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好课 通通好课 小鹅通精品课程合作平台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10教授的人文经典课 专栏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10教授的人文经典课

人人听得懂的人文经典课。约15分钟/课
349,311
129
立即购买 领券立享 75 折
通通好课店铺 手机访问店铺
获取更多优惠

课程详情

▎课程介绍

10位知名教授  50堂经典解读

800分钟人文之旅   3000年来经典漫游

构建完整的传统文化图谱

梳理文化与人生的关联   提升人文文化涵养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百年复旦,联袂复旦大学知名教授打造专属人文通识课程

诗经、孔孟、老庄、史记、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资治通鉴、传习录、红楼梦

传统文化的十个关键点、十部经典名著,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你打开经典之门

 

▎五条线索,理清文化脉络

1.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从三千年前的先秦,中华文明从未断裂,一脉相承

2.经典导读的文本线索:塑造国民性格的十部经典和传颂千年的唐诗、宋词

3.人物评说的人文线索:从经典的创作者到他们笔下的人,文化就在生活之中

4.细节刻画的叙事线索:人之悲欢离合,事之来龙去脉,经纬交织,纵横古今

5.大咖精点的学术线索:底蕴深厚、学养纯正的十位复旦大学教授,联袂巨献

 

适宜人群

希望阅读经典怕读不懂的人

希望提高经典鉴赏水平的人

希望摆脱浮躁提升涵养的人

希望探寻自我文化基因的人

希望纵览中国文化脉络的人

 

主讲阵容

邵毅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诗经》穿越了两三千年的岁月,来到我们的面前,不仅是时间的悠久,还有血脉的相联,让我们与祖先心灵相通。

 

傅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语》和《孟子》这两部书里的全部语句,是中国读书人的基础语言,足以当得起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在中国的文化中,儒和道又是互不可缺的,几乎每一位古代士人的心中,都一边藏着儒家,一边藏着道家。

                  

陈正宏(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两千多年前中国一流的历史学家,创造出了独特的宏观历史叙述方式,令人震撼!《史记》书写的,是昨天的历史,而整体呈现的,却是永久的人性。

                                                    

仇鹿鸣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魏晋时代是一个个人意识觉醒的时代,《世说新语》中的一千多则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常有妙语,展现出追求率真自然的真性情。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中国号称“诗国”,是因为有唐诗。许多人知道中国人会写诗,也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唐人认真地将作诗当饭吃。唐诗是一部唐代历史的形象再现。

                                             

侯体健(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宋词是街头巷尾人人传唱的流行歌曲,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诗的新兴文学,有特殊的美感特质,是宋代文学的代表。

                                                              

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要建设一个稳定的安全的长治久安的国家,需要通过对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总结,给当下的人以指导,《资治通鉴》应运而生。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阳明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不是他人的赐予,只有依靠我们自己的真诚恻怛的良知而行动才能获得。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红楼梦》毕竟是小说,而不是历史记录。只有这样,曹雪芹才会有充分的创作自由,才能写出那样一部想象丰富的大书。

 

课程大纲


一、邵毅平讲《诗经》

1.大美诗篇:与三千年前的祖先心灵相通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浪漫的一起慢慢变老

3.之死矢靡它:爱她的人快快来娶她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国式美人的标准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可望不可即的心理时空

 

二、傅杰讲《论语》和《孟子》

6.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两个从小没有父亲的孩子

7.国民心理之总关键: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文化

8.学习的路径:《论语》和《孟子》的基础读本

9.被曲解的圣人:从朱元璋删节本到日本禁《孟子》

10.书能不能读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基础

 

三、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翩然世间的道家风格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智慧

13.鲲鹏展翅,水击三千里:敞开自我的庄子境界

14.朝三暮四,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庄子的寓言

15.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自然与本真的守护

 

四、陈正宏讲《史记》 

1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

17.力拔山兮气盖世:本纪与帝王的历史主线

18.大风起兮云飞扬:表的格局,书的气象

1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世家内外的血统

2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列传里的众生相

 

五、仇鹿鸣讲《世说新语》

21.越名教而任自然:《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

22.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魏晋风度的先声

23.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精致高雅文化的阴暗面

24.吾辈不出奈苍生何:从高卧东山到力挽狂澜的谢安

25.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反角的桓温与魏晋风度的尽头

 

六、汪涌豪讲“唐诗”

26.一代之诗歌,一国之文学:伟大的唐诗和盛极的时代

27.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情归自然悟道真

28.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如此风月,奈何人生

2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母腹大地的乡愁    

30.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史的叩问与彻悟

 

七、侯体健讲“宋词”

31.庭院深深深几许:宋词是酒宴歌席间的流行歌曲

32.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才子词人柳永

33.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的词谁能唱得了

3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乱世飘零李清照

3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侠客到词人的辛弃疾

 

八、姜鹏讲《资治通鉴》

36.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皇帝教科书”何以成书于宋代

37.“初命晋大夫”,没有主语的开篇:规则中的秩序观

38.财富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正义的重要性

39.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什么样的国家是好的国家

40.子不语,乱力怪神:司马光的取材标准与价值判断

 

九、吴震讲《传习录》

41.传不习乎:何谓阳明学?谁是王阳明?

