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窗口,虽然经济发展领先于其他城市,然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医疗教育等配套生活设施没有得到同步完善。长期外来人口涌入,来深圳工作生活以及定居的人数不断增加,深圳相关教育资源配比出现明显的缺口。譬如在教育制度理念、教育基础设施,尤其是高等教育数量结构上严重不足。 从2024年深圳高中教育相关数据统计上看,深圳高等教育(高中)学校共469所,其中公办普通高中88所,民办普通高中47所。2024年公办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约6万人(AC类约4.6万,D类约1.5万),而报考人数预计高达12万人(参考2023年数据:12.6万人)。大白话讲就是:48.5%学生能入学公办普通高中,约20%学生只能选择民办高中,而剩下的30%学生只能选择职高技校类的学校。私立或职高等学校除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不能跟公立高中相比,就读费用高达5w至10几万不等,住宿费餐费等杂七杂八加在一起还得额外多出1~2w。由此可见,真心建议有孩子的家庭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能上去一点比起在外辛苦打工好几年都划算。  面对孩子学习成绩家长们可能短时间无能为力,这个毕竟要看孩子的天赋以及长期的培养积累。深圳市在中考志愿填报上提供了非常多种“路径”给到家长,熟悉深圳中考志愿填报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可以给孩子额外争取到的多一份免费的机会。
深圳中考招生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学校是需要市教育局批准,不过一般高中都会开设自主招生。每个学校自主招生的时间、策略、方案基本不会相同。家长对孩子成绩有信心或者有心仪的学校可以多在学校公开媒体(如公众号、抖音号等)关注学校开放日时间,或尽量添加学校招生老师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考试可能会进行多批,考试信息一般不会公开,因此建议家长多与学校老师自行沟通。当然也可以同时参加多个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如果参加多个建议安排好考试时间,避免不同时出结果无法选择问题)来增加选择机会。 注意:如果自主招生通过后,学生档案会被学校直接录入,不会再参加后续招生流程。同时警惕某些机构声称的“包括自主招生”基本为诈骗。 二、指标生填报每所学校会根据自身在每所学校(或每个地区)招生需求配比一定名额“指标生”。一般来说学校排名靠前的初中会获得更多学校“青睐”😊,如果学校没有单独指标生名额,可以关注是否有学校所在区是否有统一招生名额。如果是学校级指标生配比具体数量可以咨询在校老师。如果是区级别指标生,可以咨询招生学校参考往年指标生数量配比。指标生一般会低于正常录取分数,不过按照往年经验如果是少数热门学校可能会出现分数倒挂情况,建议考生把学校是否热门(包括宣传因素)作为考量点之一。 💕温馨提示:① 指标生属于同校级别竞争✊,填报指定学校指标生志愿建议尽量避开同校其他竞争实力较强学生(如何避免就看个人怎么灵活获取信息了😄),避免浪费个人指标。如果是区级别的指标尽量选择不热门的学校填报。② 指标生优先于其他志愿录取,一旦入围将不参与其他志愿评选,请家长考生考虑到这一点。
三、普通高中填报
🍀关于【签约】 部分学校为了吸引更多高质量生源填报本校,会针对符合条件有意向学生开出有吸引力的签约条件。在学校开放日学校一般会提供投递简历机会,家长可以携带孩子简历以及最近各类大考成绩单与现场老师交流。大部分签约学校会承诺类似重点班、特殊班、奖学金之类的。一般这部分约定都属于口头约定,建议符合条件的可以放心签约,未来实际志愿可以按照签约条件(如必须前多少名签约)填报,当然也可以按照后续自主的填报方式放弃签约承诺条件。 🔔签约小提醒:部分签约条件可能会在后续个人填报志愿过程出现逻辑冲突(如签约要求前几位必须包含该学校,但是该校的实际排名不一定会心目中的那个位置),作者还是建议家长学生优先按照个人情况填报,避免志愿填报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排位,以及可能会丧失更多学校选择机会。
