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问谈知无知 | 时光之道:关于生命与教育的对话
主题阐述
干国祥,从教三十年,第一个十年他逃避教育的规训,但逃避是积极的姿态,他在逃避中寻找真正的自由;第二个十年他疯狂投入教学一线,埋头苦干,左右突围,以实践自由的真谛;第三个十年他潜心研发课程体系,会通古今中西,功不唐捐,全人之美的教育理念落地开花,但他仍然在路上,在审视自由,在开拓新的自由……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此乃干国祥的时光之道,也是他的教育大道。
干国祥说:“年岁渐长,方觉知生命之意义并非时间断肠,而乃是当下成全;方觉知时间乃是属于人特有的心理属性,超越时间,需要的并非灵丹妙药,而是在自家心理开一处天眼,转一个视角。”
关于生命与教育的这场对话,就从对时光的领悟开始。时间的温情和荣耀,往往是基于事后的追忆。其实,时间在更多的时候,展现的是其残酷无情的一面,“岁月是把杀猪刀”,这就是时光的真相。所以,那些仍然在路上,怀着赤子之心,迎着风霜刀剑而行走的人,在根本的存在论的意义上,仍然是幸运的。
对于知无知的创始人谌洪果来说,时间实在充满魔幻的色彩。一切都是短暂的,一切却又必在时间中积淀。只有通过时间,生命才能进入永恒的道。他的心早已超越当下的时代,但他还在这个时代承受时间的洗礼。对于他而言,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时间开始了”,而是“时间千万不要中断”。
所以,这场对话,是谌洪果向干国祥的又一次求道的学习,来吧,让我们接受时间的教育。
知无知大讲堂|周濂:愤恨与正义暨《打开》新书签售会
主题阐述
知无知大讲堂|景凯旋:昆德拉的三个审视
主题阐述
知无知年度巨献|陈浩武:百年沧桑石门坎
主题阐述
我们的石门坎公益,是从两个维度来开展:第一个维度,我们叫“具象的石门坎”,所谓具象的石门坎,就是我们在石门坎这个地方,川滇黔地区,乌蒙山区,我们来做支教,培训志愿者,做免费午餐,给他们筹集寒衣,给他们提供体育设施、书籍等等。
具象的石门坎
另外一个维度,我们称为“精神的石门坎”。精神的石门坎不像具象的石门坎,具象的石门坎在贵州,在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而精神的石门坎在中国的全国各地,甚至跨越国际。这个精神的石门坎就包括召开柏格理精神研讨会,颁发柏格理园丁奖,出版柏格理的书籍,成立出版基金来出版和石门坎文化相关的、和传教士相关的历史书籍,以及组织一些相应的学术活动。
精神的石门坎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
有人嘲笑我们,说石门坎基金会、陈浩武跑到一个山区里面去寻找文明。你说对了!我们就是在山里面寻找文明,石门坎山区里面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文明,这是有些人无法理解的,他们不懂柏格理的精神和石门坎文明所预示的深刻含义。
我们今天要让石门坎重新回归公众视野,并非突然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因为中国当下普遍面临着一种深刻的精神危机,这种危机就表现在社会仅仅关注经济增长而罔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甚至有断子绝孙之忧;再加上人际之间信任关系丧失,精神领域的荒废、理想的荒芜、信仰的崩溃、道德的沦丧这些方面,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会怀疑当今社会所存在的这些问题。
什么是人类文明?
我们认为人类的文明不仅仅是GDP的增长,同时还包括人的自由和尊严、法制和公平正义、XZ和限权政府、人民的财产权和生命权的保护以及宗教信仰的自由,当然还可以列出很多来。
我们认为现代文明不能仅仅理解成几栋高楼大厦,多少公里长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人类的文明首先是一种文明的状态,首先是人的尊严和人的自由。
我们觉得当下社会在精神上呈现一种急剧堕落的状态。那么怎么去阻止这个社会的堕落?
知无知大讲堂|西方哲学史的两条路径与黑格尔的思想特质
主题阐述
我们将从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引入讲座内容,在康德的视域中,我们日常生活的思想和行为等事实上都是与概念打交道,而非事物本身。哲学家们自古希腊起,就在追溯事物的本原,如“四因说”,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把握世界的两条路径是通形式引导质料的上行路径和质料生成形式的下行路径,用本原学说来讲就是引导性的本原和生成性的本原。
通过诠释以上两种路径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古代、中世纪与近代的变迁史,我们将揭示出黑格尔哲学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时的重要意义。
黑格尔思想有三个特质:第一,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的而非反思的。第二,黑格尔的哲学从形式上看是同一的而非统一的。第三,从历史特征来看,黑格尔的哲学是关心事情本身,而不是关心意识的对象。
人文沙龙丨自由与尊重:从亲子关系到临终关怀
主题阐述
亲子关系与临终关怀是我近年翻译、写作着力比较多的两个题域,二者看起来似乎不搭界,不过,它们都是人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重大主题,深刻地影响到个人的人生幸福——在我,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因此,当然要对它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且努力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服务于人生幸福。
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临终关怀,在个人幸福最大化为目标的前提下,都要落实到个体的自由上,体现在个人尊严上,个人的自由、尊严需要得到尊重——在亲子关系中,孩子的自由(当然,这里的自由,是有边界的自由,是停止在别人的自由开始之处的自由)、尊严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体现独立、自主;在临终关怀中,体现在对生命垂危者的自由、尊严的尊重,对其独立、自主性的尊重。
只有个人自由、尊严得到尊重,个人的独立、自主得到实现,个体才更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更有可能实现幸福的最大化。
理论、观念服务于真实生活,知是为了行。我是母亲、是咨询师,我以自己的观念养育了一个独立、自主、快乐的女儿,也介入处理了大量的亲子冲突;作为媳妇、女儿,我陪伴了婆婆和母亲的临终、去世、身后事的处理。我愿意借此机会,把我在这两个题域的相关观察和思考贡献出来。
人文沙龙| 刘晓蕾《醉里挑灯看红楼》新书分享会
主题阐述
近几年,《金瓶梅》突然热了起来,谈论它的人越来越多。有意思的是,喜欢《金瓶梅》的学者,大多褒金贬红,说《红楼梦》固然伟大,但显然《金瓶梅》更伟大。
我理解他们的爱。我也喜欢《金瓶梅》。
数年来,《金瓶梅》一直背负着淫书之名,但每一个推崇的人,都爱死了它。袁宏道说《金瓶梅》“云霞满纸,胜于《七发》”,田晓菲说它是“成年人的哀书”,作家格非说它“是一部愤激之书,也是一部悲悯之书”。
只是,伟大的书只能是一本么?
