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何谓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北延伸到钟鼓楼,向南延伸到永定门,全长7.8公里,覆盖北京老城约65%的面积,这条城市轴线上既有恢宏的皇家建筑,也有古朴的民居四合院和重要的近现代建筑,中轴线周围的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等皆保留基本完好。
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 中华门、 天安门、 端门、 午门、 太和门,穿过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坤宁宫、 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
如今,西安、洛阳、南京等处的都城中轴线已经大体消失了。只有北京的中轴线,目前保存得最为完整。
北京中轴线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如果你愿意沿着中轴线的街头走一走(wo~wo~),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发现,这里还是文艺一条龙之旅。
图源:京报网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北京将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根据本版城市总体规划,保护传统中轴线是北京加强老城整体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北京市提出要完善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强化其作为首都未来发展脊梁的作用。
与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国家行政、军事管理等综合功能有所不同,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在首都的发展中以文化功能为主,是体现大国首都文化自信的代表地区。
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魅力所在、资源所在、优势所在。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
中轴线是北京的灵魂。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文物古建专家王世仁
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已确定天安门等14处遗产点。
了解北京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的最佳渠道之一就是北京中轴线,这条轴线隐藏着中华文明的诸多密码。比如,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有历史文献指出:“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也就是说帝王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天下正中。如果说方方正正的北京城是一个口字,加上中轴线这一束恰好就是中国的中字,其意义更像中国的名字,是世界中央之国一样。
为此我们将选取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几段来讲述,希望通过探寻,能够使大家对北京中轴线,与北京城的前世今生有更加深切的了解。
线上课程安排
第一课:中轴线概述
第二课:天坛与先农坛
第三课:天桥与老北京
第四课:正阳门和前门大街
第五课:天安门广场
第六课:故宫(上)
第七课:故宫(下)
第八课:社稷坛和太庙
第九课:景山
第十课:地安门大街和鼓楼
我们将分十次课以视频课程的方式,把中轴线的历史给大家做一个梳理。
第一课:北京中轴线的建造
第二课:天坛与先农坛
第三课:天桥与老北京
第四课:正阳门和前门大街
第五课:天安门广场
第六课:太庙和社稷坛
第七课:故宫上
第八课:故宫下
第九课:景山
第十课:地安门大街和鼓楼
讲解老师
刘阳,1981年2月出生于北京,民革党员。北京历史文化及圆明园、教堂建筑专家。现就职于圆明园管理处。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著有《昔日的夏宫圆明园》、《三山五园旧影》、《圆明园的故事》、《万园之园-圆明园盛景今昔》、《谁收藏了圆明园》大陆简体版、《五朝皇帝与圆明园》、《谁在收藏圆明园》香港商务繁体版、《圆明园的故事》、《西洋镜下的三山五园》、《老北京的门墩》等诸多历史文化畅销书。
课程目录(10)
-
第一讲 北京中轴线的建造 视频
-
第七讲 故宫(上) 视频
-
第二讲 天坛与先农坛 视频
-
第三讲 天桥与老北京 视频
-
第四讲 正阳门和前门大街 视频
-
第五课 正阳门和天安门广场 视频
-
第六课 太庙和社稷坛 视频
-
第八讲 故宫(下) 视频
-
第九讲 景山 视频
-
第十讲 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