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一、课程背景
《大学》作为四书五经之首,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他揭示了传统儒家成圣成贤的心法,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原则背后的核心机理;《大学》是儒门心法,是中华圣贤经典的总核心,不学好《大学》,什么都学不明白,不可能明白圣贤在说什么。
仅仅千余字的《大学》,尚学庸老师通过270个章节,耗时95个小时深度阐释儒门心法《大学》的核心思想,学好《大学》,你再看中庸、论语、孟子,定会豁然开朗,一览无遗,力透纸背,抓住要害!
二、《大学》的价值
1、儒门心法《大学》,被孙中山誉为中国独有之宝贝,是儒学政治理论纲领,是古代教育理论的著作。
2、南怀瑾老师在1992年底要重新讲《大学》,并整理成书。他说:“这是我一生最后一件大事,对国家、对民族有个交代。”
三、适合对象
1、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华历史爱好者
2、企业经营管理者(董事长、CEO、总经理、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等)
3、创业者,需要寻找事业合伙人的老板
4、团体组织的运营者
5、立身行道的修行者
6、事业不顺、婚姻不幸、生活遇到坎坷的
7、立志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工作者
四、课程收益
1、带领企业家们从浩瀚的智慧海洋中找寻关于企业经营和传承的核心密码,帮助企业家实现企业传承、家族传承、财富传承,成就百年基业的终极目标。
2、带领各位学员们了解修身内涵,长养浩然正气,对自己的人生修养、事业工作、家庭生活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五、课程纲要
第一篇 《大学》总序,开宗明义
1. “儒”的本来含义
2. 《大学》的作者,曾子其人
3. 《大学》的本质是“學大”
4. 人为什么必须“學大”
5. 《大学》究竟写给什么人看
6. 《大学》的布局
7. 读《大学》,要六经贯通,互参互证
8. 《大学》,是讲乾卦在人事上的精髓
9. 儒家圣人立言,一语多义,兼顾内外
第二篇 儒学根本,为学四纲
一、明明德
1、守得住中道才是“在”
2、日月相合就是“明”
3、道显露出来是“德”
4、明明德——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亲亲
1、遗失数千年的“亲亲”
2、被错漏千年的关键点——“亲亲”
3、以亲亲为本,为仁治之本
三、新民
1、持续修正自己,才是“新民”
2、为何讲“亲亲”必须要讲“新民”
四、止于至善
1. “止于至善”就是最终的“一”
2. “至善”里面无善,无恶
3. 物有“本”、“末”
4. 事有“终”、“始”
5. 知所“先”、“后”
6. 有分别、有次第,才能“合一”
7. “无所不用其极”是不择手段吗?
第三篇 修身八目,内圣外王
一、内圣之道
(一)格物致知
1. 格物究竟格什么“物”
2. 格物到底是什么“格”
3. 格物不充分,就“偏”
4. “致知”就是找到根本
5. 致良知”相对“致知”,境界差在哪里
(二)诚意正心
1. 真意妄意皆为“意”
2. 言语照做谓之“诚”
3. “慎独”是诚意的要领
4. “诚意”是大学最重要的功夫
5. 诚意才能明世间背后的“理”
(三)正心修身
1. “正心”的前提是“诚”
2. 正心,心通则无所不通
3. 心念正,则能看破世间迷局
4. 安身立命先要养心
5. “正心”是连接内外的交叉口
6. 心正则情正,做事才能踩到点上
(四)修身齐家
1. 修身的起点——诚意正心
2. 国之根本在家,家之根本在“身”
3. 修身以达齐家的古训宝典
4. 修身齐家:汉字中的能量
5. 推己及人“推”字深层注解——人性内化
6. 修身之在其位谋其事
综论:格致诚正
1. 综论格致诚正的关系一,教为本,政为用
2. 综论格致诚正的关系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3. 综论格致诚正的关系三,八条目都是明明德之事
4. 综论格致诚正的关系四,八条目是一以贯之,不可分割
5. 综论格致诚正的关系五,此四者是木之本,水之源
6. 综论格致诚正的关系六,修道之要,在纯心养性
7. 综论格致诚正的关系八,此四者为修道根基
二、外王之用
(一)齐家之道,家庭教育
1. 该怎么教育小孩认知世界?
2. 齐家篇之家庭教育:没有同情心的孩子会怎么样?
3. 齐家篇之家庭教育:如何启发孩子智慧
4. 齐家篇之家庭教育:如何修身之角色定位
5. 如何培养孩子的灵性
6. 教孩子“无”用之学
7. 父母和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8. 如何回答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
(二)儒学安心、齐家治国
1. 齐家与治国平天下有什么关系?
2.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否有先后次第的顺序?
3. ”国“”家“的概念
4. 如何把齐家推及与治国
5. 齐家治国:男尊女卑,何为尊卑?
6. 国君与人民的关系
7. 忠信得道,道得则国得
8. 保民安国的用人之道
(三)治国平天下
1. 治国平天下:汉唐时期万邦来朝仅是因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吗?
