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要求和应用能力要求两个方面。 (一)知识要求 掌握六门核心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 (二)能力要求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一般问题,具有学习后续农林类专业其他课程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二)试卷结构 农林类专业能力测试单科满分100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间共60分钟。 (三)分值比例 专业能力测试共40道单选题,每题2.5分,合计100分。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植物科学基础 1.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和构造;了解原生质的化学成分和特性;掌握生物膜的构造和功能;理解细胞繁殖的主要方式;熟悉植物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2.植物的营养器官 掌握根、茎、芽、叶的形态、构造及生理功能;理解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营养器官构造上的区别;理解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 3.植物的生殖器官 掌握花的形态与发育,种子的发育与结构,果实的发育与结构和植物的营养繁殖。 4.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熟悉植物分类的方法及科学命名;掌握植物的基本类群及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科;了解植物进化的规律。 5.植物的水分代谢 理解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掌握植物细胞、根对水分的吸收机理、方式及影响细胞、根系吸水的环境因素等;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及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理解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及植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6.植物的矿质营养 掌握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熟悉根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吸收无机盐的原理和过程;了解根对无机离子的选择吸收。 7.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过程;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8.植物的生长发育 掌握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特征、种类;掌握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的部位、方向、形式、规律及其运输原理;掌握休眠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种子萌发的生理变化;了解植物生长的一般特性、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掌握温度、光照、营养条件对植物成花的影响。 9.植物的抗逆性 掌握植物的抗旱性、抗涝性、抗寒性和抗盐性的基本知识。 10.植物的遗传和变异 掌握三大遗传规律的实质;熟悉性染色体的类型及色盲遗传的规律;理解生物的变异;了解细胞质遗传和数量性状遗传。 11.农业生物技术概述 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含义及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掌握品种的概念和育种目标;了解农业微生物的种类、繁殖方式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原理及应用。 (二)种植基础 1.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 掌握影响植物生长有关光照、温度、水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生长对环境的净化作用及河北省农业资源的基本情况。 2.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 理解土壤基础的有关基本概念;掌握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及土壤保肥性与供肥性、酸碱性与缓冲性、孔隙性、土壤结构与耕性等基本特性;了解土壤剖面的基本特征及土体构造。 3.植物生长的营养调节 掌握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掌握土壤养分与化学肥料的基本知识;熟悉有机肥特点与作用;掌握常用有机肥料种类及应用;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意义、原则。 4.植物生长常见的病害与虫害 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与构造;了解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熟悉昆虫的分类与命名方法;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种类、症状及主要的病原生物。 5.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熟悉病虫害田间调查与统计、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的相关知识;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及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有关内容。 (三)作物生产 1.作物生产概述 掌握作物的概念、作物生产的性质和特点。 2.作物产量与品质 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产量、作物产品品质及其形成的基本知识。 3.作物良种繁育 掌握作物品种的审定与推广、良种繁育、常规品种的种子生产、杂交种种子生产、种子质量鉴定、种子的加工与贮藏等的基本知识。 4.作物栽培制度和土壤耕作 掌握作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制度的基本知识。 5.主要作物生产 掌握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花生等常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生长发育过程及全程种植管理相关知识。 (四)蔬菜生产 1.蔬菜生产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 掌握蔬菜的营养价值及蔬菜的分类方法;熟悉蔬菜种子的概念及寿命;掌握蔬菜生产与环境条件的基本知识;熟悉菜地畦的类型与基肥使用方法。 2.蔬菜主要栽培设施简介 掌握塑料薄膜、遮阳网、防虫网的主要性能与应用;掌握地膜种类、覆盖效应及覆盖方式等基本知识;了解塑料拱棚和温室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应用。 3.主要蔬菜生产 掌握茄果类、瓜类、豆类、白菜类、根菜类、葱蒜类等蔬菜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常见类型和品种、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等基本理论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