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学习《伤寒论》,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譬如: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何强调要以“潦水”煎煮,体现了什么内涵?白头翁汤中的君药“白头翁”剂量在方中为何反而最小?关于阴阳易,你知道多少?是否也曾怀疑“阴阳易之为病”早已不存在?“差后劳复病”和“阴阳易”又有什么联系?还有,《伤寒论》的收官之作到底是哪篇?为什么说“没有它,《伤寒论》是不完美的”?
以上问题,张驰老师了然于胸。更是由于“制心一处,心印于伤寒矣”,在常年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体悟出了伤寒“要语不繁,咬文嚼字而掩玉其中”的精髓。
中医家特邀昆仑医宗传人张驰老师,精心打造「伤寒要语」系列课程,叙《伤寒》之源流,秉《内经》之要旨,承《神农本草经》药之性情,演伤寒气化之传变,系统讲解《伤寒论》,梳理理论体系,解析临床智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教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理事
师承沈谦益先生,传承孙真人四部九家学术
主要从事《伤寒论》理论教学及临床应用,著有《新刊四海同春疏注》,《中医五运六气全书》,《伤寒论钱塘章句疏要》。主持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课题:“伤寒气化学派理论传承与研究”。
经方的免疫疾病治疗,如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征等。临床效果广受患者好评。

一、51节伤寒系列课+3节伤寒金匮串讲课
逐条剖析条文以示伤寒之病机和理、法、方、药,内容详细透彻,贴近临床,易于临床实践。
二、讲师9年深入伤寒教学+10年临床经验分享
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外加一本教材”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一以贯之地。其学生常常能够对《伤寒论》的理解形成体系,为进一步学用金匮、千金、外台等打下基础。


1、真正对经方有比较深入的认知;
2、全面理解经典医籍,深入认知各家流派;
3、深入理解和临床应用《伤寒论》中的多首经典方剂;
4、领会大部分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危急重疑难杂病的诊疗思路。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1、经方爱好者;
2、有中度基础的中医爱好者;
3、高年级中医院校学生;
4、初入临床的中医新手;
5、有志于全面了解伤寒体系的广大中医同道。

1、本专栏共51节课,每节课约40-60分钟,报名之后即可收听。
2、课程为线上虚拟产品,购买后即可生效,不可退款。
课程目录(30)
-
第1讲 - 总论(上):《伤寒论》学术地位、作者、成书及流传 音频
-
第2讲 - 总论(下):《伤寒论》的基本概念 音频
-
第3讲 - 太阳病辨证纲要(上):太阳病概说与提纲 音频
-
第4讲 - 太阳病辨证纲要(下):太阳病分类、传变与否 音频
-
第5讲 - 太阳病经证: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音频
-
第6讲 - 多角度熟悉桂枝汤 音频
-
第7讲 - 桂枝汤兼证(上):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音频
-
第8讲 - 桂枝汤兼证(下):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新加汤 音频
-
第9讲 - 太阳病经证:太阳表实-麻黄汤证 音频
-
第10讲 - 麻黄汤禁例及兼证 音频
-
第11讲 - 麻黄汤兼证:大青龙汤证 音频
-
第12讲 - 麻黄汤兼证:小青龙汤证 音频
-
第13讲 - 太阳病腑证:太阳蓄水证-五苓散证 音频
-
第14讲 - 太阳病腑证:太阳蓄血证-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 音频
-
第15讲 - 太阳病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 音频
-
第16讲 - 太阳病变证:热证 音频
-
第17讲 - 太阳病变证:心阳虚证(上) 音频
-
第18讲 - 太阳病变证:心阳虚证(下) 音频
-
第19讲 - 太阳病变证:脾虚证(上)苓桂术甘汤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音频
-
第20讲 - 太阳病变证:脾虚证(下)小建中汤证、桂枝人参汤证 音频
-
第21讲 - 太阳病变证-肾阳虚证(上)干姜附子汤证、茯苓四逆汤证 音频
-
第22讲 - 太阳病变证-肾阳虚证(下)真武汤证 音频
-
第23讲 - 太阳病变证:阴阳两虚证、结胸证(上)炙甘草汤证、大陷胸汤证 音频
-
第24讲 - 太阳病变证:结胸证、脏结证 音频
-
第25讲 - 太阳病变证:痞证(上) 音频
-
第26讲 - 太阳病变证:痞证(中)三泻心汤证 音频
-
第27讲 - 太阳病变证-痞证(下)旋复代赭汤证、赤石脂禹余粮汤证、黄连汤证 音频
-
第28讲 - 太阳病类似证:十枣汤证、瓜蒂散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音频
-
第29讲 - 阳明病辨证纲要 音频
-
第30讲 - 阳明病热证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