难道一定要金红互撕,撕出个高低来?
我从来不觉得一本书一个作家,就可以写尽人生写透人性。英国有莎士比亚,也有乔伊斯;俄罗斯有托尔斯泰,也有陀思妥耶夫斯;德语文学有歌德,还有卡夫卡……他们没有谁更伟大,群星闪耀,相互映衬,文学的天空才更为辽阔而迷人。
高晓松说:《金瓶梅》写的才是“真正的生活”,而《红楼梦》就是一出经典的偶像剧,太理想,太乌托邦了。
问题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西门庆家的红烧猪头肉、蒜汁面、烧鸭子和油炸螃蟹,固然接地气,荣国府里的茄鲞、椒油莼齑酱和荷叶莲蓬汤,未必就不是真正的生活。
西门庆开生药铺、贩卖绸布、娶有钱的寡妇、结交官府、升官发财泡女人,是生活。贾宝玉读闲书、作诗、淘胭脂、挨打、谈恋爱,爱博而心劳,日日忧心,也是生活。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爱上武松,不得,移情西门庆,杀夫,嫁给西门庆。她聪明伶俐又争强好胜,一面妒忌李瓶儿生儿得宠,担心西门庆到处泡马子,四面为敌,一面雪夜弹琵琶,每日争宠斗气,说不尽的烦忧与寂寞,是生活。林黛玉进了贾府,遇到宝玉,她写诗,发呆,俏语谑娇音打趣湘云,跟宝玉在桃花树下读禁书,春困发幽情,葬花,给刘姥姥起外号,教香菱写诗,爱上宝玉,愁肠百结,眼泪不断,却心事终虚话,也是生活。
李瓶儿嫁给花子虚,又与西门庆墙头密约,花子虚死,择吉佳期却鬼使神差嫁了蒋竹山,终于曲折嫁到西门府,便心满意足,一味隐忍,一心贤良。生了官哥,却被潘金莲视为仇寇,官哥死,她也活不了,死前万分不舍西门庆,这是生活。薛宝钗藏愚守拙,滴水不漏,口碑好,她扑蝶,她金蝉脱壳,她坐在宝玉床前绣肚兜,她借扇机带双敲,她小惠全大体,最后却金簪雪里埋,难道不是生活?
金瓶梅写市井,红楼梦写贵族,都是生活。
人文沙龙 | 在长安,与西川一起读唐诗
主题阐述
知无知高端沙龙 | 林声:当托尔斯泰遇见柴可夫斯基
主题阐述
柴可夫斯基,一个在中国知识分子和音乐爱好者心中长久回响的名字!
从来没有哪位音乐家像他那样,和我们如此亲近,似曾相识,并且把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与毁灭的悲悯感表达得如此震慑人心。
他的音乐情感是如此地浓烈,有火一样吞噬的魔力,有水一般浸透的能量,也有泥土般厚重的质朴;
他的舞曲与小品音乐又是那样的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多彩多姿;
他的另一些更加令人倾倒的交响音乐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感人的赤诚,无与伦比!
托尔斯泰,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托尔斯泰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
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人文沙龙 | 张勇:张爱玲的笔下的“爱”“欲”
主题阐述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她又说,“人生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纵观整个20世纪,很少有作家能像张爱玲这样,深刻洞察现代人生的本质;
她揭示人生的华美与苍凉,反复书写现代人的“爱”“欲”纠缠,也给我们留下难以索解的问题:
去除了欲望,人还剩下什么?
拥抱了欲望,人又能成为什么?
做自私的小男女,是否就是现代人的宿命?……
课程目录(10)
-
问谈知无知 | 时光之道:关于生命与教育的对话【音频版】 音频
-
知无知大讲堂|周濂:愤恨与正义暨《打开》新书签售会 音频
-
知无知大讲堂|景凯旋:昆德拉的三个审视 音频
-
知无知年度巨献|陈浩武:百年沧桑石门坎 音频
-
知无知大讲堂|西方哲学史的两条路径与黑格尔的思想特质 音频
-
人文沙龙丨自由与尊重:从亲子关系到临终关怀【音频版】 音频
-
人文沙龙| 刘晓蕾《醉里挑灯看红楼》新书分享会 音频
-
人文沙龙 | 在长安,与西川一起读唐诗 音频
-
知无知高端沙龙 | 林声:当托尔斯泰遇见柴可夫斯基【音频版】 音频
-
人文沙龙 | 张勇:张爱玲的笔下的“爱”“欲”【音频版】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