【深圳中考录取顺序】 深圳中考志愿录取遵循:分批次、按顺序、一次性的原则,考试结束后优先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底依次录取,单个考生按照志愿填报次序录取。即:先按照总分高低进行排名,单个考生录取完成才进入下一个成绩较低考生。总分相同则依次比语数英总分→数学→语文→英语→综合表现评价。不同学生户籍、 【志愿报考原则】 志愿填报总体是根据学生过去成绩排名+所在学校排名对应目标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梯队进行选择。例如考生所在学校如果本身比较优秀,在小相应的排名延申到全市排名也会有所提高。当然如果最近刚好有全区或者全市的考试成绩排名作为参考会更准确一些。总体上还是考量学生在全市学生的排名为主。 志愿按照科学的分层填报策略,通过梯度设计最大化利用分数争取更好学校的机会,同时避免滑档风险,一般分为三种志愿梯度:
 各梯度设计解释: 冲高:冲高成绩按照平时发挥较好的成绩以及个人的实际发挥情况而定(例如较好成绩是稳定发挥,还是偶然情况),在保证心仪的【稳健】梯度的学校数量,以及保证【保底】学校能够覆盖失误的情况下,对优质学校做更多选择。第一批学校志愿中普高学校可以填写12所,经过排名筛选、目标学校综合情况(如学校基础设施、管理风格、师资力量、地理位置专业布局等)是否满意等,还是能填写3~4 所学校的。 稳健:除了考察学生个人最近成绩排名、发挥情况外,建议家长学生也需要查看目标学校过去几年录取分数情况。因为有些学校每年的排名受诸多因素影响会出现较大幅度变化。这些因素有诸如:学校对外宣传因素、学校个别突出事件、家长老师口口相传、上一届学校排名是否突变等等等。如目标学校过去几年排名波动变化较大,建议做保守填写。 保底:保底除了覆盖学生成绩最低情况排名,还需额外做好放置极端情况。中考毕竟不是普通在校考试,每年都会有学生出现考试迟到、突发疾病、涂错答题卡等等意料不到的情况,做好保底选择相当于给自己在最后一线机会有选择权。过去见过部分家长学生填报保底学校时随意填写,以为不会那么容易掉落到保底学校。结果出现失误,只能去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 💕温馨提示:保底学校排名低,但也比滑档到其他批次学校强,建议家长学生认真选择。(相当于意外出现时,本来还可以上个普高,结果只能去职高)。 💥💥【志愿填报常见错误示例】💥💥以下示例为客观错误因素,严重建议家长学生仔细阅读,避免因为逻辑问题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1、填写学校之间出现录取分数过近导致批量无效。例如学生同时选择学校A(录取分数461)、学校B(录取分数460),最后学校录取分数很有可能也差不多这个间隔,那么考生实际考试分数很难精准覆盖B志愿(结果不高于A录取分数,或者低于A录取分数很多的概率会非常高),这就导致学校B志愿很难被命中,基本属于无效志愿。 2、指标生志愿不填写指标生志愿优先于普高志愿录取,并且根据【深圳中考录取原则】指标生录取失败并不会影响普高志愿的录取。指标生志愿不填写相当于白白浪费了一个额外优秀学校选择的机会。 3、别忽略体育分数中考体育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能够满分通过,因此一些机构或者博主在回复家长咨询时可能会默认家长报上来的分数不含体育。建议家长或学生在分享成绩、排名对比等时候别遗漏了体育分数。另外部分身体技能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比赛,深圳中考政策中针对这部分学生是有特殊政策,该部分考生至少可以获得体育平均分。 四、中职学校填报对于大部分家长(家庭)来说,中职学校选择方向与普通高中选择可能会有较大异样。普通高中对学生来说一般都是奔着大学去的。因此选择普高最重要的因素是考量学校在未来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能否提升自己的成绩,在最终的高考中获得更优质的大学学习,为日后进入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涯而努力。 而就读中职类学校的考生,建议根据学生个人后续职业规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等做提前量考虑。国内职业学校除了学费不菲外,教学质量、学生就业能力等参差不齐。有更长远的职业规划去选择这类学校或专业才能避免浪费时间,今早做自己想做的事。 五、总结本文仅粗略整理深圳市中考流程、个人过往中考报名经历,以及周围学生在报考过程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提供给各位家长考生参考,实际报名请依据最新法律法规、中考政策、个人家庭等实际情况考量。志愿填报详细指导需针对考生个人情况做考量,这里暂不展开表述。 文中涉及部分中考政策以最新政府公布政策为准。文中部分数据参考2023相关官方数据并不一定准确,仅做参考表述。 参考资料:深圳市教育局、深圳政府在线 、通通好课招考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