42.龙场悟道与南镇观花:这个世界的基本构造

43.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还是实践优先理论?

44.吾平生讲学只“致良知”三字:阳明学的标志

45.万物一体:我的良知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十、郜元宝讲《红楼梦》

46.熟悉的陌生人:曹雪芹写的是自传还是他传

47.质本洁来还洁去:两个世界的重重叠叠

48.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主线和副线的经纬交织

49.翩翩浊世佳公子:红楼梦的人物群像与写作秘诀

50.雅而近俗、俗而能雅:与正统诗文相抗衡的高雅文学

 

订阅须知

1.《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10教授的人文经典课》,共50节课,每周二、五各更新一期

2. 本专栏作为虚拟服务内容,订阅成功后将不接受退换与退款,请您理解



课程目录(30)

  • 50.【红楼梦五】雅而近俗,俗而能雅:抗衡诗文正统的白话长篇小说 50.【红楼梦五】雅而近俗,俗而能雅:抗衡诗文正统的白话长篇小说 音频
  • 49.【红楼梦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红楼梦》人物群像的塑造秘诀 49.【红楼梦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红楼梦》人物群像的塑造秘诀 音频
  • 48.【红楼梦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主线和副线的经纬交织 48.【红楼梦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主线和副线的经纬交织 音频
  • 47.【红楼梦二】质本洁来还洁去:两个世界的重重叠叠 47.【红楼梦二】质本洁来还洁去:两个世界的重重叠叠 音频
  • 46.【红楼梦一】熟悉的陌生人:《红楼梦》“自传”、“他传”及版本 46.【红楼梦一】熟悉的陌生人:《红楼梦》“自传”、“他传”及版本 音频
  • 45.【传习录五】万物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45.【传习录五】万物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音频
  • 44.【传习录四】吾平生讲学只“致良知”三字:阳明学的标志 44.【传习录四】吾平生讲学只“致良知”三字:阳明学的标志 音频
  • 43.【传习录三】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还是实践优先理论? 43.【传习录三】知行合一:理论指导实践还是实践优先理论? 音频
  • 42.【传习录二】龙场悟道与南镇观花:这个世界的基本构造 42.【传习录二】龙场悟道与南镇观花:这个世界的基本构造 音频
  • 41.【传习录一】传不习乎:何谓阳明学?谁是王阳明? 41.【传习录一】传不习乎:何谓阳明学?谁是王阳明? 音频
  • 40.【资治通鉴五】子不语,乱力怪神:司马光的取材标准与价值判断 40.【资治通鉴五】子不语,乱力怪神:司马光的取材标准与价值判断 音频
  • 39.【资治通鉴四】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什么样的国家是好的国家 39.【资治通鉴四】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什么样的国家是好的国家 音频
  • 38.【资治通鉴三】财富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正义的重要性 38.【资治通鉴三】财富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正义的重要性 音频
  • 37.【资治通鉴二】“初命晋大夫”,没有主语的开篇:规则中的秩序观 37.【资治通鉴二】“初命晋大夫”,没有主语的开篇:规则中的秩序观 音频
  • 36.【资治通鉴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皇帝教科书”何以成书于宋代 36.【资治通鉴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皇帝教科书”何以成书于宋代 音频
  • 35.【宋词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侠客到词人的辛弃疾 35.【宋词五】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侠客到词人的辛弃疾 音频
  • 34.【宋词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乱世飘零李清照 34.【宋词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乱世飘零李清照 音频
  • 33.【宋词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的词谁能唱得了 33.【宋词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的词谁能唱得了 音频
  • 32.【宋词二】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才子词人柳永 32.【宋词二】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才子词人柳永 音频
  • 31.【宋词一】庭院深深深几许:宋词是酒宴歌席间的流行歌曲 31.【宋词一】庭院深深深几许:宋词是酒宴歌席间的流行歌曲 音频
  • 30.【唐诗五】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史的叩问与彻悟 30.【唐诗五】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史的叩问与彻悟 音频
  • 29.【唐诗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母腹大地的乡愁 29.【唐诗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母腹大地的乡愁 音频
  • 28.【唐诗三】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如此风月,奈何人生 28.【唐诗三】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如此风月,奈何人生 音频
  • 27.【唐诗二】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情归自然悟道真 27.【唐诗二】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情归自然悟道真 音频
  • 26.【唐诗一】一代之诗歌,一国之文学:伟大的唐诗和盛极的时代 26.【唐诗一】一代之诗歌,一国之文学:伟大的唐诗和盛极的时代 音频
  • 25.【世说新语五】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反角的桓温与魏晋风度的尽头 25.【世说新语五】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反角的桓温与魏晋风度的尽头 音频
  • 24.【世说新语四】吾辈不出奈苍生何:从高卧东山到力挽狂澜的谢安 24.【世说新语四】吾辈不出奈苍生何:从高卧东山到力挽狂澜的谢安 音频
  • 23.【世说新语三】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精致高雅 23.【世说新语三】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精致高雅 音频
  • 22.【世说新语二】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魏晋 22.【世说新语二】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魏晋 音频
  • 21.【世说新语一】越名教而任自然:《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 21.【世说新语一】越名教而任自然:《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 音频