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曲目:
《仙翁操》《长相思》《满江红》《秋风辞》《关山月》《良宵引》
《仙翁操》
《仙翁操》,开指曲,因“仙翁仙翁,仙翁得道仙翁”唱词而得名。其素材源于明代民间,曲成于清代康熙十余年左右,词为“仙翁仙翁,陈抟得道仙翁……”,又名《调弦入弄》。此曲早先为调音小调,是散按相合组成的定弦小曲。主要用散、按和音, 挑、勾不同弦 以及简单的绰、注等来练习基础指法,其重点在“和”的练习。《溪山琴况》中开篇既写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可见“和”字为习琴、操琴之精髓。
《长相思》
《长相思》是一首古琴曲,其较早被收录到《抒怀操》古谱中,采自程雄的《琴谱谐声》古琴谱中。
歌词:《和文注音琴谱》中琴曲歌词:红满枝,绿满枝,宿雨恹恹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自远堂琴谱》歌词原文:客满庭,酒满觥,故断危弦声不成,侯门空复情。山层层,水泠泠,一曲龙吟万虑淸,风微元鹤鸣。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秋风辞》
《秋风词》是古琴曲中的著名小曲之一。谱本出自民国初年《梅庵琴谱》。山东梅庵派创派王宾鲁(王雁卿)传谱,后由弟子徐卓、邵森编订秋风,1931年初版。曲体小型。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huán)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关山月》
《关山月》为汉乐府之曲,作者不详,原为横吹之曲,后移植而成琴曲,其曲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争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因用李白的《关山月》填词成为琴歌而得名。曲子短小,曲风古朴大气,多用轮指,为梅庵派特征。另外,清代有山东民歌“骂情人”亦借用此调。因此,还有一说此曲为山东民歌“骂情人”改编而成。琴曲《关山月》形成于清末,由音乐史学家杨阴浏将李白同名诗关山月填入曲中,并由王燕卿加轮指谱成琴曲,收入梅庵派琴谱,成为近现代广泛流行之琴曲。此曲亦为短小精练之代表,可做为入门琴曲习弹。应该说,想学会《关山月》并不困难,然而想要弹好,却并不容易。其章句节奏,吟猱顿挫,曲折之际,虚实之间,亦需下一翻功夫於指下。
《良宵引》
《良宵引》是中国古琴名曲,这首曲子是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乐曲短小洗练,委婉清新。属于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松弦馆琴谱》(1614),此书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为《四库全书》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谱,在古琴界颇有影响。该曲自隋代问世,于明代盛行至今,一直深受琴家的赞赏和重视。
所谓“引”,是一种文体名,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在音乐中,它是乐曲体裁之一,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曲风,有序奏之意。从题意看,这是一首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的琴曲。乐曲结构精致,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引人入胜,是小曲之中的精品。
课程特点
课程中对每一首曲子都进行了详解,老师一边示范一边教学,针对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进行了系统的提示和纠正。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帮助学员领悟每首曲子的精髓之处。
课程目录(21)
-
古琴曲目(一)——第一课:仙翁操(壹)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二课:仙翁操(贰)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三课:仙翁操(叁)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四课:长相思(壹)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五课:长相思(贰)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六课:长相思(叁)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七课:满江红(壹)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八课:满江红(贰)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九课:满江红(叁)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课:秋风辞(壹)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一课:秋风辞(贰)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二课:秋风辞(叁)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三课:关山月(壹)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四课:关山月(贰)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五课:关山月(叁)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六课:良宵引(壹)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七课:良宵引(贰)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八课:良宵引(叁)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十九课:良宵引(肆)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二十课:良宵引(伍) 视频
-
古琴曲目(一)——第二十一课:良宵引(陆)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