是一次重回宋朝的文化之旅。希望通过这十讲,我们可以一起重新推开宋朝大门,感受到其中的文学召引和美学启示,完成属于阅读者们独一无二的宋朝文化之旅。当你听完了这十讲,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或许会产生新的理解和感悟。
课程目录
第一讲:王朝的建立与宋所处的外部环境
第二讲:宋的政治制度
第三讲:从王安石变法到北宋灭亡
第四讲:风流南宋
第五讲:宋代的宗教
第六讲:科举的鼎盛时代
第七讲:宋的礼仪制度与社会生活
第八讲:宋代的诗词与绘画
第九讲:宋代的经济社会
第十讲:汴梁,临安
参考书目
作者: [德] 迪特·库恩 译者: 李文锋
出版社: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0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四卷。从10世纪唐代后期到宋帝国早期,中国发生的转变标志着中华帝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断裂——北方士族靠着谱牒的政治优势而形成的“旧世界”,在延续了几百年后最终在880—960年间的混乱和内战中消失了;随着士族的衰亡和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旧的治国之道被遗落。士大夫阶级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界定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
主讲人简介
远方
知无知历史学读书会带读人。八零后,青年文化学者、志愿者,金庸武侠迷,渔樵谈笑江湖梦,愿做南山一书生。喜欢读书,有些理想主义,热心公益,曾长期从事支教服务,愿在喧哗浮躁的时代里一起寻找我们生命里安静的天空。
知无知历史读书会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用历史连接过去与现在,让历史启迪当下和未来。大历史观,小坐标点,从地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切入,多元视角解读经典文本,观点交流碰撞思想火花,意见平衡构建共识平台,有乐有味有色彩,有趣有料有深度,以阅读触摸有温度的历史。
阅读经典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历史学读书会,我们一起构筑找寻同道的平台。在这里,快乐读书是我们的第一追求,每位参与者都是主人翁,都是“燃灯者”。
这里,温馨·深入·经典·持续
在这里,交高朋,寻益友,慕贤师。
在这里,表见解,汲菁华,去无知。
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有多深,
我们对未来就能看多远,
我们邀请热爱读书、热爱历史的你,
一起荡舟历史长河,阅读经典文本,感受历史之趣。
听,历史述说它背后的故事;
探,历史沉淀它往替的兴衰;
寻,历史散发它独有的魅力。
课程目录(10)
-
宋史十讲之第十讲:遥望中原 音频
-
历史学读书会 | 宋史十讲第九讲:宋代的诗词绘画(续) 音频
-
历史学读书会 | 宋史十讲第八讲:宋代的诗词绘画 音频
-
宋史十讲第七讲:宋代的社会生活 音频
-
宋史十讲第六讲:科举的鼎盛时代 音频
-
宋史十讲 | 第五讲:风流南宋 音频
-
宋史十讲 | 第四讲:衣冠南渡 音频
-
宋史十讲| 第三讲:王安石变法 音频
-
宋史十讲 | 第二讲:宋的政治制度 音频
-
宋史十讲 | 第一讲:王朝的建立及宋所处的外部环境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