2. 治国平天下:“得意忘形”有褒到贬现象的背后是人性的泯灭
3. 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的本质:君子完善自己天性之德,并推广於民众
4. 治国平天下: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简化的不止是笔划,更是文化的深度
5. 治国平天下:治国之道在于“忠”“恕” 二字
6. “元亨利贞”颠覆价值的四字箴言
第四篇 《大学》之道,承体启用
一、《大学》之道,身心和谐
1. 做好自己,尽人事安天命
2. 不明“物”就不能明道
3. 人性——决定你能走多高、走多远
4. 推己及人“推”字深层注解——人性内化
5. 圣人的心量: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6. ”德“道之本也
7. “道”的解读
8. “善”德之本也
二、《大学》之修,身体力行
1. 内在“通”,外在才能“达”
2. 真正有全局观一定心思细腻
3. 找到“本”,凡事都能预测
三、《大学》之用,领导艺术
1. 用户场景越清晰,模式越脆弱
2. 做事要抓住根本,不要在枝叶上求
3. 蝴蝶效应之不可忽视的识人小细节
4. 《大学》中的识人密法
四、聚人曰财,致富秘诀
1. 财富铁律——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2. 如何理解“聚人在财”
3. 你的钱的流通属性决定你的钱途
4. 如何培养对待钱财的态度
5. 财物也需要“名正言顺”
6. 《大学》里的经济思维:汉朝兴盛四百年的秘密
五、儒门心法,古为今用
1. 案例:企业经营应该是民主还是独裁
2. 案例:深圳政府是顶级的运作高手
3. 以“诚意”分析董明珠与雷军再次赌约
4. 以“诚意”分析小米与滴滴的摧毁规则
5. 以“诚意”分析儿童教育(推荐)
6. 案例分析,当当创始人婚变的情与理
7. 案例分析,生活中多闻多思多修,才不会白活
8. 区块链为什么成为国家战略
9. 案例分析,中国农业传承的断层,非常可怕
10. 案例分析,当当创始人婚变的情与理
六、中华文化,三教同源
1. 儒释道各家炼“气”的功夫
2. 儒释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 佛家是如何讲 “诚意”
4. 道家是如何讲 “诚意”
5. 道家和佛家都有格物致知而后“诚意”
6. 儒家、佛家、道家,“一”贯即通
7. 诚意的“诚”与佛家四禅境界之类比
8. 再释“诚意”,儒释道都讲“修心神”
9. 再释“诚意”,儒释道都以鬼神警劝世人
10. 佛道儒都是在“心”上用功夫
第五篇 总论:修心养性,成德达道
1. “德”道之本也
2. “道”的解读
3. “善”德之本也
4. 诚意与修身哪个为“要”
5. 修身与亲亲哪个为“本”
6. 为何诚意之初的功夫是“格物”
7. “之乎者也”是语气词这么简单吗?
8. 找不到人生根本,就只能重复打转
9. “自欺欺人”一直被错误理解
10. 古人讲“慎独”,究竟是慎什么?
11. “人”左一撇右一捺,得天地之气最全
12. 世人误解儒家只重治国平天下
13. 人为什么被称为万物之“灵”长?
14. 后人往往在字面上误解儒家只重事功
15. 儒家的终极目标是一定是治国平天下吗?
16. 儒家圣人立言,一语多义,兼顾内外
17. 读儒家经典,要道器并举
您愿意借鉴古圣先贤的智慧,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蓝图吗?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大学》高阶研修班,一起学习吧!
课程目录(30)
-
18-2-2 找不到人生根本,就只能重复打转 音频
-
18-2-1 在茫茫阴暗念头里,找到最初之心 音频
-
18-1-4 杂念多了,心头几乎是一片漆黑 音频
-
18-1-3 为什么说“干货”没有用? 音频
-
18-1-2 心如止水与麻木不仁,外在很相似 音频
-
18-1-1 情感是双刃剑,可杀人,也可滋养人 音频
-
17-1-3 朱熹王阳明,各得其所 音频
-
17-1-2 儒家竟然是主义 音频
-
17-1-1 “之乎者也”是语气词这么简单吗? 音频
-
16-2-3 该怎么教育小孩认知世界? 音频
-
16-2-2 返本归元,才能找到本性 音频
-
16-2-1 不明“物”就不能明道 音频
-
16-1-3 “物我一体”是诚意的基本功夫 音频
-
16-1-2 天才和疯子,表现是一样的 音频
-
16-1-1 “物我一体”的几种神通 音频
-
15-2-2 历代人才选拔的制度 音频
-
15-2-1 为何诚意之初的功夫是“格物” 音频
-
15-1-3 以亲亲为本,为仁治之本 音频
-
15-1-2 修身与亲亲哪个为“本” 音频
-
15-1-1 诚意与修身哪个为“要” 音频
-
14-2-4 没这个“气”,你会活得很不顺 音频
-
14-2-3 富贵至极是不详的 音频
-
14-2-2 修行让人越来越透彻 音频
-
14-2-1 儒释道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音频
-
14-1-4 儒释道各家炼“气”的功夫 音频
-
14-1-3 “慎独”慎的是心念 音频
-
14-1-2 “诚意”更深的功夫在《中庸》 音频
-
14-1-1 浩然之气的“气”,是什么气? 音频
-
13-2-3 小人见到君子,会怎样? 音频
-
13-2-2 “慎独”是诚意的要领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