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太素为质,莹然白璧无瑕矣。
一气覃敷,万里银妆,廓然太公无私矣。
而又不事剪裁,体态天然,
愈梅色而肩风月,浑然万善咸备矣。
九嶷传脉《白雪》: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明《西麓堂琴统》张子盛打谱
“阳春白雪”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据书面记载,存见古代琴谱中的《白雪》版本共有36种之多。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西麓堂琴统》曰:“古传阳春白雪,皆误为一曲。殊不知阳春有群物融合之意,其调属宫;白雪为雪竹琳琅之音,其调乃属商也。”张华《博物志》中说古曲《白雪》是“天帝使素女鼓五弦琴曲名,以其调高,人和遂寡。自宋玉以来,迄今千祀,未有能歌白雪者。”此即所谓“曲高和寡”。
张子盛老师打谱的《白雪》共有9段。第一段开篇寥寥数音,勾勒出一幅远山暮雪的宏大寂静之景,视角由远及近。在这里第一次出现的泛音,如片片雪花从天而至,随洋洋洒洒,又窸窣无声落于苍松翠竹之上。第二段侧重近景写实,山中雪竹被雪,孑孑而立,不惧雪至,偶有折竹声,然长风一阵,万物凌然。第三段及第四段是实景向虚景的过渡,重点突出了竹雪的琳琅之音。第五段是单独泛音段,泛音变音较多,不在正声之列,是整个曲子的转折,就泛音的表象来说,依旧是雪落声和景象,但是比第一段多了些潇洒,并伴有竹松摇曳声。第六、七、八逐渐从人所赋予自然界的思想上进行代物思考,有疑问也有解答。其中第八段开始的“少息”、“三作”的强烈对比以及后续的连续节奏,将思想上的“超然”感推送至淋漓尽致之境。后续又渐至博大平和,显出雪藏山川的广大境界。第九段是第三次出现泛音,单独成段,有回顾、总结、延伸、终了之意。
整体来说,曲子结构严谨完整,意境逐层推进,可以说是传统古琴曲中的一首非常优美的琴曲,究竟为什么后来没有流行,可能确实与“阳春白雪”的说法有关系吧……
■ 版本介绍:是曲见载于《西麓堂琴统》,张子盛打谱
《白雪》各本传谱大同小异,《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所载二曲差别不大。此版本由张子盛老师据明《西麓堂琴统》打谱于2013年。
■ 课程特点:道法天然,高士之曲;层层剥变,愈变愈妙。
时长:全曲一共9段,分10节课,总时长80分钟,不限制均分每个课时,而是根据指法难度,把每一课都控制在能让学员整体消化理解的时间内,让教学更加有效。
特点:白雪之弦,非灵素不能徽也。《白雪》历来被认为是琴曲中极其高雅之曲,其曲风一定要表现出圣洁雅正之感。清灵洁白的雪之飘潇洒,万里银妆、玉砌山河的意境,都要通过琴声展现出来。
此版本结构严谨,起承转合表达完整而意味深远。旋律优美,画面感丰富,段落中的一些小标题如“折竹声”、“碎玉声”、“弄声”等无不贴切传神。
音韵中经常出现的半音阶,从感觉上应该是较早受西域音乐影响的古琴曲。实际演奏速度可略慢于音频资料,音乐意境和空间感根据演奏的音乐状态可以在处理上有自己的理解。
重难点:《白雪》全曲指法相类,但对音色控制要求极高,每句中三五点后,便觉层层剥变,愈变愈妙,绝非重复。要保持前后音的连贯和延续,特别是每句落脚一声,要弹出空间感,皆若弹至无声处,所谓素华无韵入澄波是也。弹奏时要在熟练类似的指法中求新意,在过渡处求变化,在稠叠处求轻脱。
亮点:凛然清洁,则指法曲风带有肃然正气;雪竹琳琅,则有白雪翠竹挺立寒冬之直节高士气。为突出曲子深沉悠扬的风格,在定弦上建议低于标准音。
福利:由张子盛老师亲授,结合三十年一线舞台演出和日常教学经验,总结出高效易懂的讲解方法,简单处不累述,深奥处拆分组合,张弛有度,渐进式放慢反复讲解。高清录播视频,一次购课,五年内可反复观摩练习。
■ 适合人群:《白雪》难度大约等同于七级左右曲目,为中级难度。适合掌握基础指法、基本功扎实的琴友。
■ 主讲老师:张子盛老师(亲授)
课程目录(12)
-
《白雪》——试听试看 视频
-
《白雪》——琴谱 图文
-
《白雪》——第1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2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3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4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5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6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7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8段讲解 视频
-
《白雪》——第9段讲解 视频
-
《白雪》——全曲示范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